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花(臨沂市婦幼保健院)
今年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共8 天假期,小伙伴們肯定早就規(guī)劃好了去哪里游玩,但是人在旅途,以下這5 種小蟲不可不防。
外出去草叢或者樹林里玩耍,回來后身上就長出一個“黑痣”,一定要警惕,這很可能就是蜱蟲。吸血后的蜱蟲就會變成黃豆那么大,而且緊緊地吸在皮膚上,就像一顆黑色痣。
蜱蟲在叮咬吸血的過程中,體內的病毒也會傳給人體,這種病毒叫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可使人出現意識障礙,多器官衰竭,據悉此病的死亡率達12.7%~32.6%,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建議外出時穿淺色長衣長褲,盡量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huán)境中長時間坐臥。游玩結束,應仔細檢查身體和衣服,一旦發(fā)現蜱蟲,不能拍、不能拔、不能捏、不能拽,最好立即去醫(yī)院,讓專業(yè)的醫(yī)生來處理。
隱翅蟲形如螞蟻,不咬人,但體內含有一種強酸性的隱翅蟲毒素,一旦將它捏碎或拍死,那么它體內強酸的毒素就會流出來,使人的皮膚出現紅斑、水皰甚至糜爛。如果一失手拍死后出現了上述癥狀,要馬上用肥皂水清洗,再涂上激素類軟膏或消炎藥膏。情況嚴重的則要趕快去醫(yī)院診治。
隱翅蟲喜歡藏在潮濕及雜草地帶,夏末秋至為高發(fā)季節(jié),如果和家人去郊外、公園游玩時,建議穿長袖長褲并帶上帽子,衣服不要太過鮮艷。隱翅蟲也喜歡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在家時也要緊閉紗窗。
蚊子絕對是炎炎夏日最煩人的小蟲。但是,秋蚊更是戰(zhàn)斗力爆表,被叮咬后除了紅腫、癢痛,還可能會傳播一些疾病,比如乙腦、瘧疾、登革熱等。
黎明和黃昏是蚊子最為活躍的時段,盡量減少外出或采取防護措施,確保門窗緊閉,以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外出時盡量選擇輕薄透氣的面料,將皮膚暴露在外面的部分減至最少,還可用防蚊藥膏涂抹身體上常受蚊蟲叮咬的部位,如手臂、腿部和腳踝等。
恙蟲體型小,還不到一毫米,常叮咬腋窩、腹股溝、腰背等隱蔽、潮濕且有汗味的部位,難以被發(fā)現。
在被叮咬后,傷口有明顯黑色的結痂,結痂脫落后,傷口像火山口一樣。恙蟲攜帶“恙蟲病”病原體,人被叮咬后會出現38.5℃~41℃的高熱,對心臟和腎臟造成損傷。初期癥狀類似感冒,可引發(fā)心肌炎、胸膜炎、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日常外出時,建議穿長袖、長褲等,避免在草地坐臥,不要在草地晾曬衣被。裸露的皮膚要涂抹驅蟲水或花露水?;丶液蟊M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
一旦被蜜蜂蜇傷,傷口附近的皮膚就會出現紅腫、疼痛和瘙癢等過敏癥狀,若是身體多處被蜇傷,還會引起發(fā)熱、頭痛、惡心、昏厥等全身癥狀。
到野外登山郊游時,避免經過沒人走的草徑、草叢,這些區(qū)域可能是毒蜂筑巢之所。
發(fā)現蜂類從身邊飛過時,最好站立不動,保持鎮(zhèn)靜并觀察現場環(huán)境,可以繞路而行或等它自行飛遠。
被蜂蜇傷后,要第一時間先用針尖或鑷子挑出蜂針,捏著傷口,擠出蜂毒。傷口腫脹時可先冷敷,再用肥皂水或者小蘇打等堿性溶液擦洗傷口處,局部外用激素軟膏,口服抗組胺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