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就用廉潔來形容人操行清白、清廉自守的高尚品質(zhì),也將廉潔視作為人處世、為官從政的重要要求。那么,何謂廉潔?
“廉”和“潔”都是形聲字。《說文解字》曰:“廉,仄也,從廣兼聲?!?“廉”的本義是指廳堂的側(cè)邊,因其特點是平直方正、棱角鋒利,故而引申為形容人品行正直、方正等,屬道德范疇?!睹献幼⑹琛吩唬骸傲酥咝幸?。”古籍中,常把品行端正、不貪不占之人稱為廉夫、廉者、廉士。古漢語中,“潔”和“潔”是兩個字?!皾崱弊x為“jí”,是河流名,后來成為“潔”的俗字,今天是“潔”的簡體字。《說文解字》說:“潔,凈也,從水絜聲?!睗嵉谋玖x是指干凈、潔凈,如《管子·水地》云:“鮮而不垢,潔也。”后來將其引申為形容人操行清白、志行高潔。《史記·屈原列傳》云:“其志潔,故其稱物芳?!辈浑y看出,廉和潔都被引申為清正、清白等,屬道德范疇,遂將兩者合而用之,用來形容人的高尚品格。
“廉潔”一詞最早記載見于戰(zhàn)國時期。《楚辭·招魂》說:“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薄冻o·卜居》云:“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睎|漢學者王逸《楚辭章句》中注釋“廉” “潔”二字為:“不受曰廉,不污曰潔?!币馑际钦f,不接受賄賂叫廉,不貪污叫潔。今天通行的解讀是不取不義之財為廉,清清白白為潔。
廉潔就是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為、光明磊落的態(tài)度。不貪財貨,兩袖清風是廉潔;淡泊名利,立身清白是廉潔;節(jié)制克己,憂國憂民是廉潔;心懷百姓,勤政愛民也是廉潔。作為一種道德品質(zhì),廉潔不僅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每個人的基本要求,同時更是為官從政者的第一要務。唯有廉潔,才不至于被利益蒙蔽雙眼;唯有廉潔,才能使世間公平、公正。歷史上,清官廉吏展現(xiàn)出的正道直行、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跨越歷史長河依然閃耀著光輝。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后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p>
宋仁宗時,朝野上下彌漫著一股送禮之風,收受禮品不但不會遭人非議,反而成了一種善于待人交友、德高望重的標志。包拯對這股送禮收禮之風深惡痛絕,幾次上疏皇帝,請求頒詔禁止,以開廉潔之風。包拯六十大壽時,他叮囑兒子一概不要收取任何禮物??墒菦]想到,第一個送禮者卻是當朝皇上。為此他不顧皇上的臉面,退回禮物,并在禮盒上回詩:“鐵面無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勞為官分內(nèi)事,拒禮為開廉潔風?!卑⑾隆墩]廉家訓》家規(guī),凡是包氏后代子孫中有貪污受賄者,不能稱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墓地。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
人生在世,不管是為官還是為民,都應清廉自守,拒腐防變。為人潔身自好,一身正氣;為官兩袖清風,克己奉公。古代士大夫尚且能將廉潔作為立身之基、為政之本,現(xiàn)代人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大家庭里,更應該不斷從古代廉潔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抵擋住誘惑,做到廉潔自律,清清白白為官,干干凈凈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作者單位系湖北省陽新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