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愛輝
(泉州市洛江區(qū)醫(yī)院兒科 ,福建 泉州 362014)
喘息性支氣管炎高發(fā)于2歲及以下小兒,該疾病的臨床表現為咳嗽、喘息、體溫升高,若延誤治療,體內的病毒可刺激機體炎性因子的分泌,對患兒的身體健康水平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臨床上對該疾病采取常規(guī)西醫(yī)進行治療,主要以孟魯司特鈉顆粒為主,起到平喘、舒張氣管的作用,但由于小兒的年齡較小,臟器功能還發(fā)育不完全,持續(xù)服用西藥對其肝腎功能的損傷較大,極易導致其肝腎或其他器官的功能異常,引起多種并發(fā)癥[2]。因此,應積極探究更為有效且安全的藥物治療方式。中醫(yī)認為,喘息性支氣管炎歸因于人體肺經遭受風邪濕毒入侵,肺寒痰阻,因此,應以祛寒、化痰、行氣治療為主[3]。其中小青龍湯可起到解表祛寒、溫肺化痰的功效,玉屏風散則可幫助患兒益氣驅邪、固表止汗,且小青龍湯與玉屏風散屬中藥制劑,不會對患兒的臟器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且整體的不良情況較少,安全性較高[4]。本研究就小青龍湯與玉屏風散聯合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報告如下。
本次的研究對象選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到我院就診的60例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本次分組方法為單雙數法,根據入院編號的單雙數區(qū)分,將其對應分作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3歲~12歲,平均年齡為(5.65±0.45)歲;病程1~7d,平均病程為(3.57±0.34)d。觀察組患兒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3歲~12歲,平均年齡為(5.71±0.42)歲;病程2~5d,平均病程為(3.25±0.32)d。兩組的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后,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純杭覍僭诮邮芨深A前均對干預方法知情并自愿同意,研究已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1)符合西醫(yī)診斷中《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5]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標準,在入院期間經過影像學檢查后確診為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喘息、氣促、咳嗽癥狀較明顯;(2)符合中醫(yī)診斷學《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學》[6]中風寒襲肺、痰濕蘊肺標準。相關癥狀如咳嗽、痰聲、鼻塞流涕、呼吸聲粗、發(fā)熱多汗、舌苔薄白等。(3)年齡≥12周歲;(4)對藥物無過敏史者。
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2)免疫功能缺陷者;(3)合并全身嚴重感染;(4)先天性心臟病者;(5)先天畸形患兒。
對照組患者以常規(guī)西藥干預,孟魯司特鈉顆粒(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167,規(guī)格:0.5g∶4mg),4mg,每日一次,嚴格按照劑量給藥,并密切觀察患兒在用藥后的情況,如有嚴重不良反應,需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并暫停用藥。觀察組患兒除了口服孟魯司特鈉顆粒外,并聯合小青龍湯與玉屏風散治療,其中小青龍湯藥方有:姜水半夏5g;桂枝、白芍各4g;麻黃、干姜各3g、干姜3g;炙甘草、五味子各2g;細辛1g。玉屏風散藥方包括:黃芪、麩麥白術各3g、防風1.5g。將上述藥物放至容器并加水分開煎煮煎制為藥汁,蒸煮后留汁100mL。年齡3~6歲的患兒,將藥汁分為5份,每份為20mL,每日分5次服用,每次服用劑量為20mL;年齡2~12歲的患兒,將藥汁分為4份,每份為25mL,每日分4次服用,每次服用劑量為25mL,在患兒服藥前需對中藥進行加溫。患兒用藥治療過程中家屬均監(jiān)督患兒清淡飲食,避免進食辛辣油炸刺激食物。兩組患兒均持續(xù)治療2周。
(1)炎性因子水平:在治療前和治療2周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降鈣素原水平(PCT)、超敏C反應蛋白(hs-CRP)。①PCT測定:在治療前以及治療1個月后,抽取患兒2~3mL空腹靜脈血,并分別采用紅帽真空管將血液樣本分裝,嚴格按照降鈣素原定量檢測試劑盒(江西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注冊證編號:蘇械注準20162401534)說明書的方法進行操作,測定的方法為免疫層析法,PCT水平值的正常范圍為≤0.05ng/mL。②hs-CRP:在治療前和治療2周后,分別在兩個時間空腹抽取患兒的靜脈血,使用飛測全自動免疫熒光定量檢測儀(廣州萬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注冊號:粵械注準20162221396,型號:FS-301)對所收集血液采用免疫熒光定量法進行測定,指標正常值為0~3mg/L。
(2)癥狀及體征緩解時間:觀察兩組患兒肺部啰音、喘鳴音等癥狀表現最終消失的時間。
(3)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統(tǒng)計兩組患兒在用藥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類型以及例數,例如頭痛、惡心、嘔吐、刺激性咳嗽等不良反應情況,計算總發(fā)生率。
在干預后,觀察組肺部啰音、喘鳴音、咳嗽、氣促等癥狀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對比
在治療后,觀察組的PCT、hs-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PCT、hs-CRP水平比較
在干預后,觀察組在頭痛、惡心、腹瀉、刺激性咳嗽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n,% )
患兒氣管和支氣管較為窄小,發(fā)育還尚未完善,支氣管內的黏液無法排出體外,進而產生肺部鳴喘音,且支氣管內異物會導致氣道內氣流不暢,引起肺部啰音、咳嗽等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例在治療后肺部啰音、咳嗽等相關癥狀消退時間少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合應用方案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有縮短癥狀恢復時間的功效。原因在于,小青龍湯中的五味子、桂枝、麻黃中的所含成分有豐富的揮發(fā)油、維生素、鞣質、桂皮油、桂皮、有機酸、偽麻黃堿、麻黃堿等物質,可促使呼吸系統(tǒng)平滑肌產生興奮,小青龍湯中的干姜中所含的揮發(fā)油可起到鎮(zhèn)靜止痙之功效,可通暢氣道,刺激支氣管內黏液以及異物的排出,同時抑制支氣管產生分泌物,緩解患兒所出現的肺部啰音、喘鳴音癥狀。半夏中富含葡萄糖甙及谷甾醇等成分,可起到緩解支氣管痙攣,緩解氣促的癥狀,改善呼吸頻率[7]。玉屏風散中的防風可祛風、解表,減少痰濕在體內的淤積,且該藥物可起到緩解呼吸痙攣、化痰止咳的作用,緩解因風寒濕邪所引起的咳嗽癥狀。兩者聯合可有效加快患兒肺部啰音、喘鳴音、咳嗽、氣促等不良癥狀的消退。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由細菌和病毒的入侵所導致,該疾病的發(fā)生使機體內產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引起炎性因子水平升高。PCT為降鈣素原,是當機體內出現嚴重細菌和真菌感染時水平會升高的一種蛋白質,hs-CRP是超敏C反應蛋白,當機體出現炎癥時,肝臟便會合成這種蛋白,PCT、hs-CRP是反映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體內炎癥情況的客觀指標。機體的炎癥越嚴重,則PCT、hs-CRP的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觀察組在治療后的PCT、hs-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合應用方案的藥方可達到改善患兒炎癥水平的目的,原因在于喘息性支氣管炎由于外感寒邪入侵,脾胃虛弱使經脈不暢、痰濕阻滯而引發(fā)。從中醫(yī)角度看,外感毒邪即為炎癥,小青龍湯中的麻黃歸肺經和膀胱經,性溫,促進發(fā)汗、消腫,還有散寒與利濕之功效,桂枝可起到舒筋活絡、溫陽益氣的功效。姜半夏、炙甘草可燥濕化痰,緩解機體脾胃虛弱,寒濕痰阻的癥狀。玉屏風散中的防風中所含的甘露醇、苦味苷、亥茅酚、升麻素成分可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8],且輔以白術、黃芪的補脾、益氣、升陽之功效可提升機體免疫力,改善機體的微循環(huán),提高機體內代謝水平,及時將病毒與細菌排除體外,降低機體炎癥水平。
在治療后,觀察組在頭痛、惡心、腹瀉、刺激性咳嗽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合方案的應用有效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原因在于,對照組所采用的西醫(yī)治療中所使用的西藥屬化學合成物,對人體傷害仍然很大。而觀察組所采用的小青龍湯與玉屏風散均為中藥成分,質地溫和,毒副作用較小,且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對患兒的臟腑起調理作用,有效改善病情的同時還保證了安全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有所降低。小青龍湯中的麻黃可散寒發(fā)汗,炙甘草可健脾益氣,平喘止咳,可有效緩解因風寒入侵所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干姜歸胃經、脾經,可對脾弱陽虛者起到止瀉健脾,通脈扶陽之功效[9]。玉屏風散中的白術與黃芪可養(yǎng)胃健脾,修復胃黏膜損傷,改善消化系統(tǒng),避免了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的發(fā)生。玉屏風散中的防風可祛風止痛、解表利濕,小青龍湯中的桂枝可疏經活絡,散寒鎮(zhèn)痛,可有效避免頭痛的發(fā)生[10]。兩者聯合治療可有效降低在用藥后出現頭痛、惡心、腹瀉、刺激性咳嗽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采用小青龍湯與玉屏風散聯合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可減少炎癥因子水平,改善癥狀,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