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檢測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
石灰源于白云石、石灰石等材料的煅燒,將它加入土中,再加入適量的水,石灰中的鈣、鎂等離子同水發(fā)生作用,會發(fā)生一定的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在這些反應的基礎上,石灰土的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會顯著增強。因此,石灰土可作為路基填料,在提高公路建設質量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路基土填料石灰土對路基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為三點:首先,石灰土可以降低濕土中的含水量。之所以濕土的含水量會下降,其原因在于石灰加入濕土后,水被生石灰吸收。其次,相比于素土,生石灰的吸水量更大,在壓實度、含水量等方面,也比素土的范圍廣。應用石灰土,濕土的含水量能夠快速恢復至最佳水平,壓實效率更高。最后,摻入石灰導致土的塑性發(fā)生改變,會提高路基的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故對路基填料石灰土展開試驗研究,便于更合理地將之應用于工程中,為提高路基的施工質量奠定基礎。
該試驗以上海市新建工程項目G228 公路(上海浙江省界—老龍泉港以東,海灣路以東—南蘆公路)新建工程為例,對該工程石灰土路基進行試驗。該工程為公路工程,道路等級為一級道路。由于上海地區(qū)土質多為軟土地基,軟土路基具有含水率高、強度低、易沉降等特點,因此需要對原路基使用石灰土換填,以增強路基的穩(wěn)定性。
1.1.1 石灰
選用Ⅲ級生石灰,廠家為衢州市匯金環(huán)??萍加邢薰荆瑴y得其有效氧化鈣含量為72.85%。
1.1.2 土
土從施工現(xiàn)場中選取,在路基范圍1m、3m 及5m處,依次篩選土樣,將雜質去除。測得其天然含水率為11.5%,天然密度為2.72g·m-3。根據(jù)規(guī)范對該土樣進行界限含水率試驗[1]。試驗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土樣的密度及界限含水率結果
根據(jù)相關標準把收集到的施工土樣打碎后,通過4.75mm 篩孔進行過濾,生石灰則用2.5mm 篩孔進行篩選,按照外摻法依次選取相應摻入量(土樣中石灰的占比)的生石灰,在原狀土中拌和,以此作為試驗樣品[2]。摻入量從0 開始,逐步增加至4%、6%、8% 和10%,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開展室內試驗。
1.3.1 擊實試驗結果分析
使用無機結合料擊實試驗(甲法)進行試驗,觀察不同摻入量條件下石灰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結果(見表2)。
表2 擊實試驗結果
根據(jù)表2 可知,素原狀土的干密度隨含水量改變明顯。從最大干密度的變化趨勢來看,含水量小范圍變化,可以獲得較大的干密度值。但隨著生石灰摻入量逐漸增加,這種趨勢變得逐漸平緩??梢姡彝聊軌蛟谳^大含水量的空間范圍內獲得相對好的干密度值,提高工程的可執(zhí)行性。
1.3.2 無側限壓強度試驗結果分析
試驗中用的試模儀器尺寸為φ50mm×50mm,制作石灰配比不同的試樣后,將其養(yǎng)護至試驗要求的齡期,至第6 天、第7 天放入水池中浸泡一夜,至齡期滿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石灰土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結果
根據(jù)表3 可知,在石灰摻入量不同的條件下,土樣強度隨齡期增加呈增長趨勢。石灰摻入量變化后,6%石灰摻入量的原狀土強度與8%石灰摻入量條件下的強度相近。相比于8%石灰摻入量的土樣強度,10%石灰摻入量的土樣所對應的強度有所下降??赡苁遣糠治茨軌虺浞窒獾氖覛埩粼谕馏w空隙中,間接地降低了土體顆粒間的黏結作用。結合實際工程應用的情況來看,在增強土樣強度的同時,石灰摻入量并非越多越占優(yōu)勢,在綜合考慮經(jīng)濟成本的基礎上,建議選擇石灰摻入量的配比為6%[3]。
該工程石灰土路基段里程樁號為K18+450—K18+650,該路段經(jīng)過原狀土區(qū)域,計劃使用路基填料石灰土對該路段進行綜合治理。選取的試驗路段為K18+450—K18+650 段,石灰摻入量設定為6%。根據(jù)工程設計要求,路基壓實度≥96%,施工方法為路拌法。該路段的路基在鋪筑期間,認真執(zhí)行施工標準,并確保試驗檢測正常進行。結合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在汲取一級公路施工經(jīng)驗的基礎上,確保石灰摻入量準確[4]。
2.2.1 放樣測量
測量人員優(yōu)先恢復中柱,以該段路基為例,依據(jù)其剩余填土高度和邊坡坡度(1∶1.5)計算邊坡寬度。然后結合招標文件的相關技術要求,使用石灰畫出路基填筑的邊線。在邊線位置開始至中柱之間,每間隔10m 設置1 個指示樁,同時標明樁號。
放樣內容包括3 項基本內容:一是結合施工圖紙所示的路基中樁,對路基中線進行精準放樣;二是將路基高程計算完成后,對試驗段填筑邊坡占有的寬度進行推算;三是將路基橫斷面圖作為依據(jù),確保路基邊緣壓實,且道路兩側的超寬寬度為50cm[5]。
2.2.2 挖土及裝運
該試驗路段在取土過程中,優(yōu)先清除土場表層30cm 以內的腐質土,然后將土運出。在汲取道路施工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填土的松鋪厚度進行確定。根據(jù)松鋪厚度及運載量,對每輛車的鋪攤面積進行計算,然后在地面上使用白灰畫出方格?,F(xiàn)場施工人員對裝運土的過程進行綜合指揮,確保道路施工正常進行。
2.2.3 道路粗平
應用推土機將土堆大致推平,針對體積相對大的土塊則做人工打碎處理,確保土塊的粒徑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
2.2.4 調整含水量
根據(jù)試驗室擊實結果,石灰土最佳含水量為15.3%,測定現(xiàn)場原狀土的天然含水量約為22%,高于最佳含水量約7%,因此需要調整天然含水量。降低含水量的方法主要是反復晾曬法。結合以往的經(jīng)驗可知,如果土方的含水量與土樣最佳壓實含水量接近時,由試驗人員對土樣進行含水量檢測和調整。
2.2.5 精平、碾壓
在精平的過程中,應用人工與機器合作的方式進行。在精平結束后,土方需保持在總體平整狀態(tài),保證碾壓之前的土面平整度不超過15mm。實現(xiàn)精平后,需借助壓路機及振動設備壓實土面,并對松鋪厚度進行檢查。
2.2.6 打網(wǎng)格、摻石灰、拌和
應用石灰在壓過的路基上打網(wǎng)格,單個網(wǎng)格面積為10m2。以試驗室確定的石灰干密度最大值為依據(jù),對單個網(wǎng)眼的石灰摻入量進行計算。采用人工方式摻入一定量的石灰,之后應用WB220 穩(wěn)定土拌和機進行拌和,且拌和遍數(shù)超過2 遍。第1 遍最好不要翻拌觸底,較鏵犁淺2~3cm 為宜,其目的是阻礙石灰下沉,第2 遍以鏵犁標準為依據(jù),拌和2 遍后對石灰劑量進行檢查。如果石灰量偏少,則需要人工加入石灰。拌和結束后,混合料的顏色需保持一致,且不可有花面及花團。
2.2.7 穩(wěn)壓、精平
采用TPA法測定破碎力,使用P/36R圓柱形探頭,65%的壓縮比例,觸發(fā)力0.15 N,30 mm/min測試速率下降距離20 mm。每個樣品平行測定6次取平均值[11]。
灰土拌和結束后,對土樣的含水量進行檢測。如果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出2%~3%,就需借助履帶式拖拉機進行壓實,做到精平。需保持灰土表面總體平整,平整度在10mm 以內,橫坡不得超過2%。
2.2.8 二次碾壓
在精平的基礎上,實施二次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可使用振動壓路機施工。第1 遍直接靜壓,無須振動,第2 遍由慢及快,振動由弱至強,且壓路機碾壓速度的最大值需在4km/h 以內。在碾壓過程中,直線段的碾壓方向為從兩邊至中間,而小半徑曲線段則需由外及內,采用縱向進退形式碾壓。對于橫向接頭,振動壓路機多會進行0.4~0.5mm 的重疊處理。碾壓過程需全覆蓋,不可有死角,保證碾壓均勻合理。
2.2.9 壓實度結果檢驗
路基施工結束后,應用灌砂法檢測段路基的壓實度。根據(jù)試驗結果,現(xiàn)場使用石灰土對路基進行填實的過程中,其壓實度的最小值為96.1%,壓實度最大值為98.3%,滿足設計要求,證明壓實效果良好。
2.2.10 彎沉結果檢測
當路基養(yǎng)護滿7d 之后,開展貝克曼梁法彎沉檢測。根據(jù)圖紙要求,該路段石灰土路基設計要求為≤243.3(0.01mm)。根據(jù)檢測結果,試驗路段路基的彎沉最大值為188,最小值為90,路段彎沉代表值為112。
K18+450—K18+650 段路基養(yǎng)護滿60d 之后,挑選合適的樁號斷面。在斷面未施工期間,埋設相應的沉降板,并檢測沉降結果。獲得的檢測結果如表4 所示。
表4 K18+450—K18+650 段路基沉降觀測結果(60d)
根據(jù)表6 結果可知,該段石灰土路基施工結束后,沉降量與設計要求相符。在高速公路建設完成并通車的基礎上,需要對路段展開持續(xù)觀測,試驗路段路基并未產(chǎn)生位移及沉陷等病害。瀝青路面沒有出現(xiàn)反射裂縫,證明石灰土用作路基填料后,效果相對理想。
2.2.12 石灰土養(yǎng)生
當石灰土碾壓結束后,在檢驗合格的基礎上,需要即刻填筑第二層石灰土。倘若無法及時填筑,那么就要自第2 天或者第3 天進行養(yǎng)護。并且,養(yǎng)生階段以7d 為宜。養(yǎng)生階段不可讓灰土太過潮濕,也不可忽干忽濕。同時需要嚴格控制交通,僅允許水車通行,禁止其他車輛通行。試驗路段完成施工后,需要結合施工記錄及試驗檢測結果,對試驗路段的施工情況進行總結,并出具報告,交由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審核,并完成相關審批,為后續(xù)大規(guī)模施工奠定基礎。
在路基填料石灰土摻入期間,需要對石灰土中的相關指標進行試驗,同時對試驗結果進行檢驗。在合格的基礎上,方可將石灰土以填料形式應用在試驗路段的路基施工中。在石灰土運輸?shù)倪^程中,需要重視車輛的維修與養(yǎng)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石灰對施工道路造成污染。
3.2.1 雨季施工
在多雨季節(jié)施工,應盡量躲開雨季開展石灰土結構的路基施工。當備用石灰堆成大堆后,應用塑料布將其覆蓋,并在石灰大堆的周圍挖好排水溝,做好排水工作。
3.2.2 冬季施工
石灰路基層施工不適合在冬季進行,施工期的最低溫度不得低于5℃。施工時間應提前在第1 次冰凍期(-5~-3℃)完成施工,時間需提前一個月或者一個半月。如果石灰土路基基層養(yǎng)生期在冬季,需要在石灰土中加入防凍劑,如3%~5%的硝酸鹽。
通過對路基填料石灰土進行試驗及應用的探究,得出如下結論:
其一,石灰摻入土樣后,石灰土可在較大含水量區(qū)間內獲得干密度最大值,提高石灰土用于治理原狀土路基的可操作性。其二,石灰摻入土樣后,土樣的強度增加,齡期增大后,其強度增加變緩。其三,當石灰摻入量低于6%,石灰土的無側限壓強度與回彈模量值,均可增加至最大值;當石灰摻入量高于6%時,兩者的數(shù)值提升并不明顯。其四,根據(jù)試驗結果可知,該工程石灰土的最佳石灰摻入量為6%。其五,將石灰土作為路基填料,強度和穩(wěn)定性極佳,與道路工程設計要求相符,值得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