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松
(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9)
近年來,我國水電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數量日益增多,在施工中需要應用大量的施工技術與管理措施,才能實現預期的建設目標。然而在實際中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常見的有設計質量不達標、施工技術水平低、缺乏有效的質量管理等問題都會給水電站項目建設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水電站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各項施工技術進行合理運用,并采取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
某水電站工程項目屬于是梯級電站,控制的流域面積為0.45 萬km2,為一座以發(fā)電為主,農作物灌溉為輔的綜合性水電樞紐工程,正常蓄水水位為1040.0m,電站裝機容量為39MW,水庫庫容為0.065 億m3,50 年一遇設計洪水位為1040.0m 時,該水庫的總庫容為0.065 億m3。500 年一遇洪水位1041.10m 時,水庫總庫容為0.062 億m3,本水電工程等級達到Ⅳ級,主要建筑物為4 級,次要建筑物為5 級,臨時建筑物也是5 級。
施工技術多。水電站施工涉及多種技術,如截流技術。截流是在施工導流中,截斷原河床水流,最終把河水引向導流泄水建筑物下泄,在河床中全面開展主體建筑物的施工。
供電施工技術復雜。水電站的臨時供電技術具有臨時性、危險性、流動性3 個特點。由于水電站建設工地的特殊性,臨時施工用電存在一定的問題。
工程特點。水電站工程可能規(guī)模不大,但工期緊,施工周轉材料多,施工干擾大。這要求施工單位對圖紙及工程周邊環(huán)境有深入了解,并結合施工經驗來制定相應的施工策略。
基礎建設的獨特性。水利工程基礎建設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由于水利工程主要是建在河上,因此其施工容易受到地貌、水文、排水、基坑等方面的影響,這些因素都可能對施工產生不利影響。
截流技術是水電站施工的關鍵技術之一,此項技術的應用效果,直接到后期各道工序能否高效、安全、有序的開展。因此,必須結合水電站的特點,合理應用好截流技術,并對施工過程的每個細節(jié)進行嚴格控制。在水電站截流施工中可用的方法有多種,如土石方截流、混凝土截流、鋼板截流等。選擇合適的截流方法需要考慮截流口的大小、地質條件、水流情況等因素。就案例工程,水流比較大,蓄水深度深,為提升截流效果,為其他項目施工提供一個干燥無水的環(huán)境,采用了鋼板截留法。在截流前,需要對截流口進行準備工作,如清理截流口周圍的雜物、加固截流口周圍的堤壩、設置截流口的標志等。并控制好水流量和水位,以確保截流的順利進行。可以通過調節(jié)水庫水位、調整閘門開度等方式來控制水流量和水位,確保鋼板截流插打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截流后,需要對截流后的水體進行處理,如進行沉淀、過濾、消毒等操作,以確保水質符合要求。
在水電站施工中應用防滲墻施工技術的主要作用是保證蓄水在一定范圍內時候水庫含水量在施工允許的范圍之內,此外,合理應用防滲墻施工技術,還能避免水壩出現積水滲漏問題。在本工程施工中防滲墻采用了混凝土防滲墻,通過混凝土自身具有的防滲性,來提升壩體的滲漏能力。此外,相比于土石防滲墻,混凝土防滲墻還具有更高的強度和耐久性,既能有效提升水電站蓄水能力,也可以提升安全使用壽命,降低后期維護成本。防滲墻的結構和尺寸需要根據地質條件和水文條件進行設計。設計時應考慮墻體的高度、厚度、鋼筋的直徑和間距等因素。防滲墻的施工需要先進行基礎處理和鋼筋加固,然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和壓實。施工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澆筑速度和壓實度等因素。防滲墻施工后需要進行監(jiān)測和維護,及時發(fā)現并處理墻體出現的問題。監(jiān)測方法包括聲波檢測、滲透率試驗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防滲墻可能會出現老化、損壞等問題,需要進行加固和改造。加固和改造的方法包括加厚混凝土墻體、加固鋼筋等。
引水發(fā)電施工技術是水電站施工建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此項技術在水電站施工中的應用效果,直接關系到整個水電站工程運行的經濟效益、安全性、穩(wěn)定性。在本工程施工在引水發(fā)電施工中,充分考慮了當地水電站的實際發(fā)電需求,以及建設后對環(huán)境安全造成的影響進行論證,既要滿足發(fā)電需求,也要考慮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引水發(fā)電施工技術是一種將水從低處引到高處,利用水流能量發(fā)電的技術。在水電站施工中,引水發(fā)電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水電站的發(fā)電效率和發(fā)電量。此項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水電站的地形、水文條件和發(fā)電需求,選擇合適的引水方案。引水方案包括引水渠道的布置、引水高度和引水流量等因素。根據引水方案,設計引水系統(tǒng),包括引水渠道、引水泵站、引水管道等[1]。設計時要考慮引水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因素。再按照水電站設計方案,進行引水系統(tǒng)的建設,包括開挖渠道、建造泵站和管道等。建設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施工質量和安全。在建設完成后,需要對引水系統(tǒng)進行調試和試運行,確保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和發(fā)電效率。調試和試運行需要進行流量、壓力、水位等參數的監(jiān)測和調整,保證各項參數指標全部都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大量的工程實踐與研究成果清晰地顯示,中、高水頭的水電站,特別是那些沿著山體引水的水電站,在它們的服役期間常常會出現滲水、滑坡、塌方等嚴重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導致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對于這些水電站的維護和保養(yǎng)也是十分困難,嚴重影響了它們的服役壽命。在輸水渠道的防滲措施方面,已經有了十幾種不同的方法。然而,現場澆筑10cm 左右的混凝土防滲被證明是一種能夠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方法[2]。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施工質量,必須首先排出渠道內的水壓。如果地質條件允許,可以設置多個泄水孔來泄水。此外,通過溝谷的引水渠,要采取暗涵的形式,這樣可以在溝渠發(fā)洪水時,有效地排出從河道中夾帶的枯枝、石塊等雜物。這樣的設計考慮周全,既考慮了施工的質量保障,又考慮了渠道在洪水季節(jié)的泄洪功能。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電站施工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它涉及了水電站建筑物的大部分結構,如大壩、溢洪道、引水隧洞、地下廠房等。這些建筑物的主體都是混凝土和鋼筋構成,混凝土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水電站的安全與穩(wěn)定。本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嚴控以下幾點,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①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水電站施工中,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抗?jié)B性能、耐久性等都需要滿足相應的要求。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優(yōu)化,以確?;炷恋馁|量和性能。②混凝土澆筑和養(yǎng)護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水電站施工中,混凝土澆筑需要進行分層澆筑、振搗、養(yǎng)護等操作,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強度。同時,還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溫度和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以保證混凝土的養(yǎng)護質量。③混凝土表面處理是保證混凝土外觀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水電站施工中,混凝土表面處理包括抹面、打磨、拋光等操作,以保證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潔度。④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關鍵。在水電站施工中,需要對混凝土配合比、澆筑和養(yǎng)護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以確?;炷恋馁|量和性能[3]。
就案例工程而言,受到施工進度、現場條件、施工環(huán)境的等因素的聯(lián)合影響,使得水電站施工難度比較大,在實際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促進該行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不斷優(yōu)化設計方案,提高設計質量。然而在實際的項目建設過程中,一些工程設計人員并沒有對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導致設計方案不能滿足實際要求。此外,一些工程設計人員雖然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水平,但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與實踐經驗,導致設計方案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與施工工藝。
在實際中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應用大量的施工技術與管理措施。然而從當前我國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在實際中部分工程建設人員對各項施工技術缺乏系統(tǒng)的了解與掌握,導致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同時在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例如一些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導致項目建設質量不達標;一些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在設計圖紙上存在著錯誤認識,導致施工技術應用錯誤。因此,為了促進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順利開展,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4]。
當前我國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與制度。在實際中部分水電工程項目建設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與制度,導致施工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缺乏足夠的重視意識與責任意識。此外,還有一些水電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并不注重質量管理工作,導致施工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遵循規(guī)范要求進行施工。
“三檢”制度是指在工程施工階段對每一項作業(yè)都進行檢驗,確保其符合相關的質量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要想保證工程質量,就需要嚴格執(zhí)行“三檢”制度?!叭龣z”制度是我國水電站施工行業(yè)的重要制度,也是有效提高水電站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實際中,要想確?!叭龣z”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就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在施工準備階段要對施工環(huán)境進行嚴格把控,確保施工環(huán)境滿足水電工程的基本要求。其次,在施工階段要對施工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保證其可以正常運行。最后,在水電工程項目建設完成之后要對其進行全面驗收,確保工程質量達標。
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應用大量的材料,這些材料的質量會對工程整體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實際中要想提高水電工程項目的質量與效率就需要加強對材料的管理。首先要做好原材料的采購工作,保證其符合相關標準。其次要做好原材料的儲存工作,保證原材料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變質。最后要做好原材料的運輸工作,防止因運輸不暢而導致材料質量下降。
技術管理是水電站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水電站項目施工效率與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要強化技術培訓工作,提升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與素質。其次要建立健全技術管理制度與措施,對各項技術進行有效監(jiān)督與檢查。監(jiān)理是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可以有效確保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設質量達到預期目標。在實際中監(jiān)理部門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監(jiān)理作用,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水電站工程項目進行監(jiān)督與管理,有效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各項問題與缺陷。在實際中要想做好監(jiān)理工作,就需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5];做好質量檢測工作;強化對施工進度與成本控制的監(jiān)督管理。
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應用大量的施工技術與管理措施,如果施工設計不合理將會嚴重影響工程項目質量與效益。因此在實踐中要想提高水電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就需要加強對設計質量的控制力度,只有合理科學地應用施工技術與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水電站工程建設水平。
綜上所述,結合實際案例,探討了水電站施工技術與管理,探討結果表明,在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技術與管理是保障水電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實際施工中需要重視對各項施工技術的運用,并采取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才能保證工程質量,提高水電站項目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進而推動我國水電事業(yè)更好更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