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線發(fā)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辛秀芳研究員團隊題為“High air humidity dampens salicylic acid pathway and NPR1 function to promote plant disea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高空氣濕度抑制植物防御途徑的新機制,為長期觀察到的空氣濕度對病害的影響提供了新見解。
研究發(fā)現(xiàn),高空氣濕度相比較低濕度會誘發(fā)植物的一系列生理反應,高濕度條件下接種丁香假單胞菌后植物更感病,且植物防御基因表達也受到高濕度的影響。通過研究高空氣濕度對植物不同免疫信號通路(包括PTI通路、茉莉酸通路和水楊酸通路)的影響,發(fā)現(xiàn)高濕度下植物體內水楊酸的積累和信號傳導受到抑制。進一步對高濕度下水楊酸信號傳導通路各組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高濕度條件下NPR1蛋白的泛素化程度降低,并且與靶基因啟動子的結合親和力也減弱,表明在高空氣濕度下NPR1蛋白呈現(xiàn)“低活性”狀態(tài)。早期研究發(fā)現(xiàn)NPR1蛋白的泛素化與Cullin3蛋白介導的Cullin-RING E3泛素連接酶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高濕度下植物細胞整體泛素化水平顯著下降,并且低空氣濕度下,擬南芥cul3a/b突變體植物表現(xiàn)出了類似高空氣濕度下觀察到的低NPR1蛋白泛素化水平、低SA基因表達和更加感病的表型。此外,NPR1蛋白泛素化的減少會引起其降解速率減慢,導致NPR1蛋白在細胞核中過度積累,有可能阻礙NPR1的功能并抑制SA響應基因的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