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小學之前,我在網(wǎng)絡(luò)上看過不少家長因輔導(dǎo)兒子作業(yè)而大吼大叫,處于崩潰邊緣的報道。當時的我不以為然,心里暗自思忖:“不就是讀個小學嗎,哪有這么夸張?”
不知不覺,兒子也邁入了小學校園的門檻。一二年級時,作業(yè)較少也簡單,家里相對太平。等到了小學高年級,形勢完全變了:作業(yè)增多,難度加大,兒子寫作業(yè)的速度明顯變慢,還時不時磨蹭、拖延。
有天晚上,上完一天班的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急急忙忙做好晚飯。飯后,洗刷完畢,我就開始督促兒子做作業(yè)。在客廳一角寫作業(yè)的兒子不斷發(fā)問:“媽媽,這個方程我不會解?!蔽也唤刮艘豢诶錃猓哼@個題不是前天我剛教過他的嗎?他怎么能忘得這么快、這么干凈?我壓抑心中怒火回答道:“你再想想,×前面是減號,要怎么想辦法把它消掉?”
“不會?!眱鹤踊卮鸬孟喈敻纱?。我的怒火一下子躥上來?!安粫?,不會,就知道說‘不會’,不會還理直氣壯!”一向輕聲細語的我,被氣得河?xùn)|獅吼,口不擇言,“你看看你,做作業(yè)速度比蝸牛還慢!上課耳朵放哪里了?”兒子從小膽小,被我這么一吼,號啕大哭,據(jù)理力爭:“我不是一直都在做嘛,這本練習冊上的題本來就比數(shù)學書上的難!”
就在我準備進一步宣泄怒火時,老公適時將我拉進了書房:“你這樣輔導(dǎo)兒子作業(yè)是不行的,再這樣下去,兒子被你打擊得信心都沒了。你自己調(diào)節(jié)下,能改就改,不能改只好我上了。”
我苦于輔導(dǎo)作業(yè)已久,老公都這么說了,我趕緊將這“燙手山芋”扔了出去。老公是個行動派,承擔輔導(dǎo)作業(yè)的任務(wù)后,主動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天下班回家都盯著兒子寫作業(yè)。每當兒子碰到難題,稍微皺皺眉頭,他便會豪情萬丈地拍拍胸脯道:“這有何難,爸爸來教你!”于是,猶如滔滔江水一般,他開始自顧自地講了起來。有時一遍沒講明白,他還會不厭其煩地又重復(fù)一遍。只有確定兒子真正聽明白,老公才心滿意足地停下。
就在我以為形勢一片大好時,現(xiàn)實卻狠狠地扇了我個響亮的耳光。那次單元測試成績下來,兒子的成績并不理想。我百思不得其解,考試題目難度不大,跟作業(yè)相差無幾,為何兒子考得這么差?
我仔細觀察了老公的輔導(dǎo)方法之后,找到了其中的關(guān)鍵點:老公說得太多,沒有啟發(fā)兒子思考,結(jié)果導(dǎo)致兒子不愛動腦筋,養(yǎng)成了依賴思想。我這么一提醒,老公連連點頭。我們經(jīng)過商量后,一致決定合力開展一場促進兒子獨立學習的行動。
考慮到兒子平時在客廳寫作業(yè),“搬救兵”太過便捷,我們想決定還是要給他準備一個獨立房間寫作業(yè)。一個周末,兒子心情愉悅,家庭氣氛融洽,我跟兒子商量:“現(xiàn)在孩子都希望有專屬的獨立空間,你看樓上的小朋友,都在自己房間里做作業(yè)。媽媽把你的房間布置得漂漂亮亮的,讓你也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如何?”兒子一聽動了心,表示贊成。
按照兒子的意愿布置完房間,他樂呵呵地將寫作業(yè)的陣地移到了自己的小房間。首戰(zhàn)告捷,我們不動聲色地退避三舍。不過,兒子習慣發(fā)問的老毛病并沒有馬上改變,碰到不會的題,他還是會在房間里大聲地喊:“爸爸,爸爸,這個我不會……”兒子一旦開口求助,老公就玩起了“隱身”,主動切斷求助機會,找各種借口,刻意同兒子保持距離。
有天晚上,作業(yè)比往日多,兒子不淡定了。沒做幾題,就在房間里扯著嗓子大喊:“爸爸快來,爸爸快來,今天作業(yè)一大堆,我肯定要做到深夜了。你來幫幫我,這題難死了,怎么做?”老公充耳不聞,沒有反應(yīng)。兒子見他爸絲毫沒有動靜,沖出房間,直接奔到爸爸面前,非得請爸爸過去協(xié)助他。老公一看這架勢,使出三十六計應(yīng)對。一會兒他用激勵法:“我的工作也沒做完,讓我們比比,看誰先完成。”一會兒實施賣慘法,裝出一副疲憊狀,可憐兮兮地對兒子道:“孩子,爸爸今天實在太累了,太困了,腦子根本不好使,你要不自己再想想?”有時候,則是裝傻充愣法:“讓我想想,咦,這題好像以前讀書的時候做過。唉!年紀大了,就是想不起來怎么做。你要不自己試試,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做出來?!币只蚴侵苯右龑?dǎo)法:“我記得這道題在課本第30頁有例題,你可以對照著做做看。”總之,是“無所不用其極”,徹底“拒兒子于千里之外”。
見求助無門,兒子只好乖乖地自己做題,求助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
數(shù)學理解能力差的根源在于閱讀量少。為了讓兒子愛上閱讀,我們經(jīng)常帶他逛書店,買他喜歡的書籍,陪他一起閱讀。有段時間,他迷上了看《三國演義》,一有時間就看書、聽音頻,吃飯要請,睡覺要催,那真是廢寢忘食。
閑暇時光,兒子還會主動和我們交流書中的內(nèi)容,表達他的想法。我們認真傾聽,并與他積極互動,不定時拿一些問題考考兒子。如果兒子答出來,我和老公就不吝贊美之詞,鼓勵他繼續(xù)加油。漸漸地,兒子越來越喜歡跟我們討論書中的故事,問的問題也越來越細致。為了跟上兒子的節(jié)奏,我和老公都重新讀了一遍《三國演義》,以便能夠和他深入交流?!度龂萘x》里的人物,兒子最崇拜諸葛亮,覺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簡直是個活神仙。不過,兒子小小的腦袋也有一絲懷疑:“媽媽,諸葛亮真有這么神嗎?”“寶貝真有質(zhì)疑精神,《三國演義》是小說,跟歷史還有點不一樣,作者進行了適當?shù)乃囆g(shù)加工。”我解釋道。
兒子這才恍然大悟,還要我們給他買回《三國志》來看。
辯論可以鍛煉人們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提高溝通、辯論和論證能力。為了引導(dǎo)孩子更好地思考,我們經(jīng)常定期在家里舉行“辯論大會”,每個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提出自己深思熟慮后的觀點,進行辯論。比如,在劉禪是什么樣的一個人的話題上,兒子覺得他太沒用了,一點志氣也沒有,居然樂不思蜀。老公則認為,劉禪被迫降魏甚至“樂不思蜀”,是大智若愚的表現(xiàn),既保護了自己,又可讓蜀漢臣民太平??蛷d里火藥味十足,父子倆唇槍舌劍,爭得不可開交,誰都說服不了誰。最后,還是我這個“裁判官”出來調(diào)停,辯論才得以結(jié)束。
大量閱讀加練習,漸漸地,兒子身上發(fā)生了改變。他很少求助于我們,而是自己獨立面對作業(yè),學習興趣與主動性慢慢提升。學校老師反映,孩子近段時間上課專注力增強了,提問的次數(shù)開始增多了,單元測試成績也有所提升。聽到這樣的正向反饋,我和老公相視一笑:兒子終于慢慢學會獨立了。
輔導(dǎo)風波暫告一段落,我和老公也由此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會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展翅飛向自己的遠方,而獨立就像那翅膀,能讓他們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編輯|饒春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