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桑桑(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太湖小學,湖州 313000)
【活動理念】
認知行為療法(CBT)提出“讓人們用圖表的形式看待自己的想法通常很有幫助”,而“餅圖”技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圖表。“餅圖”技術在引導人們正確歸因、全面看待事情上有明顯的效果,是一種把思維從單維度向多維度推進的有效方式。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中已經(jīng)學習了運用餅圖表示比例,這使得這項技術更易于被學生接受。
本節(jié)課選取“餅圖”技術,作為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的輔導工具。用“餅圖”貫穿全課,引出了“面對缺點”“自我肯定”“全面認識”“擁抱自己”四種悅納自我的心理技巧。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缺點,我們要勇敢面對自己的缺點;
2.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全面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可愛的自己,悅納自己;
3. 情感目標:通過“餅圖”創(chuàng)編活動,讓學生感受“不完美”的自己也可以很可愛。
【活動方法】
游戲法,案例討論,“餅圖”技術。
【活動準備】
1.將學生分成活動小組,每組5~6人;
2.根據(jù)小組數(shù)量,準備活動材料,每組材料包括:馬克筆若干,雙面膠一卷,樹葉若干,廢紙片少許;
3.按照學生數(shù)量,制作“完美圓”。
【活動對象】
小學高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一課時
【活動過程】
導語:孩子們,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作“請你跟我這樣做”。
游戲規(guī)則:老師會指定某一類同學,然后說:“請你跟我這樣做”,說的同時,做出一個動作;認為自己屬于此類的同學要跟著說:“我就跟你這樣做?!闭f的同時,做出和老師一樣的動作。
教師請一位同學來讀游戲規(guī)則,之后請一個小組同學和老師一起演示游戲;
開始游戲。
(1)“女生”,請你跟我這樣做,拍手。
(2)“男生”,請你跟我這樣做,點頭。
(3)“戴眼鏡”的同學,請你跟我這樣做,豬鼻子。
(4)“扎辮子”的同學,請你跟我這樣做,拉辮子。
(5)“會畫畫”的同學,請你跟我這樣做。
師:孩子們,正是這些特征組成了“獨一無二”的你。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游戲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調(diào)動起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的心理活動氛圍;二是讓學生回憶起前兩個課時的學習內(nèi)容,明白所有的特征組成了他們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
1.教師導語:有一位叫“喬蒂”的女生,正因為她的一個特征而煩惱,我們一起通過視頻來了解一下。(截取自電影《喬蒂的煩惱》)。
(1)是什么特征,讓喬蒂覺得煩惱?
生:個子太高。
(2)是的,因為個子太高,喬蒂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讓她很煩惱,她覺得這是她最大的?
生:缺點。
(3)那么,你怎么認為呢?
2.教師小結(jié):感謝你的善良鼓勵。其實,我們不僅僅應該這樣告訴喬蒂,更應該這樣告訴自己,因為“不完美”也可愛。(揭題)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發(fā)現(xiàn)“可愛”的自己,并請悅納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喬蒂的故事,讓學生了解當一個特征成為我們的“煩惱”時,它就變成了我們的缺點。那么,該以什么態(tài)度面對缺點呢?揭示我們的課題。
1.教師導語:
(1)“完美”就像這個圓,毫無缺陷,然而我們每一位同學身上一定也和喬蒂一樣,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誰愿意跟我們勇敢分享一下自己最大的缺點?
(2)感謝你們的分享。個子太高的缺點讓喬蒂很煩惱,所以在這個圓中占了40%,(板貼150度圓,見圖1)那么你的缺點呢?老師想請大家在“完美圓”中寫下自己最煩惱的一條缺點,并畫出它的比例。
圖1
2.學生活動。
(1)組長取出“完美圓”,分發(fā)給每位組員;
(2)活動時間為30 秒,音樂響起。
3.互動展示:誰愿意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的“不完美”?它占了多大比例?
學生分享。
4.教師小結(jié):老師高興地看到大家都展開了積極的分享,這就是我們悅納自己的第一步——“面對缺點”。
墾利油田群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經(jīng)多年開發(fā),周邊已建立多座平臺和相應的海底管線。新油田在開發(fā)研究過程中需對周邊各種依托可能性進行研究,即該稠油與周邊各油田油品摻混后外輸至FPSO或陸上終端儲存。這就需要對各種方案開展實驗,研究摻混不同油品的黏溫特性。若一一開始實驗,會嚴重影響油田的開發(fā)進程,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財力浪費。其可行的方法是研究該油田原油摻混黏度相關規(guī)律,通過計算預測摻混后黏度數(shù)據(jù),用于依托海管的計算。
設計意圖:將“餅圖”技術引入本環(huán)節(jié),通過“餅圖”比例讓學生感知“缺點”給自己帶來了多大的煩惱,并了解每個人都有缺點,而悅納自己的第一步就是面對缺點。
1.教師導語:
喬蒂的一位朋友送了她一雙高跟鞋,并跟她說了一句有魔法的話,讓喬蒂“完美圓”中的不完美小了一大塊,只剩下了30%(見圖2),你們猜猜,這位朋友說了什么?
圖2
2. 出示課件:
句型:喬蒂,你雖然個子高,但是正因為你高個子,你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頻揭秘:喬蒂,你雖然個子高,但加上這雙高跟鞋,我保證你就是舞會里的超級名模!
3.教師引導:
喬蒂的朋友真是一位不錯的“心理教師”。你們能不能也來做一做我們班同學的“心理教師”?
(2)魔力句型
A.你雖然內(nèi)向,但是也因此______________。
B.你雖然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但是未來你________________。
C.你雖然這次_______________,但是下次你________________。
(3)采訪:聽了同學們的話,你的“完美圓”有什么樣的變化?那么我們再來鼓勵一下小組內(nèi)的其他同學吧!
4.活動規(guī)則:
(1)組長從“信封袋”中抽取一個序號,被抽到序號的同學,再次勇敢分享自己的不完美;
(2)然后從被抽到同學的右手邊開始,每位同學用這個句型,幫助分享同學進行“自我肯定”;
(3)活動時間為3 分鐘,音樂響起。
5.活動采訪:
你聽到了什么?你的缺點比例需要調(diào)整嗎?
6.全體肯定:
我們班的同學很了不起,都是很好的“心理教師”,那么現(xiàn)在你們做一做自己的心理教師吧。每個人都用“魔力句型”進行自我肯定。
7.活動小結(jié):
現(xiàn)在再去想想你的不完美,它的比例還是那么大嗎?如果覺得需要調(diào)整,老師再給你們30 秒,重新畫一下。
設計意圖:繼續(xù)運用“餅圖”技術,讓學生感知當我們學會“自我肯定”,多用“我雖然_______,但是我________”這樣的句型鼓勵肯定自己時,缺點帶給我們的煩惱自然就會降低。
1.教師導語:“不完美”比例變小的喬蒂,在學校舞會上穿上高跟鞋,站上了舞臺,我們看看發(fā)生了什么?
2.視頻播放:喬蒂的“完美圓”又發(fā)生了變化,她在上面寫上了“鋼琴彈得好”“成績最好”這兩個優(yōu)點。不僅如此,她覺得這兩個“優(yōu)點”在她的“完美圓”中的比例遠遠大于個子太高,于是“不完美”比例只剩下了20%。(見圖3)
圖3
3.教師引導:“全面認識”自己讓喬蒂的“不完美”又小了一些,我們是不是也能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呢?
4.活動規(guī)則:
(1)在“完美圓”中,添加上我們更多的特征,寫得越完整越好;
(2)并根據(jù)你寫的特征,重新規(guī)劃“完美圓”的比例;
(3)活動時間3 分鐘,音樂響起。
5.活動分享:誰愿意來展示你現(xiàn)在的“完美圓”?和一開始相比,它有了怎樣的變化?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餅圖”中填寫出自己更多的特征,當更加完整全面地認識自己時,原來在意的那個“缺點”自然而然就變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1.教師導語:跟著喬蒂,我們一起把最在意的“不完美”漸漸變小,但是它并沒有消失,它依然存在于我們的“圓”上,讓我們的“圓”缺了一個口子。(教師邊說邊剪下“不完美”的部分)我們應該把這個不完美的圓丟棄嗎?它真的沒用了嗎?
2.教師引導:是??!雖然它“不完美”,但是可能它因此更可愛了呢。(展示圖貼作品模板)
3.活動規(guī)則:
(1)以小組為單位,用“不完美”部分制作一幅“可愛”的作品;
(2)可以利用每組的活動材料,包括:馬克筆若干,雙面膠一卷,樹葉若干,廢紙片少許;
(3)活動時間5 分鐘,音樂響起;
(4)完成活動后由組長將完成的作品板貼至黑板上。
4.教師小結(jié):老師驚喜地看到了你們的不完美變得那么“可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教師”,要學會“擁抱自己”,擁抱自己的優(yōu)點,也擁抱自己的不完美。
設計意圖:將“不完美”的部分變成一個個“可愛”的頭像。這些頭像正代表著每一個孩子,雖然他們不完美,但是他們依然可愛。讓學生形象地體驗到“不完美”也可愛。
教師總結(jié):通過這堂課學習,我們勇敢面對了自己的“不完美”,也感受到了“不完美”原來可以那么可愛。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在未來的生活中給予自己正面的肯定,全面認識自己,更要學會擁抱自己,請相信無論你是什么樣的人,你都是獨一無二的“小可愛”。讓我們一起跟著視頻里的老師,來做“可愛操”。
播放《無敵小可愛》,學生起立跟做,自然結(jié)束本節(jié)課。
【活動反思】
自我悅納能力的培養(yǎng)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指接納自己人格中的優(yōu)點與長處,也要接受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在接受不足的基礎上,更要為完善自己而努力,不失去自我成長的信心與勇氣。
本課通過電影《喬蒂的煩惱》中喬蒂的故事引入主題,通過“餅圖”技術串聯(lián)全課,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己,接納不完美卻可愛的自己。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開始因為容貌、身材、性格等諸多方面產(chǎn)生煩惱,這些煩惱在他們的“餅圖”中占據(jù)了極大的比例。本堂課通過“面對缺點”“自我肯定”“全面認識”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引導學生不斷調(diào)整“餅圖”比例,發(fā)現(xiàn)原來那個不完美的比例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嚴重,緩解了學生因此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擁抱自己”的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為手中的“餅圖”,在精心設計、動手制作的過程,體驗自我提升,變得更加可愛的美好感受,從而悅納自我,增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