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偉
1
讀那本書那年我15歲,中考失敗,連個中專、技校都沒考上。我感覺特丟人。我媽媽倒覺得:好啊,可下來一個勞動力了,那你就跟我一塊去賣烤地瓜吧。
我們家在撫順,兄弟姊妹9個,我是老幺。我3歲時,父親不在了。我媽媽不識字,一輩子靠在街上做小買賣養(yǎng)活我們。
家里條件差,我媽媽對于教育的認知就是不要做睜眼瞎就好了。她的名字“馬興娥”那三個字拼在一起,她認識,但一拆開,“馬上”的“馬”是什么字,她就不認識了。
但我媽媽心眼兒正。她教育我們要干干凈凈的,不能沒有骨氣,不能沒有自尊,不能有劣性。記得小時候,那個年代,誰家吃得好,就要端到大門口來吃,無非是要讓左鄰右舍投來羨慕的目光。記得那天,我在門口望天,但媽媽卻以為我在眼巴巴瞅別人吃飯,就一頓訓斥。她讓我覺得不識字有不識字的壞處,但跟有沒有文化,其實是兩碼事。
2
不過,在成長過程中,我還是有好些事無法判斷。一個男孩的品性根源是他的父親,沒有父親的我在那個悠長的夏天,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困惑和迷茫,不知道接下來干什么。
那個時候只知道,死也不愿意去賣地瓜。就不愿意。我原先最大的理想,是要到百貨店的點心柜臺當?shù)陠T的,想吃就能吃飽。結果商校沒考上,也就沒戲了。
這也怨我自己。我初中時是學生會組織部部長,學習也算可以,除了學習之外喜歡在課間操時看領操臺上的那個女孩。她面容姣好,一套廣播體操就成了一段舞蹈,在我看來她是優(yōu)秀的,所以我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但后來,我聽說她跟校外的一個社會上的混子搞對象了。那小子我有印象,輟學,叼個小煙卷在我們學校附近溜達。我就想不明白,一個那么美的女孩,為什么會喜歡那樣一個人?我這樣的一個好學生卻引不起她的關注。好好讀書,有用嗎?
于是,我也開始嘗試抽煙卷,開始學著斜眼看人,開始把書包里的書本換成了板磚,最過分的是還燙頭。我被老師叫去批評,為什么燙頭?學生會的組織部部長還燙頭?我的回答是自來卷。可是學習成績騙不了人??!落榜后,我又不好意思回到原來的學校讀書,只好待在家里,整天無所事事。
3
剛好,那年三姐家動遷,搬過來跟媽媽住,我在無意中打開三姐夫帶來的一個大木頭行李箱,一看,大半箱子都是武俠小說。隨手抽出來一本,就是《倚天屠龍記》。我如獲至寶,就趁我姐夫上班的時候偷摸兒看。其實心里在偷偷想,是不是能學到一些武功秘籍?
現(xiàn)在想想有點后怕,幸虧當時第一本看的不是《葵花寶典》。于是孜孜不倦、廢寢忘食,看到哪兒想做個記號,又不能折角,就拿一塊大前門的煙片——就是煙盒里的那塊硬紙片,當書簽放在里面,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盡快在書本里找到那塊硬紙片。
回頭看,那就是命運,是巧合,是奇遇,就跟小說里一樣。第六回“浮槎北溟海茫?!?,張翠山夫婦被金毛獅王謝遜掠走,在大海上漂泊,那么絕望,突然遠處就出現(xiàn)了美麗的冰火島。后來,張無忌掉進山洞,以為必死無疑,沒想到里面別有一番天地。來了個白猿,肚子上長瘡,刮開瘡一看,里面卻是神功秘籍《九陽真經(jīng)》。這多傳奇啊,但我愿意相信,并深受鼓舞。
4
從《倚天屠龍記》開始,金庸幫我把判斷體系建立起來了。我看到,在所謂名門正派里,壞人很多;而聲名狼藉的魔教,卻有真正的赤膽忠心之人。這個世界原來是這么廣大又復雜,人怎么做才是對的?那是不能只看表面的。
你記得楊逍的出場嗎?當時江湖上傳言是他玷污了紀曉芙,讓紀曉芙背叛師門。后來紀曉芙被殺,張無忌帶著她的女兒流落江湖,途中遇到昆侖派的高手,為難他們。人家拎起張無忌就往大石頭上狠狠摔去。這時閃身出來一個白衣男子,輕輕接過張無忌放在地上。他說的是這樣的話:“你們幾個大男人欺負一個孩子,難道不慚愧嗎?”“你誰呀?”“在下楊逍。”
通常在電視劇里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在下明教光明左使楊逍!”但小說里面的描寫卻不是這樣,他當時聲音并不大,但威懾力強。
寫到這兒,金庸一筆都沒寫楊逍跟紀曉芙的事兒。但是我覺得已經(jīng)不用寫了,你知道這個男人絕對不會那樣做。
在我們東北,打架其實是家常便飯,你不打人,別人也要來打你。這時我就會想:到底為什么打架?看人不順眼上去就一拳頭就牛氣嗎?
回頭看,那時候的困惑和迷茫是不自知的。如果當時認了命,這輩子也就賣烤地瓜了。但《倚天屠龍記》讓我有了信念:當你迷茫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奇遇。因為想去見更大的世界、想要變成真正的男人,才會變得無比勇敢,才會去尋找自己的奇跡。
5
暑假兩個月,我把那一箱子15本書看完了。然后我就不想混日子了。我背起書包,敲開另一所中學教導處的門,對里面的老師說:我想來復讀。學費是一個月5塊錢,很貴。我到處跟小伙伴們湊錢,一個月一個月地湊,一年后考上了撫順市藝術幼兒師范學校。
后來拍《刑警隊長》,我自己加了一段臺詞:“我從小就喜歡武俠小說,我一直夢想當個俠客。”
今天,很多人問我,塑造曹操和你的武俠世界有關系嗎?我想了想,好像是有關系的,比如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威懾群臣的那場戲,我就想起了《倚天屠龍記》里謝遜的樣子,手持屠龍寶刀睥睨天下,威風凜凜。大丈夫當斷則斷,不必多言了。
小白//摘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