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陶藝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宣布,他要把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他說,坐在工作室左邊的人將根據作品的數量評分,右邊的人將根據作品的質量評分。
做法很簡單:在最后一天上課時,老師會把家里的秤拿來,稱一稱“數量”組的作品:總重量達25公斤的評分為“A”,18公斤的評分為“B”,以此類推;而那些按“質量”評分的人,只需制作一個完美的陶罐,就能得到“A”。
到評分的時候,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質量最高的作品都出自“數量”組的學生。似乎在“數量”組忙于炮制成堆的作品,而且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時,“質量”組卻只是坐在那里探討、推導完美。
此中道理,無非是: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就需要做更多工作。
生活中,不要把重點放在完美上,而要放在日臻完善、持續(xù)發(fā)展上,這樣你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藝水平,乃至脫穎而出。無論你想在哪個領域干出成績、取得成果,都要準備好去不斷犯錯,讓錯誤歷練自己,讓錯誤錘煉你的作品。
(喬天籟薦自《中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