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也稱“方便面”“快餐面”,作為一種速食品,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它。泡面因為不錯的口感和方便快捷的食用方法,一直受到懶得做飯和工作繁忙之人的青睞,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對泡面存在誤解,認為它是“垃圾食品”,尤其是家長們反應(yīng)較強烈,說泡面對身體不好。那泡面到底有多“不健康”?我們今天就來深入了解一下。
關(guān)于泡面的謠言,主要是以下兩條:
一、泡面含有防腐劑等添加劑,存在肝臟需要32天才能解除的毒素
其實,大家擔心的這些“毒東西”,泡面里還真不多。泡面里,沒有那么多防腐劑。面餅之所以能久存不壞,并不是因為含有超高劑量的防腐劑,而是因為泡面的面餅制作采用油炸或者干燥脫水技術(shù),所以,泡面面餅水分含量極低,不利于微生物生存,不需要添加防腐劑。
泡面的蔬菜包和辛香料使用的是脫水菜料,這種菜料水分含量也很低,而且會使用輻照殺菌技術(shù),使得微生物不能生存,也沒必要添加防腐劑。最有可能存在防腐劑的只有醬料包了,但國際上是允許腌漬產(chǎn)品添加安全劑量的防腐劑的,且每種食品出廠前均會嚴格把控添加劑的用量,如果超量是不允許進入市場的。
肝臟是人體的排毒器官,各種毒素在肝臟中不斷的降解,變成無毒或者微毒的物質(zhì),排出體外。方便面中的調(diào)料包中加入了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等添加劑,人體的正常代謝就能排出。
一般添加劑或者防腐劑的毒素一天或者兩天的時間就能排出體外,因此食用一包方便面肝臟排毒需要32天的說法是沒有任何依據(jù)的。
二、碗裝面包裝含蠟,有害健康
網(wǎng)傳碗裝的泡面的包裝含蠟,會在胃部形成一層蠟形成的薄膜,其實是毫無科學(xué)依據(jù)的。碗面的碗采用的一種耐高溫防水的聚苯乙烯,并不需要放蠟。即使真的存在蠟,對大部分食用者而言也不會影響健康,因為一些糖果中就會含有可以食用的棕櫚蠟。除了嬰兒和一部分消化系統(tǒng)有問題的人,大部分人的胃酸就能輕松解決,蠟也會隨著其他不能消化的食物排出體外。
泡面桶上那一層“膜”一般是食品級聚乙烯(PE)鍍膜。聚乙烯的熔點在110℃左右,就算是剛燒開的水,溫度最高也只有100℃,不可能將它熔化。再退一步說,聚乙烯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常見食品包裝材料,實在不需要太擔心。
其實單從方便面本身來講,并沒有太大的危害。真要說泡面的危害,那就是高油高鹽以及營養(yǎng)單一。
市面上售賣的泡面,每100克其配料表上的脂肪含量加起來接近30克。鈉含量也不低,每100克泡面鈉含量基本在2000~3000毫克。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成人每日脂肪攝入量為25~30g;成人每日食鹽不要超過6克(2400毫克鈉)。假如一份泡面的凈含量是130克,也就是說吃一碗方便面再加上湯的話,一份泡面所含脂肪和鈉,很容易就達到甚至超出一個成人每日所需的熱量了。長此以往可能會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
另外泡面中的營養(yǎng)素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質(zhì)含量不超過10%,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更是微乎其微。這樣的餐食,偶爾一次還好,如果長期食用,容易造成多種營養(yǎng)素的缺乏。
要想泡面吃得相對健康營養(yǎng),我們首先可以選擇非油炸的面餅。非油炸面餅比油炸面餅可減少脂肪10克左右。如果家里有食物吸油紙,也可以用吸油紙把泡面表面的油脂除去一部分,攝入的脂肪就更少了。煮面的時候,調(diào)料包不要全放,放一半或者1/3就足夠了,這樣可以減少一大半的脂肪和食鹽攝入。如果覺得口味淡,可以嘗試用醋、小米辣等天然的食材調(diào)味。
煮泡面的時候還可以加新鮮蔬菜或者菌菇,再打個雞蛋,最好可以加少量肉類豐富這一餐的食物多樣性。吃泡面的時候,也可以按照蔬菜—雞蛋—肉類—面的順序食用,這樣可以在增加飽腹感的同時,控制能量攝入。還就是盡量別喝泡面的湯,最多喝 1~2小口。
飲食還是要以營養(yǎng)均衡為主,千萬不能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忽略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