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路在腳下,心是火炬,建功立業(yè)大志不移……”這一首《到西部去》,唱出了西部計劃志愿者的激情與夢想。
2003年開始,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每年面向普通高等學校招募一定數(shù)量的應屆畢業(yè)生和在讀研究生,到西部地區(qū)和基層開展為期1—3年的志愿服務,鼓勵和支持服務期滿的志愿者扎根當?shù)鼐蜆I(yè)創(chuàng)業(yè)。
20年來,西部計劃共選拔派遣超過50萬名高校畢業(yè)生到西部地區(qū),開展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教育、民族團結(jié)、基層治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務,以響亮的青春之歌,譜寫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的奮進篇章。
一批批西部計劃志愿者接續(xù)奮斗,用實際行動弘揚志愿精神,成為我國西部地區(qū)基層建設發(fā)展的一支生力軍,彰顯了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我一直覺得我是幸運的,當初大學畢業(yè)時,選擇了做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如今,我依然覺得西部計劃志愿者這幾個字有著沉甸甸的份量,它是某種精神的象征,是一種責任,也讓我們有歸屬感?!睍r至今日,李飛提及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時,依舊有滿滿的激動與自豪。
李飛2005年參加西部計劃,服務于新疆伊犁州霍城縣第一人民醫(yī)院,志愿服務期滿后他選擇了留下。扎根新疆十八年,李飛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們的成長,他很開心這個大家庭的人越來越多。
張莉娟同樣是一位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根的西部計劃志愿者。2003年,從華東師范大學畢業(yè)的張莉娟報名參加了西部計劃,來到被稱為“小涼山”的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如今工作生活在麗江已經(jīng)二十年,張莉娟仍然記得自己的初心?!叭绻ゴ蟪鞘校赡苤皇亲鲆环萜胀ǖ墓ぷ?,但是在這里,我感覺自己被需要,能發(fā)揮更大的價值。我希望我的人生能過得更有意義?!?/p>
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板侖鄉(xiāng)人民政府黨政辦主任段天福,2018年參加西部計劃,從大學生志愿者,到西部計劃志愿者,再到基層公務員,他走進鄉(xiāng)村、熟悉基層、讀懂中國,在這片廣袤熱土上奉獻、成長。
還有西部計劃志愿者中首位“村官”、帶領鄉(xiāng)親們共同致富的首屆西部計劃志愿者、綦江區(qū)三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壽波;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報名參加西部計劃抗震救災專項行動的崔開昌;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雜多支教專項,來到高寒高海拔地區(qū)支教的李曉珍、楊煜琳、楊錦洋……
從西部計劃志愿者的奮斗故事里,我們讀懂了在西部沃土茁壯成長的無悔青春,看到了朝氣蓬勃、奮發(fā)昂揚的青春奔赴。
二十載青蔥歲月,二十載接續(xù)奮斗。
今年,又一批新招募的西部計劃志愿者滿懷青春激情,走出校門,從各地奔赴西部地區(qū)鄉(xiāng)村基層,踏上一段新的人生征程,在廣大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è)生中,唱響了“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之歌。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13年1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回信,充分肯定青年志愿者們“走進西部,走進社區(qū),走進農(nóng)村”“堅持高揚理想、腳踏實地、甘于奉獻,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收獲了成長和進步,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在服務西部中成長成才,激勵了更多青年以他們?yōu)榘駱?。更多?yōu)秀西部計劃志愿者典型被廣大青年所熟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成為廣大青年的自覺追求。2023年,西部計劃報名大學生超過30萬人,在崗服務志愿者規(guī)模超過6.5萬人,到基層去奉獻青春力量,成為越來越多青年的人生選擇。
砥礪奮進二十載,奮楫揚帆再出發(fā)。西部計劃這所廣大青年志愿者的“大學?!币矊⑻ど闲碌恼鞒?,越來越多的青年匯聚于此,以基層為選擇,以青春作奉獻,為了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拼搏進取、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