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蓉
摘要:溝通是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當前面臨的成長問題,而且能夠對學生起到情緒排解與心理疏導的作用,從而使班級管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為學生營造理想的學習成長空間。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正確認識溝通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的現(xiàn)實意義,采取有效方式與學生展開對話,切實保障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文章以此為出發(fā)點,針對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展開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溝通藝術;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應用技巧
新課改背景下,明確了德育工作在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的地位,并強調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夠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為其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充分發(fā)揮溝通藝術的管理作用,通過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吸引他們共同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并整體提高教學質量。
1? ?加強心理呵護,解決成長困惑
教師不僅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還是陪伴者與守護者。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除了要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之外,還要關注其身心健康狀態(tài),確保能夠及時察覺學生的成長困惑,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從而體現(xiàn)班級管理的人性化特點。針對這一需求,教師可以采用溝通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巧妙借助語言交流引導學生敞開心扉,以便能夠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問題,并為其提供有效的成長建議。
例如,在學生違反了班級的集體秩序時,教師應避免直接對學生進行呵斥或者懲罰,而是需要為學生提供表達自我想法的機會,應詢問學生為何會違反班級秩序、對班級秩序是如何理解的、在違反班級秩序后的內心真實想法以及準備如何進行補救等。這樣能夠確保通過這些問題了解學生的心理認知水平,并逐層分析學生當前存在的問題。使教師在隨后與學生的對話交流中“對癥下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做出有效引導,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成長中避免出現(xiàn)類似錯誤。除此之外,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差異、家庭環(huán)境以及認知特點靈活調整對話模式,確保能夠充分發(fā)揮語言的藝術作用,使班級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2? ?關注情感交流,拉近師生距離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溝通藝術并非通過教師單方面、強制性的要求來改變學生的行為模式,而是借助向學生提出“成長建議”的方式為其提供反思與成長的契機,從而使學生能夠真正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展開思考,并嘗試理解班級各項規(guī)則的深層內涵。為了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要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其能夠真正對教師產生信服感與依賴感,而非是對教師盲目服從,以此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班級管理的特色。
例如,學生在班級的集體生活中難免會出現(xiàn)學習、成長、情感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教師在發(fā)現(xiàn)類似問題后可以主動與學生進行談話,并聯(lián)系自身的人生經歷,與學生分享成長故事,使學生能夠從教師身上發(fā)現(xiàn)彼此的共同點,并由此獲得深刻的生活啟發(fā)。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能夠為學生指明方向,而且在無形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向教師敞開心扉,主動傾訴自身的成長問題,為班級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3? ?明確學生主體,引導自主管理
學生是班級集體生活的主要參與者,同樣也是班級管理力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學班主任需要充分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吸引學生共同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這樣才能夠有效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同時塑造班級更為理想的文化生態(tài)。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溝通藝術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身對集體現(xiàn)狀的看法,同時提出相關的改進建議,針對班級目前存在的管理問題進行改進,從而使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并借助語言溝通增強班級管理力度。
4? ?堅持平等交流,營造和諧氛圍
公平、公正、平等是體現(xiàn)班主任溝通藝術的核心要素。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需要確保以同樣的情緒和態(tài)度對待每名學生,避免學生在與教師對話的過程中產生心理落差,這樣才能夠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并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夠對教師信服。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將學生與自身放在平等位置,避免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呵斥指責;另一方面則需要以理性客觀的態(tài)度去看待學生之間的問題,避免將個人主觀情緒代入其中,以免在共同交流中出現(xiàn)區(qū)別對待的情況。
5 采用正確方式,提升溝通效果
“對話”的藝術體現(xiàn)在師生交流方式上,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考慮學生的差異特征,不僅要最大限度地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與主體觀點,而且需要保證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并接受教師的建議,從而順利實現(xiàn)班級管理目標。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特征靈活調整對話方式,以確保能夠發(fā)揮溝通的作用,并幫助學生真正解決自身的問題,從而有效提高班級管理成效。
例如,對于部分較為內向、不愿向他人袒露內心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寫信、線上交流等方式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向教師表達內心的想法,并認真思考教師在對話中給出的信息;而對于一些性格跳脫、粗心大意的學生,為了避免其誤解或者忽略教師對話中的提示,教師可以在對話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適時調節(jié)氣氛,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接下來的話語中,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并使其能夠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采納教師的意見。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師生對話質量,而且能使班級管理目標得以順利實現(xiàn)。
綜上所述,班主任通過溝通藝術能夠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實效,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建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同時采用合理的對話交流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確保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并對學生的品行和學習進行有效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閆曉東,李曉蓉.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家長,2022(36):40-42.
[2]劉銀麗.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2(40):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