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英 孫禾藝
課程設置是老年大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老年教育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淄博市老年大學成立于1984年,經過39年的不懈努力和開拓進取,教學班從建校之初的7個發(fā)展到現在的109個,專業(yè)課程也從建校之初的7門發(fā)展到目前的70余門,有著鮮明的發(fā)展歷程和特征,從側面反映了老年教育的發(fā)展歷史,其發(fā)展經驗對推進新時代老年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
起步發(fā)展。1984年10月,淄博市成立老年大學,建校之初只有兩間教室,開設衛(wèi)生保健、書法、國畫、刻瓷等7門課程,在校學員300余人。到2004年,又增加了聲樂、器樂、門球、交誼舞、電子琴5門課程,學員增加到600余人,基本滿足了以市直離休干部群體為主的老同志的學習需求。
豐富提升。隨著退休干部、退休職工和社區(qū)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教育群體在不斷擴大,淄博市老年大學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面向全社會開辦老年大學,不斷滿足廣大老同志的學習需求。2005年9月,淄博市老年大學12000余平方米的新校舍投入使用,辦學條件大為改善,課程設置呈現極大豐富和全面提升的特征。在原有書法、繪畫、聲樂、舞蹈等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了英語、電腦、攝影等新興熱門課程,并創(chuàng)造性地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刻瓷課程。此后,每年都新增加1~2門新課程,到2011年,共開設了書畫、攝影、腰鼓、剪紙、烹飪、五音戲等特色課程,達到了14類專業(yè)30多門課程60余個班次,形成了傳統(tǒng)課程、熱門課程、特色課程全覆蓋的課程體系。在層次設置上,設基礎班、提高班、創(chuàng)作班,形成知識遞進、技能遞進、專業(yè)遞進的發(fā)展格局,這些課程貼近學員、貼近生活、貼近需求,滿足了老年學員多層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淄博市老年大學曾使用的教材
淄博市老年大學刻瓷班學員作品
跨越發(fā)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淄博市老年大學積極推進老年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課程設置也進入了跨越式發(fā)展階段。課程種類更加多樣,增加了古箏、古琴、齊文化、智能手機等課程,課程設置達到28類專業(yè)40余門課程109個班次。層次更加分明,除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外,針對在校學習多年并有一定造詣的學員,專門成立了葫蘆絲演奏隊、書法高研班、聲樂合唱團、攝影協(xié)會、刻瓷協(xié)會等十余個社團組織,既解決了“一座難求”的難題,又穩(wěn)定了學員隊伍。線上教學應運而生,淄博市老年大學開設了遠程教育課程,借助中國老年大學協(xié)會、山東老年大學線上教育平臺以及省市老年大學廣電云課堂和“學習強國”等優(yōu)質課程資源,通過學校官微推送書畫、聲樂、舞蹈、智能手機應用、養(yǎng)生休閑等系列課程。近年來,共推送系列課程49門,累計631課時,課程點擊量達2萬余人次,滿足了社區(qū)、村居老年人的學習需求。
呈現精細化特征。39年來,淄博市老年大學的課程設置分類越來越細,能夠滿足不同類型學員的更高學習需求。如書法,由原來的一個大類專業(yè)課程,分成了行書、草書、楷書、隸書等多類課程;國畫也由一大類分為山水畫、花鳥畫、工筆畫、寫意畫4門課程。
呈現多樣性特征。39年來,老年大學的課程設置越來越多樣,能夠滿足不同群體、不同老年學員的愛好和需求。如舞蹈類既有民族舞又有西方舞;聲樂類既有傳統(tǒng)歌曲又有民族歌曲,還有當下流行風;器樂類由僅有的二胡1門課程拓展成葫蘆絲、古箏、古琴、鋼琴、陶笛、京胡等10余門課程。
呈現信息化特征。39年來,科技發(fā)展使老年人的生活和學習方式發(fā)生了重大改變。信息化使網絡走進老年人生活,幫助老年人消除“信息鴻溝”已經成為時代賦予老年教育的重要責任。由此,課程設置呈現智能化、信息化特征,先后開設攝影、攝像、電腦應用、視頻、手機使用等課程。攝影從最初的膠片攝影發(fā)展到數字影像,課程設置也從基礎攝影升級為攝影實踐、人像攝影、后期制作、視頻剪輯等。
呈現時代性特征。39年來,老年大學的課程設置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得到拓展。以舞蹈類為例,20世紀80年代開設的是交誼舞、90年代開設的是拉丁舞,2000年之后逐漸開設的有印度舞、廣場舞、有氧健身操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大學還開設了育兒課堂、瑜伽、形體訓練、茶藝、模特表演、朗誦等課程。這些專業(yè)都是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產生的新科目。
呈現專業(yè)化特征。39年來,老年大學的課程設置從滿足老同志文化、娛樂的需求,提升到專業(yè)化水平,一些課程設置實現了專業(yè)化教學,藝術性、專業(yè)性顯著增強,教學成果在國家、省、市組織的文藝展演中獲獎。據不完全統(tǒng)計,40年來,淄博市老年大學共有500多名學員的作品分別榮獲省級以上金、銀、銅獎,1100多名學員的作品分別榮獲市級以上一、二、三等獎。
呈現地域性特征。39年來,淄博市老年大學將課程設置與本地文化相融合,開設了多門地方特色課程。20世紀80年代開設了刻瓷專業(yè)、90年代開設了五音戲,新世紀后開設了齊文化等課程,形成了傳統(tǒng)專業(yè)、新興專業(yè)、特色專業(yè)交互完善、合理搭配的良好格局,充分滿足了廣大老年學員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