近日,讀了由在彭德懷元帥身邊工作了六年的工作人員孟云增口述、安一整理的《彭總在中南?!芬粫?,讀后,我感受最深的是彭總的幾個“不”。
不收禮。彭總為了抵制請客送禮的不正之風,每次外出視察完畢返程途中,不論在飛機上還是在火車上,總愛在座位附近轉(zhuǎn)轉(zhuǎn),用眼睛掃掃周圍,看看是不是多了什么東西。這次外出視察返程時,同以往一樣,火車剛出站,彭總在車廂里走動了一下,最后在一壇酒前停住,問參謀:“這是什么?”“這是給首長送來的那壇酒?!迸砜偩o接著又問:“給錢了嗎?” “還沒給,等到達——”沒等參謀說完,彭總批評參謀說:“等什么,收了人家的東西不給錢,就是接受送禮,是誰給你的這個權(quán)力?”并強令他想辦法把酒退回去。隨行的首長都急忙過來勸解,替參謀講情,彭總非常嚴肅地說:“這種作風要不得,也是黨紀所不容許的,要是都這樣子搞下去,我們黨會腐敗的!”最后,參謀按照彭總的意見補交了酒錢,這段“公案”才告了結(jié)。
不修房。彭總從朝鮮回來后,住在中南海懷仁堂東南角的一座名為“永福堂”的老式院落。這座房子由于年久失修,門窗和廊柱的油漆早已剝落,辦公室天棚的一角還漏雨。每逢下雨,房子里總要濕上一大片。管理部門幾次提出要對房屋進行一次翻修和粉刷,都被彭總拒絕了。彭總說:“哪里漏就補哪里,能住就行了!”并多次囑咐工作人員:“你們要把心計用在國家這個大‘家’上,眼睛不要老是盯著我這個小‘家’,要把錢節(jié)約下來,先用于國家建設?!敝螅芾聿块T對房屋進行了檢查,根據(jù)房屋的破損情況又一次提出要油漆門窗和廊柱,并送來了維修計劃。彭總聽了匯報后,把臉一沉,說:“又修什么!這不是蠻好的嘛。更不要油漆!房子是住人的,也不是圖好看!你們就是不考慮工人、農(nóng)民住得怎樣,也不考慮國家的困難!”工作人員說:“有的廊柱油漆剝落,木頭已經(jīng)腐朽了,如果不及時修,以后修還得換柱子,花錢就更多了,豈不是因小失大?”彭總在工作人員的多次勸說下,才勉強同意了。
此外,還有不換轎車,視察時不坐公務車,不利用權(quán)力照顧自己的親屬,不為自己揚名,等等。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彭德懷元帥在戰(zhàn)爭年代“誰敢橫刀立馬”的英武形象讓我敬佩。然而讀了《彭總在中南?!芬粫螅o我的感受是,在戰(zhàn)火硝煙散去后的和平年代,彭總的清正廉潔、大公無私,時時處處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的高風亮節(jié)同樣值得人們敬重。
根據(jù)官方消息,自中央八項規(guī)定實施以來,每年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案件都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字。我始終不明白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他們不知道中央八項規(guī)定嗎?顯然不是。黨中央三令五申,中央八項規(guī)定早已深入人心。是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沒有被處理嗎?也不是。相關(guān)部門每月都通過媒體公布因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而被處理官員的具體數(shù)字。是不怕被公開曝光處理嗎?還不是,我想,沒有人不怕公開曝光處理。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我想,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原因一,存在僥幸心理。某些官員自認為做得很隱蔽,如借開會繞道旅游,在單位食堂或農(nóng)家樂等隱秘場所公款吃喝,巧立名目濫發(fā)補貼而沒被發(fā)現(xiàn)。原因二,錯誤的權(quán)力觀??傉J為“有權(quán)不使過期作廢”,利用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吃點貪點不算啥。
我們當下的一些領導干部真的應該以彭總為榜樣,將自己的作為和黨的前途、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如此,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一定會大幅度較少。
(作者系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