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牛角初級中學 盧桂娟
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英語學習綜合能力的高低的體現(xiàn)。由于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認知水平不同,采取分層教學可以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上來,做到因材施教。
學生的認知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可以從語法的錯誤程度,句法的應用以及學生所寫文章的結構等把學生分成ABCD 四個層次,A 一般是基礎相當扎實,自主學習能力較強,能在中考作文中達到第四檔的學生;B 則是英語基礎較好,學習能力一般,能在中考作文中達到第三擋的學生;C 會在文章中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但是仍能圍繞要點來表達出主題,對英語寫作沒有抵觸情緒;D 基礎比較薄弱,基本不能用英語句子來表達,幾乎都用單詞來拼湊出一篇錯漏百出的文章,此類學生對英語寫作已經喪失了興趣,這部分的學生屬于中考作文中的第一檔學生。分好層后,再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紀律和習慣按照比例1∶2∶1 的組合進行分組,每小組覆蓋四個層次。
在學生分層分組的基礎上,根據課程標準要求,要突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分層設置教學目標。
比如,要求A 要高于英語作文評分等級中第四檔,在平時的教學中,對這類的學生的目標設置應該為對語法,句式以及篇章結構掌握得非常扎實,甚至會適當采用相關的名言警句。又如,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D 層學生對英語寫作有抗拒心理,所以這個層次的學生大部分的作文都是空白的,這類學生屬于中考作文中的最低檔次,于是需要多采用激趣和激勵的方式來使得他們對寫作產生興趣或對其重拾信心。
在一節(jié)完整的寫作課堂中,我們通常會分為寫前、寫中和寫后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足夠的輸入和合理的指導。教師在設計任務的時候一般遵循八個基本步驟:輸入階段,寫初稿,同學互評,寫二稿,教師批閱,師生交流,定稿以及展示。
比如輸入階段,教師先找一篇與該話題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閱讀對文章進行分析,并對各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層次的任務:安排A分析篇章結構以及找出文章中的復合句并進行句子成分的拆解;要求B 摘錄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通過句子翻譯,加深對此話題相關的印象并且以后運用到寫作中;把這篇文章的框架列給C,讓學生從文章找出相關的句式就可以;而對于D 層學生,通常會設置一個小游戲或競賽的環(huán)節(jié),讓他們找出文章中與話題相關的詞匯,找得最多者獲勝。
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布置,從而使得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通過分層布置作業(yè)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比如筆者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7“Wild animal protection”的寫作課堂上,給各層次布置了不同的作業(yè),要求A 把作文的要點全部寫完,并用上高級詞匯以及名言警句,并且不允許有語法或是單詞上的拼寫錯誤;B 的作業(yè)是,寫動物瀕危的原因以及保護動物的方法,只要求按要點來寫就能達到要求;要求C 把保護動物的方式列出來的就可以了;讓D 抄寫或是仿寫語篇中精彩片段,并要求他們注意書面的整潔,讓這類學生在不斷地抄與摘中,逐步形成語感,覺得原來寫作也并不難。
對于學生作文的評價方式,可以采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方式。在學生評分時,教師應該列出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學生跟著標準對作文進行打分。在生生互評時,教師應該按照之前的分層比例1:2:1 的方式來進行,實行A 評B,B 評C 或D,讓他們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進步通過分層的評價方式,最終實現(xiàn)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總之,教師要精心引導學生,使用適合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始終把寫作訓練視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寫作訓練,才能幫助學生走出寫作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