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
酒局
一個朋友,他有一句名言: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酒局里的歡聚與沉浸。
這話,文氣。沒錯,他是個文人,文人嘛,有時候弄不清楚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邊界。
酒局是局。局是局面,格局,是人聲鼎沸,觥籌交錯。三兩個人的小聚是清歡,是對飲,是交心,不是酒局。但場面并非越大越好,人數自然也不是越多越好,超過二三十人的局基本上就是個儀式了。酒局的靈魂在于精準團聚,并在點對面、面對點、特別是點對點的杯盞互換中實現(xiàn)情感互動,人員太多,就只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了。人數少則冷清,人數多則雜亂,最佳的局是8—16人之間,客主皆能把酒言歡、自由交流,一般情況下也能實現(xiàn)悉數敬酒和被敬酒之后的相對清醒。人數須控制,人員則更講究。高質量的酒局以故知、親朋、同僚、鄉(xiāng)友聚會為佳,不熟悉的人占比要小,客人間,特別是主要嘉賓與其他客人間,宜兩相投契,至少要素無罅隙。否則就會讓酒局整體氛圍蒙上陰影,甚至埋下隱患,酒局上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事多了去了。酒局務必體現(xiàn)歡樂和諧、皆大歡喜,否則主人的美意就會被辜負,如果此局還有勾兌、托請功用,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酒局之局,首在人數控制和人員甄選。
酒局有環(huán)境要求。好朋友的聚會,家人的聚會,人員整齊就是最好的環(huán)境,至于餐廳高檔與否,包間是否寬大豪華,都無所謂。除此之外,酒局對物理環(huán)境有剛性要求,且不同性質的酒局,要求并不完全相同?;镜囊笫?,包間不能太局促,至少要保證人坐下后能自由起身穿梭敬酒,否則就讓賓主憋屈??偟膩碚f,商務性的酒局,有托請意味的酒局,有重要人物參加的酒局,對環(huán)境的要求最高,比如私密性要強,餐廳大環(huán)境要好,包間裝修陳設要有格調,餐具要精致等等。不一定奢華,但是一定要讓人感覺這個酒局是精心籌劃了的,是處處體現(xiàn)著對客人們的敬意和匠心的。亭臺樓榭幽篁細流是敬意,飛檐青瓦庭院天井是敬意,華廈高樓私家美廚是敬意,高調明亮的米其林餐廳是敬意。酒局的格,不完全與就餐環(huán)境的奢華成正比,但一定是與主人對就餐環(huán)境細節(jié)的考量成正比的。我堅決反對將酒局開在一擲千金的高檔場合,但是對于極少數的聚會,我以為是越隆重越好(隆重不等于奢華),比如說,對歷經生死存歿大劫最終重返美好人間的至交,還有什么是比華庭盛宴上諸友的頌詞更令他感動的呢?還有什么是比頌詞祝福中的美食美酒美器更令他唏噓感慨的呢?人生如夢,一杯還酹江月,顯然,陋室孤燈、殘羹冷炙不適應這樣的場合,你們的交情再深也不適合。重啟的生命和自由,配得上世界上最高級的物質形態(tài),而賓主間的深情厚誼,則是斯人不舍人間的軟黃金、世界上最高級的非物質形態(tài)。
好吧,已經說到了酒局的主題,那就宕開一筆,就此展開。酒局當然是有主題的,而且主題眾多,林林總總。但歸結起來,基本的主題也就這么幾個。
一是祝賀,上面也說到了,患癌的朋友手術成功重返人間,核磁共振鑒定為癌癥的朋友最后被證明為誤診,事涉生死,怎么慶賀都不為過,婚壽嫁娶,升職升學,福祿壽喜,事隨人愿,人逢喜事,都值得慶賀。酒局一擺,歡喜在諸友的反復祝賀中被放大、傳遞、分享、嬗變,在場者與有榮焉,一份私家好事成為公共事件,人生的格局就更加寬大了。
二是請托和答謝,我們四川人稱之為“勾兌”,意思就是托人辦事,事前以酒致敬,事后以酒酬謝。此類酒局有功利性,卻似乎人人未能免涉其中,古有事關皇權江山的“杯酒釋兵權”,今有為孩子一個幼兒園學位把園長奉若神明的糗事,源遠流長,妍丑互顯。有人說,托人辦事,若能將主事人請到酒局上就坐,事情基本就成了一半。我們堅決反對違背原則的“勾兌”行為,那是對道德與法律的損毀,也是對人性的放縱和踐踏,但是客觀地講,并非所有請托的酒局都意味著利益輸送、違背原則,很多人認為酒局往往能有效縮短請托辦事的時間成本和社會成本。多數情況下,以工作合作為主旨的商務宴請也屬此類。
最后一種情況,是單純以歡聚為目的的酒局。草木蔥萌,春日遲遲,我想起了一位好朋友,三年前新冠初發(fā)時,也是這樣一個春日,他驅車穿過空寂無人的大街小巷,給我送來了我家急需的口罩、84消毒水、酒精等緊俏物質,我不知道他從哪里搞到的,也不知道他把這些東西分給我,他妻子會不會罵他,當時只覺得眼前一熱,覺得生死之交無非也就是這樣子的了。三年后的春日想起他,想組一個酒局,但早已不是為了答謝,答謝太俗了,有一碼了一碼的等價交換意味,我的這種念想和組局,是單純的友誼,一如當初朋友的舉動一樣,沒有目的,情意使然。所以更多的時候,酒局的發(fā)軔根本沒有由頭,就是覺得幾個老友多時未見,十分想念,于是舉起電話一通聯(lián)系,只要大家的時間合適,又一個酒局就成了。人這一輩子,誰還沒有幾個可以掏心掏肺說話的真朋友呢,換句話說,能夠掏心掏肺說話的真朋友,這輩子又能逢上幾個呢?所以對真朋友,要真珍惜,有人說,過了五十,不認識的人,也不打算再認識了,要珍惜自己過去的好朋友,他們見證著你前半生的風雨歡喜,不要走散了,不要辜負他,有事沒事,多聚聚總是沒錯的。平時都忙,別看都在一個城市,真正坐到一起的時候,其實并不多。所謂“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說的就是這種朋友間相契相思的情境,我想如果我來搞一個“人生勝境TOP10”,這種情境一定入選;而老友齊聚、把酒言歡、其樂融融、物我兩忘的情景,一定會高居榜首——但是,不能醉,不能醉,一醉,可能就樂極生悲了,且微醺間對萬物的感受、熱愛,就會被異化了,朋友間那種清澈的情意,那種惺惺相惜、掏心掏肺、手舞足蹈、詠而歸的美好情態(tài),也會大打折扣。這種沒有任何目的的酒局,我稱之為“清聚”,對應的是清歡,我視之為酒局的最高格局。
就跟書法要講究章法一樣,酒局的章法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一般來講,起興階段,是端莊謹嚴的,有點像顏真卿的正書,正襟危坐,字字磊落。開幕式一般是三杯酒,先是召集人舉杯,講清酒局的來由——“清聚”也是有來由的,來由就是想念——桃李春風一杯酒,這酒啊,好比桃李,好比春風,怎一個柔字了得,一個“干”字,眾人仰頭,亮杯底,酒局開局。其后主賓和另一重要客人各自起來,分別再敬一杯酒,三三見久,三杯通大道,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酒局開幕。當然,有的酒局,特別是人員嚴格控制了的酒局,開幕式不只是三杯酒,而是在坐諸位,人人提一杯酒,方得始終。然后才進入下一個階段,四川人稱“亂劈材”,也就是百花齊放階段,召集人通常會按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逐一向客人敬酒,而諸位客人,也會見縫插針地向主人、向其他客人敬酒,此刻秩序就亂了,兩兩作對,三五成群,或密語,或朗笑,或情人般凝視,或仇人般計較杯酒深淺,場面生動起來。再往后,章法大亂,矜持的人越來越少,大家的音量越來越高,此刻有人紅了眼圈,半是因酒,半是動情,有人開始使勁地拍別人的肩膀,有人離席,到旁邊沙發(fā)上發(fā)呆或醒酒了,有人在高叫:“再開一瓶!”……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了,點畫狼藉、涂抹反復,深切的人生況味盡在場面之中。誰說雜亂就不好?
酒局讓人著迷。不知從何時開始,成年人的交往就成了一場場的酒局,應約而聚,嘯吟全場,盡興而歸。下一次的見面就是下一場酒局。偶爾也有其他活動讓老友們聚首,也許是茶局,也許是運動,也許是郊游,但無論如何聚集的朋友都不如酒局那么整齊,而且活動的高潮也遠不如酒局那樣酣暢響亮。酒局是根植于天性釋放和共情激發(fā)的快樂魔法交響。有人說快樂須有三重元素,要做的事、熱愛的事和盼望的事。要做的事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要辦要做的事做得足夠精彩,生活才會有意義,在酒局上才能給諸友一個交代,也才能保持酒局上的昂揚狀態(tài)。酒局上不歡迎情緒萎靡的人。當然,酒局上也能做成一些事情。熱愛的事是你想做的事,是遵從內心而樂在其中的事情,保持熱愛是我們個體生命區(qū)別于他人并深感幸福的密碼。熱愛也是我們在酒局上的通關秘籍,不是說對喝酒的熱愛,而是讓生活中你的熱愛與酒局中你的隱秘驕傲和顯性張揚相得益彰,換句話說,熱愛和熱愛帶來的成就感是你酒局上高聲喧嘩的資本。等待的事是你生命中的希望。希望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可預知的和莫名其妙的歡喜。等待一場酒局也是某一天或某幾天的小歡喜小確幸,生命如此沉悶,是不是能有一點小歡喜,也是極好的。好,如此說來,酒局占據了快樂三大法寶的全部元素,試問眾生,如何不讓他們沉醉不知歸路?
但是,但是!一個又一個的朋友正在退出酒局。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朋友越來越多,他們果斷從酒局上抽身離開。身體正在出現(xiàn)問題,多次被醫(yī)生嚴重警告的朋友也遲疑著放慢了赴局的腳步,鼓足勇氣來到酒局,也反復申請“不喝酒”或“少喝一點”?,陽剛的酒局開始陰柔的成分。酒并非酒局的靈魂,聚會才是靈魂,但是少了酒的暢飲,少了暢飲之后的微醺,少了微醺中的大聲武氣豪言壯語,少了大聲武氣豪言壯語下的神神叨叨、啰里啰嗦,這樣的聚會就太客觀冷靜了。無論如何,生命和身體是第一位的,年歲越來越大,酒局上老友的消失成為常態(tài),誰能保證自己永遠可以拍著胸膛說“朕乃酒局大王,朕的江山永固”?鐵打的酒局流水的酒徒?,啊,人生的蒼涼,端的是——沉醉不知歸路!
壯麗的火鍋
萬里長江來眼底,一鍋麻辣煮鄉(xiāng)情。癸卯年端午前夕,在重慶南岸長江之濱,享受到了一餐迄今為止最酣暢淋漓、最蕩氣回腸的火鍋盛宴。
火鍋無非是尋常意義上的火鍋,奇絕的是就餐環(huán)境。古詩里的長江、新聞里的長江、影視劇里的長江,就那樣慵懶而隨意地鋪展在我們的視野里,彼時的江面,平靜,潺緩,波瀾不驚,若不是其縱深千里、目之不盡,會讓人輕視為鄰家堰塘。畢竟是長江,即便江面氤氳著迷蒙的霧氣,其浩大的水域,在連天接地之外,涵古吞今,不怒自威,好一幅壯麗的千里江山圖。
而我們并不是簡單地憑欄觀景,舉目江水湯湯橫無際涯,落箸紅油翻滾麻辣飄香,無邊江山下鍋來,九尺鵝腸渡江去——我在啖火鍋嗎?我在觀江景嗎?當最壯闊的風光遇見最熱烈的美食,當視覺和味覺競相覺醒融會貫通,當情景和意境妙趣橫生交相輝映,我知道,個人生活史上最壯麗的一餐火鍋,就這樣落筆了。
應重慶朋友張君之約,與董兄等一眾朋友歡聚?;疱亸d外一籃球場大小的露天平臺,我們的桌子即置于此平臺邊沿。浩闊長江霸占眼目,江面上有貨船徜徉,甚至能見泳者揮臂。據說這是有關部門允許臨江開設餐廳的最近距離。此岸彼岸間,可以看見前后三座斜拉橋架接彼此,而輕軌列車不時穿越橋梁,成為長江江面上流動的浮標。“唯見長江天際流”,我見到的景象則是,但見動車江上奔。我在不同的城市多次閱讀長江,每一次面對長江,都免不了心潮澎湃,因為水的渺遠湍急而滋生出的壯麗感,因為江的古意蘊藉而產生出的莊嚴感,每每讓憑欄憑吊、放眼抒懷成為人生大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之盛大久遠,長江之古事雜蕪,無人說得清楚。但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一看驚濤拍岸,也許會重燃生活的信心;遇到喜事的時候,看一看靜水深流,也許會讓自己翹起來的尾巴復歸原位,作為風景的大江大河,給觀賞者最大的啟示就是讓你認清你自己:你是一個渺小的人,但你也是一個現(xiàn)實存在、生動鮮活、有思想感情的人。此刻你是思想的主體,萬物皆是你的客體;百年后你隱于塵煙,萬物皆是你的主體。所以,坦蕩,超然,珍惜當下,平和處事,在極其有限的生命里,這就是重要的、莊嚴的、壯麗的生命態(tài)度。
所以,我們要經常歡喜。歡喜是對萬物的有感和回應,歡喜也是對自己的勤勉勞動和良善為人的褒獎鼓勵。比如此時,我發(fā)現(xiàn),之所以此餐堪稱最壯麗的火鍋,不僅是因為有最壯闊的風光佐餐,重要的是有最濃烈的鄉(xiāng)情友情加持。
主人張君,二十七八年前,我們共事于成都同一家單位的不同部門,兩個部門共享一個大辦公空間,中間僅有一個齊腰的欄板象征性隔斷。張君那時即是部門負責人,深得當時老總青睞,但他干了一兩年就離開成都回家鄉(xiāng)重慶發(fā)展。彼時重慶還沒有直轄。張君有才,肯干,敢擔當,返渝后大展拳腳,業(yè)績亮眼,多崗歷練,為位匹配,多年前已經是政界領導、業(yè)界大佬。我與他基本沒有什么交道,但常聽人說起他的熱情厚道,但凡是成都我們這個單位的人到了重慶,而他剛好又獲知了信息,他是務必趕到現(xiàn)場盡地主之誼的。他是大忙人,工作性質的原因,每晚必上夜班,睡覺都只能一截一截地睡,即便如此,他也堅持厚待成都去的“家人”。我們二十多年前沒有相見,直到半年前在成都有過一次短暫晤面,此次重慶再見,驚覺彼此華發(fā)叢生。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而今再聚首,白頭搔更短——好在,我們居然可以坦然漠視彼此的白發(fā),而將各自的豪情和朗笑,托付給這萬頃清流和一鍋麻辣,告訴所有人:所謂青春,就是你能成為激動和感動的主人,能夠成為江山風月和耳目身心的主人,能夠成為前塵往事和前程余生的主人;無問西東,無關川渝——最重要的是,無論長幼。物我欣會,得其所哉,壯麗壯膽,砥柱人間,是謂弦歌不輟,白首少年。
即興聚會
古有偶然欲書,今有即興聚會。
突然想見幾個朋友,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就是想說說話談談心,一氣電話打下來,一個飯局就成了。
距離聚會時間也就一兩個小時,召集人無唐突無理之顧忌,被邀者無被冒犯之罅隙,二者皆欣然雀躍,此真朋友也。
——預約?那是商務禮節(jié),那是公務法則,那是生疏交誼中的客套和周全。真朋友不需要這些。說聚就聚是考量友情的試金石。
說聚就聚在一起了??腿丝赡鼙戎魅讼鹊?。先到就點菜。點什么都可以。彼此熟悉到知道各自的忌口。不記得忌口了也沒有關系。某一道菜不吃,多吃一點其他菜也是一樣的。吃菜不是重點。吃什么都可以。菜從來不是聚會的目的。吃什么都可以下酒。喝什么酒一般來說都可以。也可能要帶自己喜歡的酒。當然喝酒也不是聚會的目的。聚會的目的是敘舊,談心,說話?!跋嘁娨酂o事,不來常思君”,這句詩我已經多次引用了,和最喜歡的朋友坐在一起,放下所有的面子、架子和勞什子,在故事重溫中感受過往的艱辛和溫暖,在別人的視角中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光亮和價值。如果眼前還有風景,比如被李白歌詠過的散花樓,杜甫描繪過的濯錦之江,陸游感嘆過的“二十里路香不斷”中的青羊宮,尤其是在翩飛的白鷺掠過流金河面的初夏暮色之中,在流光溢彩的河面被傾城艷麗激活之后,朋友間的小酌清歡,無疑,那就是奢侈的霓裳了,在起起伏伏冷冷暖暖的人生中,我們當然是需要這樣的霓裳的,哪怕這是夢的霓裳。
奮始心起
癸卯閏二月二十四,坐陽臺上。
滿目蔥翠,一杯熱茶。野蜂繚繞,揮之不去,索性不再驅逐,深信人不害蜂,蜂不蟄人。
看袁宏道山水性靈軼事,覺書里場景與眼前光景大有契合,夫山水響亮光彩而藏之深遠者,無非斯人之不至;人之所至,而心不至,亦無緣矣;心之所至,而智不至矣,亦不補于山川草木也。草木之翠葉蒼脈之枯榮明暗,無非時令雨露使然,而眼目之爽朗沉翳,心神之雜亂安寧,與草木有關,也無關。攸關草木,乃翠色秋風既可入眼,亦能捫心,所謂觸目生情是也。無關草木,則時令之遷變乃天造地設雷厲風行,完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人之感受,可起之青萍之末,可發(fā)乎案牘之余,可關涉人情之變,更能肇始于生老病死,故草木有枯榮,性靈無春秋。
吾愛春日光景里的蒼翠清新,常發(fā)“高樹初萌之嫩葉可堪泡茶”感慨,也常常因目睹一花一葉或一蓬煙景暗合古書意境而大訝驚呼,春天的美好,在鮮翠橫溢的天地底色的關懷下,人會生發(fā)振奮之氣,立下奮始之志。當然,奮始易,克終難,奮始之志生發(fā)頻密,克終躬行寡之少之。但若連奮始之志都不再產生,則人之生氣命理盡失已。
我愛春日,更因我的生日在春天,好友軒,泉生日亦在春天。三者相隔不盈月。癸卯春,閏二月,三君生日首度會師于四五日之內。軒起興,聯(lián)動生日,甚合吾心,逢青城山下休年假,山色撲面,樹影滿床,踱步陽臺見翠秀裊繞生日,念想晚間的歡聚,不覺奮始之氣又滋生,人間美好之感喟又勃興,哈哈。
■責任編輯 包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