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輝,劉雪成,唐飛宇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城市化發(fā)展和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大型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行土建基礎施工。而在土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作為一種重要的工程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與穩(wěn)定性,被廣泛應用于地鐵、商業(yè)綜合體等大型建筑項目中。然而,隨著基坑深度、規(guī)模的不斷增大,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也面臨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針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深基坑開挖會對周圍土體產生較大的變形和應力,進而影響周圍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的安全。為此,在深基坑施工前需要進行支護結構設計,確定合理的支護方式和使用材料,以確保支護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深基坑支護材料的選擇決定了支護效果的好壞。常見的支護材料有砼、鋼材、玻璃鋼等。不同的材料有著各自的特點以及優(yōu)缺點,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能夠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支護材料的優(yōu)勢,從而保證施工效果。
深基坑支護施工期間需要進行安全監(jiān)測,及時掌握基坑周圍土體、支護結構的變形和應力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安全監(jiān)測系統包括地下水位、沉降觀測站、支撐應力監(jiān)測等設備。
深基坑支護施工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通過對開挖方式、支護結構、支護材料等方面的優(yōu)化,以最小化對周圍環(huán)境和建筑物的影響,并保證施工效率。
為方面介紹,這里以余政工出[2022]10 號地塊年產1 000 萬支營養(yǎng)棒等產品項目為例,該項目所在地持力層為中風化泥質粉砂巖,該土壤結構強度高,工程力學性質好,埋深及厚度均較大。地下土層分為8 個工程地質層,細分為19 個工程地質亞層。④1-1粘土、④1-2 粉質粘土、⑤1 粉質粘土、⑥1 粘土、⑥3-1 粉砂、⑥3-2 礫砂及⑦2-2 圓礫或單獨或聯合作為預應力管樁樁端持力層;⑦2-2 圓礫、⑩2 強風化泥質粉砂巖或⑩3 中風化泥質粉砂巖強度高,工程力學性能良好,均可作為鉆孔灌注樁的樁端持力層。
本工程基坑圍護西南角及東側,選擇HC 工法樁結合兩道鋼筋砼支撐支護結構。HC 工法樁結合兩道鋼筋砼支撐是一種常用的地下結構支護方式,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對環(huán)境污染小等優(yōu)點,在市政、建筑、交通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2.2.1 前期準備
(1)現場勘探:在施工前,相關工作人員使用專業(yè)設備進行現場勘探,包括地質勘探、地下管線勘探等,以便確定施工方案和避免事故發(fā)生。
(2)設計方案:根據勘探結果,設計專家會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包括樁長、H 型鋼規(guī)格型號、拉森鋼板樁規(guī)格型號、支撐深度等參數,同時還需要制定好安全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
(3)材料準備:準備好所需的材料,包括H 型鋼、拉森鋼板樁、打樁機械等(詳見表1)。
表1 該項目HC 工法樁材料規(guī)格及型號
2.2.2 施工步驟
(1)HC 工法樁采用拉森Ⅳ鋼板樁,小企口施工鋼板樁長度為15.0 m。這意味著在HC 工法樁的施工過程中,使用了拉森Ⅳ鋼板樁,這種型號的鋼板樁被認為是最適合工程項目的一種,長度為15.0 m,這是由于工程項目的需要而設計的。
(2)HC 工法樁插入型鋼采用700 mm×300 mm×13 mm×24 mm,H 型鋼穿過壓頂梁,并高出壓頂梁項面500 mm。這里提到的700 mm×300 mm×13 mm×24 mm 指的是型鋼的規(guī)格,高度尺寸700 mm,翼面寬300 mm,腹板厚度13 mm,翼面厚度24 mm。H 型鋼被用來穿過壓頂梁,并高出壓頂梁項面500 mm,以便支持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
(3)HC 工法樁型鋼空隙采用小企口拉森鋼板樁連接。在HC 法樁的施工過程中,型鋼空隙將使用小企口拉森鋼板樁進行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連接強度和穩(wěn)定性,從而確保整個結構的安全。
(4)HC 工法樁應采用專用機械施工,采用引孔配合微擾動施工工藝,嚴禁采用振動、錘擊成樁工藝,平面允許偏差為±20 mm,標高誤差不大于100 mm。HC 法樁的施工需要采用專用機械,并使用引孔配合微擾動施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嚴禁采用振動、錘擊成樁工藝。此外,在平面方向上,允許的偏差為±20 mm,在高度方向上,標高誤差不得超過100 mm。
(5)拉森鋼板樁必須控制好下沉速度,鋼板樁下沉速度一般為1 m/min。在HC 工法樁的施工過程中,必須控制好拉森鋼板樁的下沉速度,一般情況下,下沉速度為1 m/min。
(6)拉森鋼板樁和型鋼要確保平整度和垂直度,不允許有扭曲現象,插入時要保證垂直度。插入H 型鋼時,若有接頭應保證接頭的抗彎、抗剪及抗拉的等強度,接頭應位于開挖面上下2 m 范圍外且鄰兩根鋼板樁接頭應錯開1 m 以上。在HC 工法樁的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拉森鋼板樁和型鋼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并且不允許有任何扭曲現象。插入H 型鋼時,如果存在接頭,則必須確保接頭具有抗彎、抗剪和抗拉的等強度,并且應該位于開挖面上下2 m 范圍之外。此外,相鄰的兩根鋼板樁接頭應錯開1 m 以上。
(7)型鋼出廠前對小企口焊接完整。所有焊縫應連續(xù)滿焊,焊縫高度為8 mm。焊接接頭不超過1 個,焊接頭的位置不得設在支撐位置或開挖面附近等型鋼受力較大處。施工前應對型鋼進行探傷檢測,以確保其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
(8)HC 工法樁需待基坑肥槽回填壓實后回收,采用靜拔工藝,先回收H 型鋼樁,后拔除拉森鋼板樁,最后應及時注水泥漿填充型鋼拔除后的空隙。在HC工法樁施工完成后,需要等待基坑肥槽回填并壓實后,才能進行回收。這個過程使用靜拔工藝,首先要回收H 型鋼樁,然后再拔除拉森鋼板樁,最后應及時注入水泥漿來填充型鋼拔除后留下的空隙。
(9)HC 工法樁在正式施工前應進行試成樁,并檢測樁體完整性、樁體深度及強度,評估圍護樁施工對周邊道路及建筑的影響,確定無振動施工工藝做好相關試樁記錄,經各方確認試成樁合格后方可進行正式施工。在開始HC 工法樁的正式施工之前,應進行試成樁,并檢測樁體完整性、深度和強度。此外,還需要評估圍護樁施工對周邊道路和建筑的影響,并確定無振動施工工藝。在試成樁過程中,必須做好相關記錄,并經各方確認試成樁合格后,才能進行正式施工。
(1)PC 工法組合鋼管樁是一種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采用直徑為820 mm、壁厚為14 mm 的螺旋焊管和Q345 鋼制成鋼管,中間插拉森Ⅳ型鋼板柱。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增加土體的承載力和抗側力能力(如圖1 所示)。
圖1 PC 工法樁組合方式
(2)在施工過程中,三支點樁基底盤應保持水平,平面允許偏差為±20 mm,柱導向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1/250,樁徑偏差不大于10 mm,標高誤差不大于100 mm。這些要求有助于確保鋼管樁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
(3)PC 工法組合鋼管樁采用小企口拉森鋼板樁連接鋼管樁和拉森樁,起吊和打拔施工時應確保自安全。這個要求意味著在起吊和打拔時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避免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壞。
(4)PC 工法組合鋼管樁的下沉速度必須得到控制,鋼管樁下沉速度一般為1 m/min。必要時可采用水刀引孔打設,具體參數應結合觀場試樁確認。該要求是為了確保鋼管樁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避免因下沉速度過快引起樁身變形和損壞。
(5)PC 工法組合鋼管樁的插入過程中,要確保平整度和垂直度,并且不允許有扭曲現象。插入時要保證鋼管的垂直度。如果鋼管有接頭,則應保證接頭的抗彎、抗剪及抗拉等強度,并將接頭位于開挖面以下1 m,鄰兩根鋼管接頭應錯2 m 以上。這些要求有助于確保鋼管樁在施工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
(6)焊接接樁應采用坡口焊等強焊接,嚴禁現場焊接。對接焊縫的坡口形式和要求應符合現行業(yè)標準《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guī)程》(GB50661-2011)的有關規(guī)定,焊縫質量等級不應低于Ⅱ級。焊縫應進行現場探傷檢測,檢測數量不少于20%。這些要求有助于確保鋼管樁和拉森鋼板樁的連接牢固,保證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
(7)單根鋼管樁中焊接頭不超過1 個,焊接頭的位置不得設在支撐位置或開挖面附近等型鋼受力較大處。這個要求是為了確保鋼管樁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出現變形或損壞。
(8)PC 工法組合鋼管樁采用免共振錘施工,嚴禁采用普通機械手振動、錘擊成樁工藝,可采用引孔配合靜壓、中掘等成樁工藝。工法樁在正式施工前應進行試成樁,并檢測樁體完整性、樁體深度及強度,評估圍護樁施工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確定施工工藝做好相關試樁記錄,經各方確認試成樁合格后方可進行正式施工。這些要求有助于確保鋼管樁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9)在地下室外墻施工完畢并達到設計強度后,回填砂分層夯實回填至相應標高并跳拔回收鋼板樁和鋼管樁,先拔出鋼板樁,再跳拔出鋼管樁。最后必要時采用灌漿或注槳等填實圍護樁樁體內的空隙。這個要求是為了確保完成施工后的鋼管樁的安全回收,并且填實圍護樁樁體內的空隙,以增加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
(10)建議施工順序:先施工工程樁,再施工鋼管樁和拉森鋼板樁。這個建議是基于施工經驗得出的,可以有效避免因施工順序不當帶來的施工難度和問題,從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
土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研究是一個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現代城市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和地下工程需要開挖深基坑,因此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也會不斷更新和完善,更加適應新的工程環(huán)境,并提高支護施工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