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外國語學校 郭瓊聰
閱讀是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路徑。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知識技能高位”“教師C位”等情況,即一切教學活動均是為了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來服務的,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不利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一般而言,完整的教學活動應由“教-學-評”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三者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內容方面應保持協(xié)同一致,均要指向學生學科素養(yǎng)發(fā)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充分把握教、學、評各環(huán)節(jié)的育人價值,形成整體育人觀念。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樹立整體性思想,以“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為指導,合理地進行閱讀教學優(yōu)化設計,通過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評”三者的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其協(xié)同育人價值。
“教-學-評”一體化是一種整體育人觀念,即在教學中合理地對“教-學-評”三要素進行有機融合統(tǒng)一,也就是要從整體上思考“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評價怎么進行”等問題,以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價值,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對初中英語學科而言,以“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為指導組織教學活動,旨在改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教”“學生學”“教學評價”獨立分割的情況,實現(xiàn)教學三要素的緊密關聯(lián)融合,從而使“教-學-評”一體化的教育價值得到有效凸顯。
具體來說,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中,“教”是教師立足教學目標及內容所設計的教學方案,以及組織開展的教學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知識,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效果?!皩W”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獲得相應知識與技能、習得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科素養(yǎng)的過程?!霸u”是指教學評價方式,也就是教師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評價活動來反饋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此過程中實現(xiàn)對教學經驗中優(yōu)勢及不足的總結歸納,為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提供有力指導,促進教學工作更順利地推進。
總之,“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中,“教”是基礎,“學”是載體,“評”是連接,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從、相互影響,從而共同構建起完整的教學體系。
“教-學-評”一體化作為一種整體性的教育觀念,能夠更好地凸顯教育的價值。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應充分理解該教育理念的內涵,把握其教育關鍵點,并立足此教育觀念,合理地進行教學活動設計調整,以盡可能地提升該學科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具體來說,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踐行“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受傳統(tǒng)應試理念的影響,英語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門“主科”,在中考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考試成績可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升學情況。所以一直以來,英語學科一直都非常受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的關注,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一直是教學的重點,這也使很多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往往存在“教師占據(jù)課堂主體地位,教師講學生聽”的情況。同時,還有很多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通常將重點集中在詞匯、句型等語言知識層面,缺乏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的關注,導致這些情況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對“教什么”“如何教”“為什么教”等問題的了解不夠深入。而“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則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進行教學活動設計調整,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及評價標準增加對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過程的關注,對糾正教師的固化思維、突破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局限性有積極幫助,能夠真正讓教師明確“教”的內涵,保證教學活動能夠真正指向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要關注“教什么”“如何教”等問題,還要增加對學生“學什么”“如何學”“學得如何”等問題的關注。然而,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往往被忽略,甚至通常會將學生置于從屬地位,難以真正發(fā)揮學生“學”的價值,從而嚴重影響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敖蹋瓕W-評”一體化理念中的“學”則強調要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重視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主動參與相應的學習實踐活動,從而促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活動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逐步構建相應的英語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的學習行為真正發(fā)生,為其語言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綜合發(fā)展。
教學評價一直是容易被教師忽略的環(huán)節(jié),也是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顯性問題。“為教學而評價還是為評價教學”是令很多教師困擾的問題,這一問題本質上也是教學活動與教學評價之間關系的體現(xiàn)。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教學評價推動教學活動高效開展,以提升教學成效是新時期教師應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敖蹋瓕W-評”一體化理念的應用有效改變了日常教學活動中“評價”的作用,更強調發(fā)揮“評”對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作用,旨在為促學、促教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jù),從而有效解決“評什么”以及“如何評”的問題,真正將“評”指向學生學科素養(yǎng)發(fā)展,推動學生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形成,實現(xiàn)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效果。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活動中導學環(huán)節(ji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增加對導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視,通過有效的導學設計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濃厚興趣的引領下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主動思考探索,以充分發(fā)揮導學環(huán)節(jié)的促學價值,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而要想達成這一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在進行導學設計時充分考慮課程教學目標,并通過問答式教學評價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明確學習任務,以增強學生的主觀意識,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主動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中。與此同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互動交流情況和問答情況,通過適宜的評價給予學生引導,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推動學生高效學習,以發(fā)揮“評價”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實現(xiàn)“以學促教”的教育目標。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5 Our School Life”這一單元時,考慮到學校生活學生并不陌生,所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學校生活的場景圖或相關視頻,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為學生呈現(xiàn)不同的交通工具圖,如“bike”(自行車)、“car”(小汽車)、“bus”(公交車)、“subway”(潛水艇)、“boat”(船)、“foot”(步行)等,與此同時,在黑板上給出相應的板書,即“by bike”“by car”“by bus”“by subway”“by boat”“on foot”等。
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小視頻方式,為學生構建乘坐不同交通工具上學的情境,以圖片、視頻的形式聚焦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觀看不同交通工具圖片以及相關詞匯的過程中,對相關交通工具詞匯形成初步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以導入的圖片和視頻內容為依據(jù)設計相應的導學問題:“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bike?”(你經常騎自行車來學校嗎?)“What kind of vehicle do you usually take to the school?”(你平時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通過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關聯(lián)的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交流,從而自然而然地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入“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bike/bus”等重點問題表達探討中,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掌握本課的重點內容。
需注意的是,在學生互動交流和回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給予其適宜的評價,以實施評價為教學設計提供有力參考,讓教學設計更有針對性,從而有效落實“以評促教”的教育目標。
教學過程是“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不僅是教學評價的載體,也是教學活動落實的重要路徑,直接影響課堂整體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教師應該以促進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為指向,合理地對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調整,以充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在“教”與“學”之間搭建橋梁,切實推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上冊 “Unit 1 Playing Sports”時,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適宜的學習任務,以任務為引導驅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初步閱讀教材內容,理解文章大意,并在閱讀過程中標記出自己不理解、不認識的單詞和語句;初步了解文章內容,并找出文中總共提到了幾種職業(yè)及運動項目,分別是什么,以明確的閱讀任務為學生提供明確的閱讀方向,以提升閱讀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則應適當?shù)亟o予評價引導,如對學生回答文中涉及的職業(yè)及運動項目情況,教師可以先給予學生鼓勵,對其閱讀過程進行肯定性評價,再針對其問題回答的不足進行引導,推動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活動,對回答情況進行完善。如此,既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能讓學生在適宜的評價中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并及時改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還可以為教師完善課堂教學設計提供有效指導,是落實“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有效路徑。
再如,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時,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設計實踐活動任務,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提前做好組內分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閱讀文章,并整合與問題相關的內容,再由小組代表進行回答。在小組任務的驅動下,不僅能夠充分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還能創(chuàng)新課堂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合作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獲得閱讀能力、問題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就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展開相應的評價指導,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調整和改進,以突出評價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效果,充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與積極性,同時教師的打擊和批評會給學生心理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教師要充分把握評價的方式方法,充分觀察學生的各項表現(xiàn),包括課堂學習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學習態(tài)度等,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肯定,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而非單純地關注結果,從而實現(xiàn)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有機結合。例如,在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為主題的探究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各組學生最終的探究結果,還要關注學生實際探究過程的各項表現(xiàn)情況,如小組合作情況、資料查閱、整合過程是否用心、表達的觀點是否有新穎之處、特別之處,結果表述是否正確等。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間進行相互評價,如讓各小組同學相互評價其他小組的探究結果和表述情況,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從而逐漸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教學評價體系,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對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反饋作用,為后續(xù)“教”與“學”的優(yōu)化調整提供有效指導,真正將教、學、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通過三者的相互作用,推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高效進行,通過“以評促教,以評促學”來保障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果。
新形勢下,傳統(tǒng)應試教學理念及模式的弊端越來越凸顯,及時尋求更科學高效的教學手段,以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勢在必行?!敖蹋瓕W-評”一體化教學理念的應用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需要教師充分理解把握該理念的內涵,并結合英語學科特點和初中生的發(fā)展特點合理地優(yōu)化教學方法,以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優(yōu)勢,切實推動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