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平,曹 蝶,任香穎
(昭通市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昭通 657000)
小兒厭食癥(infantileanorexia)多因喂養(yǎng)不當、亂投以雜食,或任其所好,養(yǎng)成偏食或進食不定時等習慣,可導致其脾失健運,胃不思納,進而形成厭食癥。本病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長期地食欲減退甚至消失、食量下降甚或厭惡進食。是兒科的常見病及多發(fā)病。此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為約12%~34%[1]。研究證實,小兒厭食癥與腦腸肽一食欲中樞”有密切關系。小兒厭食與外周或中樞腦腸肽分泌紊亂有關。而Ghrelin和npy是兩種重要的胃饑餓素和酪神經(jīng)肽,它們能夠有效地影響人們的消化和吸收。我們在前期臨床研究觀察發(fā)現(xiàn),健脾捏脊療法可改善厭食癥患兒臨床癥狀,故為進一步探究健脾捏脊療法治療小兒厭食癥作用機制是否與通過影響血漿、下丘腦組織中Ghrelin分泌釋放調(diào)節(jié)有關,設計如下研究方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選用健康SD幼齡大鼠,96只(雌雄各半),日齡40~45 d,體重(70±10)g,由昆明泉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給。給以自然光照,常溫飼養(yǎng),飼料充足,飲水自由。
1.1.2 主要試劑及儀器 TRIzol.Reagent(Cat.no.15596-018,Life)、SureScript.First-StrandcDNASynthesisKit(QP056,GeneCopoeia)、Blaze Taq.SYBR.GreenqPCRMix 2.0(QP031,GeneCopoeia)、All-in-One.miRNA qRT-PCRDetectionKit2.0(QP010,GeneCopoeia)、All-in-One.First-StrandcDNASynthesisKit2.0(QP113,GeneCopoeia)、HomosapienssnRNAU6q PCRPrimer(HmiRQP9001,GeneCopoeia)、96孔半裙邊PCR板(BSH08S1,BIOER)、光學封板膜(BSH14S1,BIOER)等。
1.2 方法
1.2.1 動物分組及模型制備 大鼠適應性飼養(yǎng)1周后,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大鼠劃分成4個小組:正常組、模型組、干預正常組、干預模型組,每個小組24只,共96只進行實驗觀察。除正常組和干預正常組,模型組、干預模型組據(jù)汪受傳[2]按病因模擬方法建立厭食癥動物模型的方法建立實驗動物模型,造模成功標準[3]包括:食欲明顯下降、體重增加變得緩慢、易發(fā)脾氣、大便困難以及毛發(fā)枯糙的情況。造模后次日,進行相應干預治療。
1.2.2 干預方法 干預模型組、干預正常組以健脾捏脊療法進行干預,具體操作:取出幼鼠置于手掌心,掌指略有彎曲,以確保其適應掌中環(huán)境。待其適應環(huán)境后,首先分別予以補脾經(jīng)、補肺經(jīng)各300次,揉按板門、運內(nèi)八卦各100次;其次,順時針摩腹、揉運腹部3 min;最后捏脊3次。20 min/次/d,1周連續(xù)5次,休息2 d。予以正常飲食喂養(yǎng),自由進水。模型組、正常組予以正常飲食喂養(yǎng),自由進水,不予以任何治療。
1.2.3 觀察指標 (1)攝食量和體重:觀察給藥第7、14、21、28 d四個階段的大鼠飲食飲食情況及體重的變化。(2)血漿Ghrelin:采用ELISA試劑盒對ghrelin的濃度進行檢測。通過心臟穿刺抽出2mL的血,放入抗凝劑溶劑中溶解混勻,隨后放入4℃的離心機內(nèi)分離,取血測量Ghrelin水平。(3)下丘腦Ghrelin:同一時間內(nèi)將實驗大鼠處死,快速打開顱腔,將下丘腦取出置于液氮容器中,隨后放入-80℃冰箱保存?zhèn)溆?。大鼠新鮮下丘腦腦組織按照Trizol法制備RNA,1mLTrizol于5mL玻璃勻漿器中,再取腦組織放入勻漿器中,4℃,12000rpm,離心15min。根據(jù)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的指示,精確測量每個孔的吸光度,以確定樣品的濃度。
2.1 各組大鼠體重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干預模型組大鼠體重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干預模型組、干預正常組大鼠體重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動物體重變化
2.2 各組大鼠攝食量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干預模型組大鼠攝食量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干預模型組、干預正常組大鼠攝食量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各組動物攝食量變化
2.3 各組大鼠腦組織、血清中Ghrelin含量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腦組織、血清中Ghrelin含量明顯下降(P<0.05);干預正常組大鼠腦組織、血清中Ghrelin含量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干預模型組大鼠腦組織、血清中Ghrelin含量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腦組織和血清樣本Ghrelin含量比較
近年許多實驗研究對小兒厭食癥的發(fā)病機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其中關于小兒厭食病因較為熱點的是“腦腸肽一食欲中樞”觀點的提出。外周或中樞腦腸肽分泌紊亂可對食欲中樞功能活動造成影響。本實驗觀察到,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腦組織、血清中Ghrelin含量明顯下降,干預正常組大鼠腦組織、血清中Ghrelin含量無明顯變化。與模型組比較,干預模型組大鼠腦組織、血清中Ghrelin含量明顯升高。表明健脾捏脊療法可促進大鼠腦組織和血清中Ghrelin水平的提高。本實驗中,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干預模型組大鼠體重、攝食量明顯增加;與模型組比較,干預模型組、干預正常組大鼠體重明顯增加,說明健脾捏脊療法可改善厭食癥患兒食欲,促進攝食量增加,進而增強體重。Ghrelin是一種內(nèi)源性配體,它主要分布于胃腸道和下丘腦弓狀核,它不僅能夠促進生長素的釋放,而且還能夠提高食欲,增強體重,并且參與體重和能量的長期平衡[4]。ghrelin對食物攝入有重要影響,在空腹時,ghrelin濃度較高,可刺激食欲引起覓食行為。研究證實,Ghrelin作用于下丘腦弓狀核NPY、AgRP神經(jīng)元[5]可刺激攝食行為,ghrelin通過作用于下丘腦弓狀核NPY/AgRP神經(jīng)元的GHSR及作用于腦干DVC的GHS-R,然后通過上行纖維引起下丘腦NPYmRNA及AgRPmRNA的表達增加,且兩條途徑協(xié)同作用引起多食反應[6-7]。研究表明Ghrelin可以通過血腦屏障,推拿促進血清中Ghrelin水平的提高,Ghrelin通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下丘腦食欲中樞的NPY和AGRP的神經(jīng)元表達GHS-RmRNA[8]。
健脾捏脊療法是基于厭食癥患兒的病因病機、古代歷代醫(yī)家治療本病的經(jīng)驗薈萃及長期的臨床工作經(jīng)驗所總結。其主要推拿選穴為補脾經(jīng)、補肺經(jīng)、揉板門、運內(nèi)八卦、摩腹、運腹、揉按足三里、捏脊及點按背部等腧穴?!缎和颇梅矫}話嬰秘旨全書》:“脾經(jīng)有病食不進,推動脾土必效應”。故治療脾系病癥常選用脾經(jīng)穴?!缎和颇脧V意》中記載“板門,揉之除氣吼肚脹”“揉板門穴,止小腸之寒氣”?!缎和颇妹刂肌芬嗵岬健鞍彘T專制氣發(fā)攻”,表明板門治療小兒乳食停積、食欲不振、腹脹等脾胃功能異常所致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捏脊是通過刺激督脈旁兩側足太陽膀胱經(jīng),膀胱經(jīng)第一側線上背腧穴皆對應人體五臟六腑,通過捏脊可調(diào)節(jié)人體臟腑氣血。督脈為陽脈之海,與其相互交接,循環(huán)無端地運行氣血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故捏脊具有“調(diào)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jīng)絡,培元氣的作用?,F(xiàn)代研究[9]認為,捏脊可促進急性胃運動過緩家兔動脈血漿內(nèi)的Ghrelin水平恢復,捏脊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的作用機制可能為通過改變神經(jīng)肽類物質的濃度進而調(diào)節(jié)胃腸道的功能活動。捏脊治療疾病的機理主要是通過提捏背部皮膚產(chǎn)生的刺激信息通過腦和脊髓的傳導通路,對中樞神經(jīng)和周圍神經(jīng)進行雙向調(diào)節(jié)。
綜上所述,本實驗通過觀察厭食癥大鼠體重、攝食量及血清中和腦組織Ghrelin含量的變化,發(fā)現(xiàn)健脾捏脊療法能改善厭食癥模型大鼠的癥狀,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調(diào)節(jié)血漿、下丘腦組織Ghrelin的分泌、釋放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