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新穎
2019年,教育部明確提出“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一核為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wù)選才、引導教學”。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边@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事業(yè)作出的總體要求。
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課程標準,依托高考評價體系,突出思維品質(zhì),充分發(fā)揮教育評價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落實“雙減”政策,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在太陽曬不到的地方,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憑著堅強的意志力長出綠意來,煥發(fā)出青春的光彩。高中生正處于成長和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下面我以《沁園春·長沙》為例,談?wù)勅绾卧诮虒W過程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wù),引導學生點燃愛國激情,立下宏偉志向,做個大氣青年,做到“青春恰自來”。
一、“愛國之心,實為一國之命脈”,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首要任務(wù)
《沁園春·長沙》作于1925年,當時的中國正處于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時代艱難,百姓生活困苦,但毛澤東筆下的秋天,不是蕭瑟的秋風、枯黃的落葉,而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我引導學生分析這幾句詩哪些詞用得好,“萬”字寫出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染”字寫出了色彩之濃烈;“透”字寫出了水之清澈;“爭”字寫出了江面船只之熱鬧;“擊”字寫出了雄鷹飛之矯健有力;“翔”字寫出了魚兒游之輕快;“競”字寫出了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眼前之景,色彩絢麗,生機勃勃,胸中之境,雄渾開闊、氣勢恢宏。分析到這里,學生的激情澎湃之情即刻噴涌而出,勾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正如艾青所言,“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用“萬類霜天競自由”之景,引導學生點燃澎湃的青春激情,引導學生無時無刻不熱愛這片土地,愛它的繁華,也愛它的蒼涼,滄海桑田化為瓊樓玉宇,愿我的學生有朝一日,能鷹擊長空,直下山河。
二、“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引導學生立宏偉之志,才能讓學生辨明前進的方向,才能避免走彎路、走錯路
毛澤東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同樣面對破碎的山河,南唐后主李煜,只能感嘆“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更多的表現(xiàn)了個人生存際遇的不幸。但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寫下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雖然是問誰主宰國家命運,掌握民族前途,但答案顯而易見,就是詩人自己,這樣的志向何其宏大!當然,這與他青年時期就立下志向有關(guān)。毛澤東在17歲時就寫下“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里通過毛澤東與李煜的對比,引導學生明白青年立志的重要性。然后讓學生討論自己所知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如陳勝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之”,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宏偉志向都是他們在青少年時確立的。待學生討論結(jié)束,于是便順勢引導學生,如果將來想要有所成就,那么在青年時便要立下宏偉志向。
三、“胸中有丘壑,眉間存山河”,引導學生做一個有大氣的青年,這是復興中華所需要的人才
毛澤東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中國正處于風云變幻當中,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nóng)民運動日益高漲。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導農(nóng)民運動,重游橘子洲、岳麓山,面對如畫的秋景,追懷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革命斗爭經(jīng)歷,于是寫下了這首詞。因為背景不同,詞人氣度、胸襟、身份不同,故毛澤東在秋天的情感不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萬里悲秋常作客”,無論是所繪之湘江秋景,還是所寫之同學少年,都非常大氣?!暗街辛鲹羲?,浪遏飛舟”,這群同學少年勇敢地投身革命風浪之中,激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這是一種納百川、懷日月的大氣。
在毛澤東其他作品中,面對“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險惡局面,是“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的迷人味道;在突破敵軍圍追堵截的長征路上,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的熱烈景象;面對“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形勢,詩人感受到的卻是“大地微微暖氣吹”的氣息。這是又另一種大氣,是成熟穩(wěn)重、寧靜和諧。
余世維說:“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币龑W生明白正因為毛澤東大氣的性格,成就了他偉大的人生格局,他便能高瞻遠矚,最后成為一代偉人。
引導學生繼續(xù)拓展,自古以來,都不乏這樣大氣之人。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顧憲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西南聯(lián)大“中興業(yè),須人杰,便一城三戶,壯懷難折”,他們的胸中眼里,表達的都是對祖國命運前途的關(guān)注。
秉著立德樹人、服務(wù)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更好地發(fā)揮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最后,給學生播放張杰演唱的歌曲《少年中國說》:“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將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敢問天地試鋒芒,披荊斬棘誰能擋,世人笑我我自強,不負年少?!鄙硖帍团d偉大中國夢的時代潮流,想要將日月丈量、問天地試鋒芒,那么,同學們須立宏偉之志,將千秋偉業(yè)筑于平凡間,做一個大氣的青年,做一個熱愛祖國的青年,才能在那“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愿這中國教育改革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培育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