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賽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已由“獎、助、貸、勤、補、減”這六項資助措施覆蓋,并建立起相對成熟的保障體系。然而不同類型的高校由于生源的不同,面臨的資助狀況也不太一樣,造成高職院校、部屬院校、地方省屬院校和獨立院校等的學生資助情況較復雜。
一是學生生源情況較特殊,家庭環(huán)境堪憂。以H市幾所國家骨干職業(yè)院校為例,其2022級新生的生源地地處農村及偏遠地區(qū)的比例達到72%―78%不等,且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年可支配收入都較低。根據(jù)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tǒng)篩查,以上這幾所高職院校2022級錄取新生家庭年收入在國家貧困線附近徘徊的達到12%―16%不等,這些數(shù)據(jù)與前幾屆學生相比都達到了峰值,因此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現(xiàn)狀非常嚴峻。
二是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就業(yè)情況較復雜。很多高職學生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和未來的就業(yè)擇業(yè)缺乏詳盡規(guī)劃;一些家庭條件較差且無法完全支撐其完成大學學業(yè)的學生進校后就開始在校內外找各種兼職來賺取生活費;有些學生在進校后盲目追求名牌手機、服飾等,使得高職院校很多貧困學生進校后未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這也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的效益。
三是學校學生資助經費來源較復雜。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包括“獎、助、貸、勤、補、減”這六項。獎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各省市獎學金及學校獎學金等;學費減免包括退役復學士兵學費退還、入伍士兵學費補償以及特困生學費補償?shù)?;助學金包括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退役士兵國家助學金等,以上這三項學生資助受政策性影響較大,其經費渠道多半為各省市財政的直達資金,也有像學校獎學金和貧困生助學金這樣由學校自有資金安排的資助項目。生源地助學貸款則是由符合條件的學生在生源地進行申請,然后在新生入學1―2個月后,由生源地直接轉賬到學生所在學校收款賬戶。而勤工儉學酬金和學校各種為幫助學生完成學業(yè)的補助完全是由各所高職院校根據(jù)主管業(yè)務部門的政策和自身經費情況制定補助細則,經費自然也來自學校學生管理部門的工作經費和項目經費。
高職院校學費收繳基本情況
一、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標準變化不大,與公辦本科院?;境制?/p>
目前,H市的高職院校學費、住宿費及空調費等費用標準都是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的。高職生學費分為三檔:普通專業(yè)為5000元/生·年,藝術類專業(yè)6500元/生·年,中外合作辦學專業(yè)14800元/生·年。高職住宿費收費標準主要分兩檔:四人間為1200元/生·年,五人間與六人間為1000元/生·年;空調使用費為80―120元/生·年。除學費與住宿費外,各種考試費收費標準并不高,對貧困學生不會造成太大經濟負擔。
二、高職院校服務性收費與代收費項目較單一
高職院校服務性收費與代收費項目都由學校財務部門在學校當年收費目錄清單上公示收費項目與收費標準,然后在高校學生收費系統(tǒng)上由學生確認繳費項目和金額后再網上支付。像書本、大學生醫(yī)保、新生軍訓服裝等代收費項目一般都是多退少補。目前,H市高職院校書本費一般在500―800元/生·年不等,像學校的貧困生學費減免等政策都會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對書本費進行全額或差額減免。
三、高職院校收費率穩(wěn)步提升
近年來,伴隨著高職院校逐步上線學生網上收費系統(tǒng)和財政電子票據(jù)系統(tǒng),學生學費繳費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越來越清晰,學費基本都由學校財務部門直收,再加之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學費收繳工作,基本都形成了“學校―學院領導―班級輔導員”的三級學費催繳體系,使得高職院校收費率逐年提升,以前個別高校出現(xiàn)的輔導員代收學費等惡劣現(xiàn)象近幾年也減少很多。
高職院校資助政策對學費減免帶來的客觀影響
一、高職院校獎學金政策對學費減免帶來的影響
高職院校獎學金是高職院校學生資助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H市的高職院校為例,其獎學金資助政策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H市政府獎學金及校內獎學金等。根據(jù)執(zhí)行細則:同一學生同一學年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只能申請一項,且同一學生申請了國家獎學金或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原則上不再申請H市政府獎學金。國家獎學金與H市政府獎學金名額相對較少,且對學生是否通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沒有要求,這兩項資助政策一般占高職院校符合資助條件學生的比例降低,一般都不到100人,分別為每生每學年8000元和每生每學年4000元,資助對象為大二、大三的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比例為在校生學生總數(shù)的3%不到,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00元。而校內獎學金則由各校根據(jù)自身經費情況來確定獎勵標準和實施細則,根據(jù)對H市幾所高職院校調研,校內獎學金一般劃分為三至四檔,獎勵標準從500元至2000元不等。
高職院校獎學金資助政策基本都能覆蓋普通專業(yè)學生當年的學費開支,但資助學生人數(shù)太少,根據(jù)前期對部分H市高職院校的調研,國家獎學金、H市政府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總資助人數(shù)占校內的總人數(shù)不足3%,而根據(jù)2022級高職院校新生中被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新生總人數(shù)的比例大概在12%―16%,雖然大二、大三學生的這個比例相對較低一些,但獎學金彌補經濟困難學生學費的缺口依舊較大。
二、高職院校助學金政策對學費減免帶來的影響
高職院校的助學金資助政策主要包括國家助學金和退役士兵國家助學金政策,這兩項資助政策的偏向性較強,主要是針對經濟困難學生和退役士兵復學學生。目前H市高職院校國家助學金政策根據(jù)所在省份的政策規(guī)定大致分三檔,實際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學年2000―4500元不等,有部分學校是分兩學期發(fā)放,資助比例大概占在校生總人數(shù)的20%―25%。而退役士兵國家助學金則是按每生每學期1650元發(fā)放。
國家助學金資助政策的特點是資助人數(shù)較多,基本可覆蓋所有經民政、扶貧部門認定的“建檔立卡”學生,而且申請了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或其他獎學金的學生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金。
三、助學貸款及貧困生學費減免對高職院校學生學費減免影響
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學生向戶籍所在縣(市、區(qū))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國家開發(fā)銀行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不需要擔?;虻盅旱男庞弥鷮W貸款,幫助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用,每生每學年貸款金額原則上不超過8000元,貸款期限最長為學制加13年,最長不超過20年。國家助學貸款利率執(zhí)行中國人民銀行周期公布的同檔次基準利率。貸款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貼息,畢業(yè)后的利息由學生支付,并按約定償還本金。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新生入學時,都開辦了“綠色通道”窗口,旨在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受經濟條件影響,順利入學。這部分貸款金額足夠支付學生每學年的學費、住宿費和書抄費,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高職學業(yè)的主要經濟來源。
特困生學費減免則屬于很多高職院校自己制定的校內資助政策,主要對象涉及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低保家庭學生、民政部門確認的特困救助供養(yǎng)學生、孤兒學生和事實無人撫養(yǎng)學生、烈士子女、經殘聯(lián)部門確認的殘疾學生等。該項資助政策各高職院校實施細則不同,有的學校是直接按照定額標準進行補償,有的學校則是根據(jù)這部分學生家庭困難程度進行學費、住宿費和書本費全額減免或部分減免,這部分學生高職院校會優(yōu)先安排在勤工助學崗位,且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享受評獎評優(yōu)、國家助學金。
四、各種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政策介紹
目前,H市高職院校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政策包括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直招士官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和基層就業(yè)學費補償貸款代償?shù)日?。這三項資助政策是根據(jù)這三類特定學生在校期間實際繳納學費或獲得的助學貸款確定,每生每學年補償或貸款代償金額不高于8000元。
高職院校學生資助政策在學費減免上的問題
一、資助評選程序與政策落實不清晰
高職院校與很多本科院校一樣,都有獨立的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并且形成了內部統(tǒng)一的學生資助評選流程和規(guī)章制度,一般都是由班級內同學間投票到學院學生科復核備選學生條件再到學校資助管理部門審核的過程。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同學間人際關系成分讓一些家庭真正經濟困難學生在評選中吃虧,影響評選結果的公允性。這種不公正會導致申請貧困認定學生增多;謊報、虛報、瞞報家庭經濟狀況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日常高消費學生被誤評為貧困生;學生誠信缺失;輪流坐莊平分獎助學金等現(xiàn)象,使學生資助的真實性、嚴肅性遭到破壞。
二、資助貧困生的經費渠道不夠豐富
高職院校各類獎學金政策較多,且財政撥款經費渠道較豐富,國家層面、省市層面、學校層面和各種特定范圍主體的獎學金層出不窮。但真正針對家庭經濟苦難學生的資助政策主要集中在生源地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和貧困生學費減免等。這主要還是財政資金對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給予的專項經費不夠,很多省市直撥資金更多是獎學金和服兵役學生相關,與貧困生資助相關的略顯少。
三、對資助經費使用情況的監(jiān)審有待加強
首先,高職院校資助經費的開支一般都遵循校內的財務報銷流程,但很多高職院校的審計部門并未每學年對學校各類資助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或跟蹤審計。其次,學生資助資金打到學生銀行卡上后,很多高校對受資助學生的資金使用情況缺乏一個有效的事后監(jiān)督,很多學生拿到資助款項后隨即進行各種高消費行為,第二年依舊可以成功申請學生資助,這對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
四、高職院校資助政策制定缺乏前瞻性和建設性
通過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工作調研來看,大部分學校資助政策的制定只是將省市資助主管部門的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略微改動便形成校內文件,資助實施細則制定缺乏建設性,更難以抑制資助工作中產生的輕微腐敗現(xiàn)象。
關于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幾點展望
一、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高職資助工作流程
H市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管理部門都是從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中提取貧困生建檔立卡的數(shù)據(jù),對于各學院提交的獎助學金候選人也是通過該系統(tǒng)來比對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高職院校在學生資助工作上加強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并且與校內其他系統(tǒng)保持一個通暢的數(shù)據(jù)傳輸通道,讓這項工作更加智能化。
二、財政預算加強對貧困生助學金的支持
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財政主管部門應積極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具體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并結合當?shù)氐膶W費標準,完善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和經費保障,鼓勵高職院校在財政預算中建立更多的貧困生助學專項,并加強對此類資金及時使用的監(jiān)管。
三、以審助力,加強對高職學生資助資金的使用監(jiān)管
首先,高職院校審計部門也應履職盡責,尤其要加強對校內資助經費使用情況的跟蹤審計,對校內學生資助部門和各學院提供的各類資助數(shù)據(jù),可聘請第三方事務所進行專項審計,進一步保證資助資金在校內使用的透明性,杜絕腐敗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其次,學院需要積極配合,對受資助學生的消費偏好和消費數(shù)據(jù)進行大數(shù)據(jù)監(jiān)控,對將資助獎勵進行超高消費的學生,學校也應有相應政策進行反制。(作者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