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宜賓川南體育骨科醫(yī)院中醫(yī)科)
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高發(fā),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也給家庭帶來較大負擔。怎樣護理和預防骨折是當下人們較為關心的問題,下文將對中老年骨折患者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詳細介紹。
如果內服中藥,早期服用活血化瘀藥物,比如接骨七厘丸;后期服用補肝腎、健脾胃、調和營血的藥物,可補充鈣源,比如補骨丸。如果外用溫針灸,可以有效通絡經脈、行氣活血、強筋健骨。
如果患者骨折較輕,通常首選手法復位治療,如手腕部骨折,利用手法復位,一秒鐘內可以把骨折復位,在患者沒有感覺時結束復位,再利用小夾板或石膏固定。該種方法痛苦較小,復位快速,時間較短,可以最快使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
若患者骨折較為嚴重,手法復位無效,需要盡快給予手術治療,如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等。但是需要注意一點,若老年人身體情況不佳,有手術禁忌,就只能利用石膏固定或支具固定。
很多人認為骨折后需要臥床休息,等待骨頭長好。實際上,長期臥床對骨折恢復并沒有好處,反而容易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颊呓涍^手術治療后2~3天內便可以下床活動,開展關節(jié)鍛煉。若長期臥床休息容易出現壓瘡,且會降低血液循環(huán),使得患者心腦負荷增加,進而誘發(fā)心肌梗死。
在手術后患者可以適當開展肌肉鍛煉、肢體鍛煉,以防肌肉萎縮、關節(jié)變形。但是需要注意一點,運動不能過量,應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從一開始次數少一點,逐漸增加次數。若患者在鍛煉時感覺到勞累,則需及時休息。此外,在鍛煉過程中需要全程有人陪伴,以防患者無法保持平衡時再次受傷。
患者需要注意飲食調節(jié),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每1~2 天排便1 次,若3~4 天還沒有解大便,可以謹遵醫(yī)囑服用緩瀉藥物,如潤腸丸。若患者有便秘習慣,需要進行日常生活調治,每天清晨可以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每天睡前喝一杯蜂蜜麻油水,長期堅持下去可以有效解決便秘問題,保證大便通暢。
在止痛方面,可以選擇去痛片等。在活血化瘀方面,可以選擇中草藥制劑,如云南白藥、三七傷藥片等,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在骨折后1~2 周,應堅持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飲食,制作以清蒸燉熬為主。在骨折后2~4周,應堅持以高營養(yǎng)為主的飲食,滿足骨痂生長需求,可以食用魚類、動物肝臟類、骨頭煲湯等,進而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蛋白質和鈣;還可以食用一些如青椒、西紅柿、蘿卜等富含維生素C 的蔬菜,進而促進傷口愈合和骨痂生長。在骨折后5 周以上,可以食用任何高營養(yǎng)食物、富含礦物質食物。
中老年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鈣吸收減少的情況,進而導致骨質疏松。嚴重的骨質疏松患者容易出現骨折問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適當補鈣,多食用一些富含鈣的食物。與此同時,還需要多曬太陽,且配合吃一些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進而有效預防骨質疏松,減少骨折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