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民樂鄉(xiāng)漫水小學 張成環(huán)
我國有“文以載道”之說,語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文明、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書香校園是語文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新課標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視書香校園的建設。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個主要組成內容,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其中閱讀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需要通過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課文內容。在書香校園的建設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語文學科能力的體現主要在語言綜合運用方面,而閱讀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本文從書香校園和小學閱讀教學出發(fā),研究了在書香校園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學生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閱讀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具有“書香氣”的環(huán)境中閱讀,領會文章中的文字魅力。
書香校園建設已經成為教育發(fā)展的新趨勢,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書香校園建設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可以幫助教師通過共同閱讀、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在知識、情感、能力等方面獲得提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為目的,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于習慣中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
書香校園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文化意識。因此,我們應該重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閱讀資源和學習環(huán)境。書香校園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對學生來說,閱讀可以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生活。
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不僅關注知識的傳授,更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如何提取文本中的信息,如何分析和解決問題,如何從文本中獲得情感體驗等。
三是豐富語言積累,增強閱讀情感體驗。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提升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大量的閱讀可以使學生熟悉更多的詞匯、語法和表達方式,從而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閱讀是一種情感體驗過程,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深入了解文本所傳遞的情感和價值觀,從而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和人文素養(yǎng)。
2.2.2 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畸形薯率的影響 CK1處理的畸形薯率最高,達18.6%,較CK2提高了4.6個百分點,差異不顯著,與處理1、2、3之間也無顯著差異;噴施緩解劑的處理1、2、3均有使畸形薯率恢復到CK2水平的趨勢,且處理3(敵克松+吲哚乙酸)畸形薯率明顯降低,比CK2低2.0個百分點(表3)。
四是能夠開拓視野,增強文化意識。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從而增強自身的文化意識,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新課標下教師的角色定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由傳統(tǒng)的主體地位轉變?yōu)橹鲗У匚弧⒔虒W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書香校園下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有效地發(fā)揮自身作用,需要提高自身素質,這也是提升小學閱讀教學質效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
首先,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地吸取新知識來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業(yè)務能力不斷提升。其次,教師需要努力鉆研教材,通過深入研究教材和研究學情,探究如何依據教材開展高效教學以及如何選擇適合于本校學生水平和閱讀心理特點的閱讀方法和策略來有效地指導學生參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最后,教師還應該在讀書實踐活動中發(fā)現存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問題。
比如,在針對一篇具體文章的閱讀教學中,如果想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內容,前提是需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閱讀中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如何快速找到正確的閱讀方法呢?最重要的是理解作者想要表達何種情感,然后將這些情感表達出來。一篇語言優(yōu)美、寓意深刻的文章,離不開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單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先讀一遍題目和課文,了解全文后根據題目和作者介紹進行分析。其次,教師也可以根據自身經驗來總結方法,讓閱讀教學更具針對性。最后,當學生讀完全文后,教師可以根據題目和作者分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多思考自己學習到了什么知識以及這些知識如何為我所用,如何在自己的語言運用中發(fā)揮作用,進而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在書香校園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書籍,不僅可以拓展課外知識,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可以通過閱讀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師需要組織好讀書活動,鼓勵學生自主讀書并與他人交流和討論。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手段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比如開展讀書交流會、辯論會、主題隊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舉辦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開展評選“班級小書生”等活動,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根據本班級實際情況設計特色隊會或者班集體文化墻等,調動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這些活動中,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班級里營造一種書香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教學更有活力。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還不成熟,對事物的探究意愿多源于興趣。教師需充分利用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這一特點和優(yōu)勢開展書香氛圍濃厚的閱讀教學,在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首先,教師需讓學生注意朗讀課文時的聲調和語調,通過范讀、聽寫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他們體會到“讀”的樂趣。教師不能只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即可,而應該讓他們能夠讀出感情,讀得更聲情并茂,使其在讀的過程中豐富情感體驗。其次,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朗讀比賽,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最后,教師可以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再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思考“最可愛的人是誰”這一問題,引導他們找到答案,進而充分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實際工作中,學校領導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常見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創(chuàng)建班級圖書角。
學??梢越D書室,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教師則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圖書館借書、閱讀。
2.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學校可以定期開展“讀好書”“說讀書”“寫讀書”等活動。教師可以將班級內布置成書香班級,并建立相應管理制度和獎勵制度。
3.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
學校應鼓勵教師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讓學生相互交流心得體會和收獲以及在讀后有什么感想,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學校的了解和認識。當然,讀書交流會也可以以小組交流合作的方式進行。在小組討論之后,教師需要注意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是否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表現,對學生進行肯定,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這樣也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我心中的英雄》閱讀教學時,首先,老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自己喜歡的英雄形象,如“雷鋒叔叔是一位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人;雷鋒是一個樂于助人、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的人;雷鋒是為了人民做好事,而不求回報的人;雷鋒是個樂于助人、勤儉節(jié)約、尊老愛幼的人?!逼浯?,教師適時地提出總結性問題,“同學們,你們看這位小作者在描述自己心目中英雄形象時都運用了哪些詞語呢?”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所描繪人物形象特點的理解和認識。
閱讀是個性化的學習過程,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閱讀,在自主閱讀中掌握知識、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開展課外閱讀,進行個性化指導,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開展讀寫結合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重視誦讀活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加強課外閱讀,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開設講座,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容;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等;通過語文課程中的閱讀方法開展課外閱讀的訓練;開展語文特色活動,在實踐活動中促使學生加深對語文課本內容的理解,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有趣。
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使其在活動中體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在開展朗讀比賽時,教師應鼓勵和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來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感受,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鼓勵并指導學生把自己讀到的好詞、好段用到寫作中,使其成為積累語言材料的一部分,豐富其語言積累;引導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鼓勵和幫助他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看問題、思考問題,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開展這些活動的前提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個人獨特的感受、理解、認識、情感以及意志等方面的特點,使其對自己所表達的觀點具有高度的認同與肯定。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理解、賞析等多種形式培養(yǎng)個性化的學習能力,進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和語句,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積累好詞好句的良好習慣,進而為提升其寫作能力奠定基礎。
在閱讀教學時,教師也需要注意閱讀的目的性,要結合教材和課程標準來指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在《春夜喜雨》一詩中,作者寫了春雨滋潤萬物后的美景。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看圖片的方式感受春雨潤萬物的畫面,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中的詩情畫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想象能力。
閱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隨著時代發(fā)展,書香校園的建設已經成為學校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書香校園建設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
學校在開展書香校園建設時,要以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為目標展開教學活動,不能再以傳統(tǒng)的語文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而應該根據不同階段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發(fā)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引導,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書香校園,并將之形成特色教育體系。
例如,有的學校以“誦讀經典”為特色開展書香校園建設。我們知道在誦讀經典時,不僅可以使學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還可以使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國學經典”一類書籍來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組織開展“誦讀百家古詩文”系列活動,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國學經典的魅力,提高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理解和熱愛。還有一些學校經常開展“我與名著人物零距離”為主題的讀書活動。這些都體現了各校的獨特風采。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書香校園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同時,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將閱讀從原來單純的知識傳遞轉變?yōu)榍楦小B(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統(tǒng)一,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情況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的閱讀方法。可見,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是決定教學質效的關鍵性因素。
教師是學校的靈魂,是教育的主力軍,教師素質決定著學校教育質量。為了更好地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首先,教師需要將自己作為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其次,學校應鼓勵教師走出去進行交流活動。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其他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和方法,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促進自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
書香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對語文閱讀教學來說也是如此。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對提升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學校和教師應在書香校園文化下,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閱讀提升其思維能力、審美水平等,以此構建高效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