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迪
玉米是我國產量最大的糧食品種,同時也是我國遼寧省重要的糧食與經濟作物。隨著農業(y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玉米的用途以及需求范圍越來越廣,不僅在農業(yè)中發(fā)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還推動了綠色工業(yè)的進步?;诋斍坝衩资袌鲂枨罅坎粩鄶U大,為能夠進一步提高玉米的產量與質量,本文則對玉米的高產高效施肥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
玉米產量主要受到穗數(shù)、穗粒數(shù)以及粒重的影響,通過施肥作業(yè),則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的穗行數(shù)、千粒重、行粒重,進而提高玉米產量。其基本的操作原理為,通過NPK 的科學配比,加之施肥管理,則能使玉米在植株生育以前,提高總生物量的累積,在生育以后,可以將干物質轉化為養(yǎng)分輸送到玉米籽粒中,從而提高產量。
據相關資料表明,施肥技術對玉米養(yǎng)分吸收、利用、產量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良好的施肥技術能夠顯著提升玉米產量,通過NPK 的合理處置,可以使得玉米增產率提高28.9%,其中氮肥貢獻了6.18%;磷肥貢獻了20.69%;鉀肥貢獻了12.42%。但如果肥料用量過多,也會導致施肥技術應用不合理,并造成玉米減產,對周圍環(huán)境也會產生一定的污染。
施肥技術對玉米的成品質量影響也頗深,當前判定玉米籽粒品質的重要元素為,籽粒中所含有的蛋白質、氨基酸、油脂、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
通過施氮肥,則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粗蛋白、含油量。在玉米籽粒支鏈的相關報道中顯示,支鏈淀粉、油酸、亞油酸的含量,會隨著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肥量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過量以后,便會出現(xiàn)下降的情況。
通過施磷肥,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的含油量,在玉米缺少磷的條件下,每公頃玉米施加20kg 磷肥,其籽粒含油量便可以達到30%。
鉀肥則可以大幅度提升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質,并提高玉米的營養(yǎng)價值,但是施過量的鉀肥卻容易抑制玉米蛋白質、脂肪、賴氨酸的形成。
通過氮磷鉀肥料的有機搭配,則能夠提升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質、17 種氨基酸以及含油量。
不同的施肥條件,會導致田間發(fā)生局部的氣候變化,進而會影響到玉米植株體內的生理代謝情況,因此通過不同的施肥技術,也能夠進一步的調控玉米的光合特性、熒光參數(shù)、葉綠素含量等,這樣既可以達到高產目的,又能夠達到高效的效果。
一是,通過施適量的氮肥以及鉀肥能夠提高玉米葉片的硝酸還原酶,這樣就會提高其光合碳代謝效率,并直接影響土壤的供肥水平。而施過量的氮肥以及鉀肥則會導致玉米葉片的硝酸還原酶含量以及活性大幅度減低。
二是,通過施合理的氮肥,能夠提升玉米籽粒之中的蔗糖合成酶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這樣可以促進玉米的代謝,提高玉米生長過程的抗逆性。
要研究玉米高產高效施肥技術的動因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我國既往的玉米施肥作業(yè)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進而影響了玉米的生長質量,具體如下:
第一,隨著我國對于玉米的需求規(guī)模不斷擴增,肥料的生產以及施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過量施肥成為了玉米不能高產高效生長的主要原因,不僅多施的肥料養(yǎng)分難以被玉米吸收,同時還伴隨著淋溶損失問題的出現(xiàn)。
第二,由于我國部分地區(qū)的化肥科技推廣工作不到位,進而使得玉米施肥過程中的肥料利用率較低。我國相關研究人員,在大田上進行了實驗,經結果表示,氮肥當季的利用率僅在30%~50%,磷肥僅在10%~25%,鉀肥僅在35%~50%。
第三,部分農民忽視了有機肥的合理利用,這也導致土壤很容易出現(xiàn)板結、通透性較差、有機含量較低等情況,進而影響了玉米的產量與生長品質。
在研究玉米高產高效施肥關鍵技術時,不得不加大對肥料的關注,由于當前市面上的肥料類型較多,因此也會對施肥技術產生差異化的影響,在實際施肥的過程中,應依照玉米品種特點、種植條件、水文地質環(huán)境進行合理選擇與調配,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有機肥。肥料中包含了氮磷鉀等微量元素,持續(xù)的時間較久,具有改良土壤特性,提高土地沃力和養(yǎng)分利用率的作用。
二是,無機肥。包括單質肥與復混肥兩種,其能夠在短時間內發(fā)揮肥效,但持續(xù)時間較短。
三是,微量元素肥。其中包含了鋅、硼等元素,具有用量小、肥效大的優(yōu)勢,可以防止玉米出現(xiàn)缺素癥。
為能夠達到玉米高產高效的目標,在確定好肥料以后切忌盲目開展,應把握以下幾點重要原則:
第一,充分利用玉米秸稈,大力推行秸稈還田有機肥施入技術,以便提高土壤的肥沃性,在施用的總量上可以參考45t/hm2。
第二,嚴格控制氮肥的用量,相比鉀肥以及磷肥而言,氮肥更容易出現(xiàn)養(yǎng)分流失的情況,因此在施氮肥的過程中,勞作人員需要合理地控制施肥時間、用量、方法,其地塊的實際情況是重要的參考標準,在一般情況下高產田,都需要增加一定的氮量。
第三,合理調控氮磷鉀肥的比例,磷肥可以適當?shù)剡M行早施以及深施,同時要在施肥的過程中適當補充微量元素,以避免玉米出現(xiàn)缺素癥等問題。
第四,需要充分地考慮玉米的生長特性,其不同時期對于肥料與養(yǎng)分有著差異化的需求,因此要制定適應性更強的施肥技術。例如:玉米播種之前可以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2.5t/hm2。玉米苗期可以適當?shù)卦黾恿租浄实挠昧浚话阍?50~225kg/hm2之間,普鈣450kg/hm2。玉米5 葉期時,應將總施肥量的30%作為提苗肥。大喇叭口期的追肥量應占到總施肥量的50%。在抽雄之前,應按照總施肥量的20%施用。要秉承著輕追苗肥、重追穗肥、補施花粒肥的原則開展,同時也要考慮到產量水平,如果該地塊的產量在9t/hm2,苗肥應追施225t/hm2、穗肥應追施375t/hm2、花粒肥應追施150t/hm2。
平衡施肥技術是指,在一定的氣候條件下,依照種植玉米品種的需肥特點、農田土壤供肥特性、肥料效應,對土壤與作物之間的養(yǎng)分供需狀況進行平衡調節(jié)。該種施肥技術的關鍵在于,應科學配比氮磷鉀與微肥的用量,具體的施肥步驟如下:
第一,對待種植區(qū)域的土壤進行抽樣檢測,評定地塊中所含有的土壤養(yǎng)分含量。
第二,依照前期的土壤養(yǎng)分判定結果,按照玉米的實際營養(yǎng)需求,科學配比肥料的占比。
第三,最好在農業(yè)科技人員的精心指導之下,進行合理施肥,其中必須要有相應的理論知識做支撐,以便發(fā)揮肥料的特性。例如:其中需要應用到最小養(yǎng)分律、報酬遞減律、因子綜合作用律、養(yǎng)分歸還學說等技術。
最終通過實踐證明,該技術的應用一是能夠解決肥料盲目噴施問題,有效避免了傳統(tǒng)玉米施肥的單一性;二是能夠在有機肥的基礎之上,將氮磷鉀等多種玉米生長所需元素進行合理調配,提高了玉米的產量,改善了玉米品質;第三,能夠起到節(jié)約肥料以及提高土地沃力的作用,相比傳統(tǒng)施肥技術,該技術能夠將玉米產量提升6.5%。
通過上述內容不難看出,氮是玉米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失的一種元素,而在施氮肥時,傳統(tǒng)玉米施肥技術又伴隨著氮肥利用率較低,且施用容易過量等問題的出現(xiàn),同時還會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為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氮肥深施的方式,進一步提升玉米的養(yǎng)分吸收率。
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將氮肥深施進土壤近10cm 左右。經實踐證明,這樣一是可以有效減少雜草對肥料養(yǎng)分所產生的影響,玉米田地中的保氮質量也相對較高。
二是,能夠促進玉米根部深扎進土壤,提高其吸肥能力。
三是,能夠改善土壤的氮素供應情況。此種在深松基礎之上,所實施的適當?shù)噬钍┘夹g,對改善氮肥利用率以及提高玉米產量方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等到玉米生育階段時,其所需要的肥料量,將會不斷增加,因此養(yǎng)分的吸收率也會隨著生育期的推移而逐步增長,此時就不得不考慮玉米不同階段對肥料所產生的差異化需求。而氮肥后移施肥技術就充分的遵循了玉米不同時期的生長特性,其在提升肥料利用率以及玉米產量方面,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例如:玉米苗期所需要獲得的養(yǎng)分較少,因此可以通過輕度施肥的方式,來滿足其生長需求。而到了拔節(jié)至吐絲期以后,玉米生長速率顯著增加,對于營養(yǎng)的需求量也不斷攀升,此時勞作人員可以適當?shù)卦黾拥适┯昧浚@樣可以提升其養(yǎng)分的吸收速率。而此技術的應用關鍵在于,需要掌握土壤的供肥性能以及肥料效應,在前期減少氮肥用量的同時,也要將氮作為后期的追肥使用,逐步增加用量。
為能夠檢驗該種植技術的高產高效性,我國相關研究人員通過“10%種肥+60%大喇叭口肥+30%吐絲肥”施肥模式,進行了評測。經研究成果表明,將氮肥減量施用并后移之后,能夠提高肥料利用率,并有效提升玉米籽粒中的干物質積累總量,玉米產量有了顯著的提升。除此之外,部分研究人員通過“30%苗肥+30%大喇叭口肥+40%吐絲肥”的施肥模式,對夏玉米的產量與氮素吸收情況進行了評測,最終發(fā)現(xiàn)該種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氮肥的利用率與玉米產量。
養(yǎng)分管理技術是近幾年發(fā)展現(xiàn)代化農業(yè)之后,在SSNM 與QUEFTS 模型基礎之上衍生而來的,該種施肥技術充分利用了計算機優(yōu)勢,其能夠依照前期所構建起的分析模型,將玉米種植土壤質地性狀、作物產量水平、養(yǎng)分管理措施、氣候條件等信息輸入其中,并結合數(shù)據庫內的信息,為農戶制定個性化的施肥管理模式,其中包括玉米目標產量、肥料最佳用量、肥料施用時間、肥料使用次數(shù)等。
不僅應用起來較為簡便,人機界面也較為直觀化,便于農民的理解,能夠達到增產增收的目標。我國部分技術人員,在對玉米高效高產施肥技術進行評測時,則使用了玉米養(yǎng)分專家管理系統(tǒng),其中依照當?shù)胤N植狀況,分析出了肥料的施用信息,不僅提高了玉米的產量,還促進了玉米對于氮磷鉀養(yǎng)分的吸收,在夏玉米種植中具有較高的增產增收效應,值得大范圍推廣。
若想達到玉米高產高效的目標,就需要在開花期以及灌漿期做好追肥工作,以便提高其生育期的養(yǎng)分吸收水平。但從客觀的角度來講,傳統(tǒng)的玉米追肥技術很難達到這一要求,存在費時費事的問題。
而緩/控釋簡化施肥技術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其操作原理為,改變過去玉米生育期間多次施肥的情況,將其改為生育期一次性施肥,所使用的緩/控釋肥料具有較小的溶解度,可以延緩養(yǎng)分的釋放周期,以便達到延長肥效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降低鹽指數(shù),不會出現(xiàn)燒苗等問題。
最重要的是,肥料的養(yǎng)分釋放時間與強度,能夠和玉米作業(yè)的養(yǎng)分吸收規(guī)律相吻合,不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還能夠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并節(jié)約施肥時間。經研究表明,通過一次性分層緩釋施肥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常規(guī)施肥技術之上,提高玉米12.1%的產量,同時有利于超高產玉米生育后期對于氮素的吸收以及利用。
基于新時期背景之下,我國在推行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過程中,提出了一種精準農業(yè)發(fā)展理念,其是一種微觀農業(yè)管理模式,能夠達到定量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污染的目標。
而精準定量施肥技術也沿用了此種指導思想,在應用時需要將玉米田地劃分為不同的操作單元,然后依照每一地塊的實際土壤與作物管理需求,對肥料用量進行調整,這樣不僅玉米能夠得到充足的養(yǎng)分,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農業(yè)資源投入,達到高產與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
在操作時,最關鍵便在于,需要做好田間的調研工作,依照玉米作物生長土壤狀況以及不同時段所需的肥料規(guī)律,適時、適量地進行投肥,這樣便可以利用最少的肥料,滿足不同時期玉米的生長需求,能夠提高供肥的集中性與持久性。
而此種施肥方式,也適合在多雨潮濕以及干旱等極端氣候條件之下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肥料的淋溶流失,提高利用率。但同時所具備的缺點也在于,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其中包括土壤、肥料、作物等,還需要注意資源利用、環(huán)境保護、市場需求關系等問題。
腐殖酸是一種天然有機物質,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進入到21 世紀以后,其已經成為了生態(tài)農業(yè)施肥技術的主流,在應用時一是需要考慮到土壤的實際情況,我國多數(shù)的玉米耕地都屬于中低產土壤,該類土壤具備含鹽量過高、堿性過強、土粒分擔的問題,因此很難達到“水、肥、氣、熱”的有機平衡。
而腐殖酸類肥料的pH 是6.8,為能夠改變土壤結構,提高玉米的產量,則可以將腐殖酸類肥料在疏松土壤耕地環(huán)節(jié)使用,這樣便可以起到隔離鹽分,提高出苗率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土壤中的微生物繁殖,有效提升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過氧化酶的活性,改良玉米的營養(yǎng)吸收環(huán)境。
二是,在施用氮磷鉀肥料的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靥砑痈乘犷惙柿?,腐殖酸類肥料之中含有羧基、醇羥基、醌基等物質,不僅容易被玉米吸收,還可以起到穩(wěn)定和緩釋氮肥的作用,同時能夠提高磷肥的效能,對鉀肥進行有效保護。
三是,可以在出苗以前使用適量的腐殖酸肥,通過實驗表明,此種方式可以提高玉米種子的發(fā)芽率,在早春以及低溫的狀態(tài)下出苗率仍能夠提升10%~30%,在刺激玉米根部生長發(fā)育,促進玉米根部呼吸方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改良玉米的外觀,提高玉米生長過程的抗逆性。
四是,基于新時期背景之下,我國致力于打造高標準農田以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農村,對于農藥的施用要求較為嚴格,在此種背景之下,則可以利用腐殖酸類肥料代替?zhèn)鹘y(tǒng)的高污染肥料,并結合相應的施肥技術,能夠減少對周圍農田環(huán)境的破壞,同時也可以達到玉米高產高效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施肥技術對玉米的生長質量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在傳統(tǒng)施肥玉米施肥中存在著諸多問題,為能夠提高玉米的質量與產量,則需要對施肥關鍵技術進行深入分析,依照地區(qū)的實際種植情況以及經營條件,來制定相適應的施肥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玉米的產量與經濟效益,并推動我國玉米種植管理技術的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