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點評 春節(jié)期間,電影《滿江紅》熱映。這部電影與抗金名將岳飛有關(guān),片名也出自岳飛的著名詞作《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岳飛不僅是有勇有謀的武將,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詞人。除了人盡皆知的《滿江紅》,他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也是詞中名篇,但與《滿江紅》的慷慨悲壯不同,這首詞婉轉(zhuǎn)低回,流露的是另一種情緒。
靖康之難發(fā)生后,岳飛一直活躍在戰(zhàn)斗前線,抗擊金人,并率領(lǐng)大宋軍隊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大有收復(fù)河山之勢。然而,此時,宋高宗卻出于私心,決定與金人議和。他任用秦檜為相,大力打擊主戰(zhàn)派,積極推動議和。這首《小重山》就作于紹興八年(1138)宋金“議和”而不準(zhǔn)動兵的特殊時期。
因為預(yù)感到抗金大計有付諸東流的危險,岳飛憂心忡忡。凄清的秋夜,蟋蟀連綿不斷地叫著,把他從夢中驚醒。夜不能寐的他于是起床徘徊于庭院,對著月亮一遍又一遍思索心事。他渴望早日收復(fù)失地,建功立業(yè),之后功成身退,歸隱故鄉(xiāng)。然而突然降下的和議之旨,打破了他的歸老計劃。朝中現(xiàn)在已是主和派的天下,岳飛孤掌難鳴,于是他不由地感慨:知音太少了,即便自己奮力撥動瑤琴,把琴弦彈斷,又有誰能聽到呢?
這首詞基調(diào)蒼涼,婉轉(zhuǎn)幽曲,寫出了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悲憤情緒。4年后,岳飛冤死于獄中。一代英雄,赍志以歿。他沒能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卻化為豐碑,和他的不朽詞作一起,永遠(yuǎn)地佇立在中國人心中。(文/常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