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網傳“西安交大取消四六級考試與學位證掛鉤”,相關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迅速沖上微博熱搜。隨后,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工作人員作出回應,稱消息屬實。
通知顯示,經學校2023年第五次本科生院院務會研究決定,學校不再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校內英語水平考試和校外其他各類英語考試是否參加及其考試成績作為本科生畢業(yè)及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該決定自2023年9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英語四六級成績將不再成為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獲得學位證的門檻。
事實上,西安交大并非“四六級脫鉤”的首例,近年來,陸續(xù)有高校宣布了此類規(guī)定,顯然,取消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證掛鉤已然成為一種趨勢。那么,這到底意味著什么,英語四六級還重要嗎?
“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脫鉤”其來有自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至今已有30余年,我國于1987年開始實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2005年2月,教育部宣布對四六級考試進行改革,將原來的100分制改為710分制,不設及格線,不頒發(fā)合格證書,只發(fā)成績單,并重申教育部從未要求英語四級與學位掛鉤。英語四級考試與學位授予聯(lián)系在一起,是高校的“自選動作”。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吳啟迪這樣解釋道:“我們希望以一種宏觀調控的方式降低考試的社會關注度?!辈话l(fā)證書的做法正是為了給當時社會上不理性的“四六級熱”降溫。
她說,由于種種原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被社會過度夸大。有的學校把四六年級與畢業(yè)證書和學位證書掛鉤,另外,社會用人單位也把四六級考分作為用人標準。這樣就必然導致不少學校為了盲目追求通過率而進行應試的教學。“考試成為大學畢業(yè)通行證、社會就業(yè)的重要標尺,也就意味著它為教學服務的功能反而被淡化和弱化,這顯然跟設計考試的初衷背道而馳?!?/p>
在此背景下,國內多所重點高校陸續(xù)宣布將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脫鉤。
2005年,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華東師大、華東理工4所高校就明確表態(tài),不將英語四級成績作為獲得本科學位證的先決條件;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宣布取消“大學英語四級”與學位證的掛鉤。同年,南開大學宣布本科學生公共英語的學習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脫鉤,學生是否獲得畢業(yè)證和學位證與四六級考試成績無關;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也宣布,不再把英語四級成績與學位掛鉤。此后,又有多所高校陸續(xù)宣布將四六級考試與學位證脫鉤。
201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答復人大代表建議時再次重申: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并未制定學士學位授予與英語四級考試掛鉤的辦法。這之后,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大學、四川農業(yè)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四川農業(yè)大學等多所高校,均宣布取消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掛鉤。
據《南京日報》2013年報道稱,南京絕大部分高校都已經取消了兩者間的掛鉤關系。南京理工大學和南京林業(yè)大學均表示,學生過不了四六級,學校照樣授予學位證,考不考四六級完全尊重學生的意愿,學校沒有硬性規(guī)定。
當然,脫鉤并不意味著對英語成績沒有要求,很多高校選擇了用校內成績取代英語考級。還有高校選擇采用更加靈活的“軟掛鉤”方式,為學生提供多種選項。比如,東南大學曾表示,拿到學位需要學生通過外語能力的考核,但是除了英語四級,學生也可選擇考托福、雅思。
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證,該不該掛鉤?
可以看出,取消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證掛鉤已然成為一種趨勢。
誠然,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各高校紛紛選擇將四六級考試與學位證掛鉤,有其歷史原因和現(xiàn)實需要。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國際交流的不斷擴大,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加之我國各地各級學校英語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各高校紛紛將四六級考試成績作為學位授予的門檻之一,借此激勵大學生更加重視英語學習,同時提高整個國家人才的英語水平。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應對四六級考試,而忽視和影響了其他課程的學習。同時,由于四六級考試過于強調應試技巧,忽視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導致很多學生雖然拿到了四六級的高分,但其英語水平卻仍然是“啞巴英語”“聾子英語”——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無法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
此外,一些專業(yè)對外語的要求并不高,工作后的應用場合也很少,是否有必要讓學生在本科四年花大量精力去通過英語等級考試,也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據北京大學原教務部副部長、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的觀察,相比之前,近些年來,國內的英語教學出現(xiàn)了兩個重要變化:一是高中英語教學水平、中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都在快速提高;二是大學本科學習階段,無論教材還是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和國際接軌,使用英文原文材料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現(xiàn)在本科都很強調科研,做科研不可能不去讀英文文獻”。
“考慮到這些新的趨勢,一些學校還用四六級作為杠桿去要求學生,就沒有必要了,改革勢在必行。西安交大這次取消掛鉤,應該也是學校根據當下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做出的決定?!北R曉東建議,每所高校要根據自身生源的英語水平、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教學改革中英文教材的比例、不同專業(yè)對英文文獻的最新要求等來綜合判斷,決定是否要脫鉤。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高校有自主權來決定英語四六級與學位掛鉤還是脫鉤,不管高校如何選擇,都應給予尊重。他認為,時代發(fā)展到現(xiàn)在,大學的英語水平普遍提升,很多知名大學有不少課程是英文教學的,優(yōu)秀的學生英語往往也很好,不必用單一的“尺子”來衡量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很多高校陸續(xù)取消了英語四級與學位證掛鉤的政策。
“但是對堅持不取消這種掛鉤的高校,我覺得也需要尊重?!标愔疚恼f,“不是說原來掛鉤就錯了,現(xiàn)在脫鉤就對了,而是不同時代、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層次高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不一樣,學校的考量也不一樣?!?/p>
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脫鉤,不等于降低英語學習要求
事實上,目前仍有很多高校將學位授予與英語四級考試掛鉤。在今年的畢業(yè)季,社交平臺上就有多名網友發(fā)帖提到,因為四級沒通過而沒有拿到學位證。
而選擇取消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掛鉤的學校,減輕了學生的應試負擔,把如何學習英語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或許是一件好事,但這絕不意味著降低了大學英語學習的要求。英語學習仍然重要。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世界語言”,依然是打開人類知識寶庫及促進交流合作的一把鑰匙。
英語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成績,而是應用能力。目前國內大學對學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英文文獻和英文原著的閱讀能力以及英文論文的寫作能力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必備能力。至于對外的交流、赴海外的學習和實踐,不提升英語水平更是舉步維艱。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高校的考量也在發(fā)生變化,這很正常?!标愔疚恼f,“但我們絕不能把英語學習妖魔化,我們仍需要借助英語這一工具去參與世界交流、競爭,尤其是在當下?!?/p>
“無論是從科學技術的學習上、國際交流上,還是跟西方做斗爭、反妖魔化中國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借助英語這一工具,這就要求我們學好英語?!标愔疚膹娬{。
無論如何,逐步取消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證的掛鉤,是我國教育改革“與時俱進”的一個縮影,體現(xiàn)了我國教育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從單一的評價方式走向更多元、更個性化的評價方式的有益探索。
未來,希望更多學校能夠從時代發(fā)展和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優(yōu)化、調整教育政策和規(guī)定,為學生全面、個性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質、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
摘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