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晨輝 謝 偉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主要癥狀為咽部不適,或干,或癢,或微痛,有異物感等,常有黏稠分泌物附著于咽后壁,患者晨起出現(xiàn)頻繁刺激性咳嗽伴惡心作嘔、干咳無痰。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問題的不斷加劇,不健康飲食習慣的盛行,慢性咽炎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其患病率已占耳鼻喉科疾病的12%~14%[1],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較大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西醫(yī)尚無特效療法,一般從去除病因、生活方式干預以及局部治療入手,雖可促進癥狀好轉,但高復發(fā)問題依舊困擾著醫(yī)者和患者。中醫(yī)將慢性咽炎歸于“慢喉痹”范疇,其發(fā)生與肺臟陰虛,津液輸布失常,燥邪內(nèi)生,上擾咽喉有關,宜從滋陰清肺、潤燥利咽方面著手治療[2,3]?;谏鲜霾C,筆者選取了具有養(yǎng)陰清肺,解毒利咽之功效的養(yǎng)陰清肺湯進行加減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 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興國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的92例慢性咽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52、40例,年齡25~51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4]中慢性咽炎擬定:①臨床癥狀:咽部不適,如咽干、咽癢、咽微痛、有異物感,咽喉燒灼感等;喉壁常有分泌物附著,晨起易惡心,刺激性干咳,無痰或有少量顆粒狀分泌物咳出。②體征:咽部黏膜充血,呈暗紅色,擴張充血的小血管形成網(wǎng)狀或樹枝狀;咽部黏膜干燥、萎縮或增生肥厚,并附著有分泌物;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或咽側索腫大。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中慢喉痹擬定:①主癥:咽干癢、微痛;②次癥:有異物感、灼熱感,干咳無痰或少痰;③舌脈象: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有主癥和2項及2項以上次癥,結合舌脈即可確診。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經(jīng)中西醫(yī)確診為慢性咽炎者;②病程≥3個月者;③近4周未接受相關治療者;④認知良好,能夠進行基本的溝通交流者;⑤自愿參與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②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功能障礙者;③處于妊娠或哺乳期者;④臨床資料不全者;⑤伴有嚴重感染性疾病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開展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 Ltd,1 mg:2 ml×5支)1 mg與0.9%生理鹽水5 ml充分混合,經(jīng)氧氣驅動霧化吸入15 min,每日1次。
試驗組開展養(yǎng)陰清肺湯加減聯(lián)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方劑組成:玄參10 g,生地黃10 g,麥冬10 g,牡丹皮10 g,白芍10 g,浙貝母10 g,薄荷6 g,甘草 6 g。隨癥加減,有外感者加冬桑葉;痰難咳者加瓜蔞皮;咽部充血者加崗梅根、僵蠶、射干及馬勃。均為中藥免煎顆粒。取1劑中藥,將中藥中所有小袋顆粒包裝撕開,各倒入1/2于杯中或碗內(nèi),加入200 ml左右開水,攪拌0.3~1 min,直至充分溶解,溫度降至37 ℃左右服用。早晚各服1次。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用法、用量同對照組。2組均以7 d為1個療程,持續(xù)干預4個療程,同時囑患者戒煙酒、生冷刺激物,防寒保暖等。
1.4.2 觀察指標于治療前后觀察下列指標,包括:①臨床癥狀和體征積分: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中量化等級評分標準,對2組咽干癢、灼熱感、異物感以及咽后壁充血、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進行評估,每項按“無、輕度、中度及重度”采取0~3分記,得分越高提示癥狀和體征越嚴重。②炎癥因子:晨起8:00時抽取2組空腹肘靜脈血4 ml,抗凝處理后,以3000 r /min速度離心10 min,取血清,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③T淋巴細胞亞群: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T 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值。
1.4.3 療效判斷標準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并結合喉鏡檢查結果綜合評估:①顯效:咽部不適基本消失,喉鏡檢查顯示咽黏膜光滑、平坦,無充血和分泌物;②有效:咽部不適明顯改善,喉鏡檢查顯示咽黏膜輕度充血水腫,分泌物減少;③無效:咽部不適未見明顯改善,喉鏡檢查結果與治療前相差不大??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2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積分比較2組治療前臨床癥狀和體征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分值均降低(P<0.05),且試驗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積分比較 (分,
2.2 2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TNF-α和IL-6均降低(P<0.05),試驗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例,
2.3 2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情況比較2組治療前T淋巴細胞亞群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CD3+、CD4+和CD4+/CD8+均升高(P<0.05),CD8+均降低(P<0.05),且試驗組各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情況比較 (例,
2.4 2組患者療效比較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χ2=5.060,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慢性咽炎乃臨床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多由急性咽炎反復發(fā)作引起,也與環(huán)境(空氣質量、粉塵、有害氣體、溫度等)、體質(易感或過敏體質)、職業(yè)(教師、歌唱家、播音員等)、飲食(煙酒、辛辣刺激物等)、全身性疾病(胃食管反流、貧血、內(nèi)分泌失調等)等因素相關,其病理機制復雜多樣,涉及腺體分泌紊亂、炎癥反應、咽喉部微循環(huán)障礙等[7]。目前,仍以局部治療為主,激素、抗生素和抗過敏藥在臨床治療中較為常用。布地奈德是一種可吸入糖皮質激素,以霧化吸入方式給藥,藥物以微小顆粒狀分布在咽部表面,通過促進微小血管收縮,緩解咽干、黏膜充血等癥狀,但霧化吸入同時沉積在口腔可能導致局部真菌感染[8]。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慢性咽炎優(yōu)勢日漸凸顯,臨床醫(yī)師逐步提倡中西醫(yī)結合方式治療。
慢性咽炎屬于“喉痹”范疇,素體陰虛或受刺激性氣體、塵埃、鼻分泌物等刺激,耗傷陰津,或因急喉痹反復發(fā)作,耗損津液,余邪滯留,遷延日久導致肺陰受損,津液不足,虛火上炎。咽喉上通口腔,下連肺胃,乃經(jīng)脈循行之要沖。虛火循經(jīng)上蒸,咽喉失于濡潤,以致咽干、紅腫或癢等癥狀[9,10]。患者雖有舌紅、咽干及咽紅腫痛等陽盛之象,但陽盛之象多由陰衰所致,實為陰虛上炎也,若用苦寒之品攻之,往往適得其反??嗪方猿两?沉降則亡陰,陰愈亡則火愈盛,故服寒反熱,非火之有余,乃真陰不足也,陰不足則陽有余而為熱,故當取之于陰,滋陰以配其陽,陰氣復而陽平,熱自退矣。故本研究采用養(yǎng)陰清肺湯治療,此方出自于《重樓玉鑰》,擅養(yǎng)陰清肺和解毒。方中玄參和生地黃共為君藥。玄參養(yǎng)陰生津,瀉火解毒;生地黃甘寒入腎,清熱、養(yǎng)陰、生津、涼血,可使元陰有所生,肺陰得以養(yǎng)。麥冬、白芍、牡丹皮共為臣,麥冬潤肺生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言:“久服輕身,不老不饑”;白芍養(yǎng)血斂陰瀉熱;牡丹皮清熱涼血。三藥合用,助君藥清熱、潤燥、解毒。佐之以浙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薄荷辛涼,能疏風散熱、清利咽喉。甘草為使,調和諸藥同時,瀉火解毒。全方以滋陰清熱藥配伍辛涼而散之品,養(yǎng)肺滋陰以扶其正,疏表利咽、清熱解毒散結以祛其邪,正邪兼顧。隨證加減,增強療效。藥理學研究表明,玄參能夠抑制多種病菌;生地黃具有抗炎、抗過敏、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麥冬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的功效,麥冬多糖可以提高小鼠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吞噬能力,提升血清中溶血素水平;白芍可以促進免疫功能恢復;牡丹皮能夠殺菌消炎;薄荷可以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對治療呼吸道炎癥有一定的效果;甘草具有抗氧化、調節(jié)免疫力的藥理學作用[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有效率、臨床癥狀和體征積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養(yǎng)陰清肺湯加減聯(lián)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慢性咽炎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有效緩解癥狀,與李學杰等[12]報道有共通之處?,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慢性咽炎與免疫功能低下,黏膜抵抗力下降,局部微生態(tài)改變,細菌過度繁殖,刺激TNF-α、IL-6等炎癥因子大量分泌所引起的局部炎癥反應有關[13,14]。2組治療后炎癥因子以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試驗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相比單純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加用養(yǎng)陰清肺湯加減治療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抑制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養(yǎng)陰清肺湯加減聯(lián)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能夠緩解慢性咽炎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提高免疫功能,緩解炎癥反應,療效顯著,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鑒于條件限制,尚未隨訪了解遠期療效,還有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