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秀峰
西紅柿是我國北方重要的西紅柿主栽品種,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現(xiàn)在即將進入冬季,很多地區(qū)的氣溫逐漸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區(qū)冬季氣溫低,晝夜溫差大,對植株生長非常有利。基于此,本文簡單介紹準備工作要點,并深入研究西紅柿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西紅柿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土壤環(huán)境。在實際生產(chǎn)中,西紅柿種植地與其他作物種植地之間要做好相應的規(guī)劃,以確保能夠達到較好的種植效果。比如在前期的種植過程中,西紅柿對于土壤的要求比較高。由于西紅柿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在其生產(chǎn)中應將種植地保持在良好的狀態(tài)之中。如果種植地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下會降低作物生長速度以及品質等因素,均影響西紅柿的生長發(fā)育,并可能會導致病菌蔓延。所以應該在種植過程中及時進行排水處理以保證西紅柿能夠順利地生長并且實現(xiàn)良好的果實品質與外觀性能等方面要求,二是溫度環(huán)境決定番茄的生長發(fā)育、也是影響其口感以及品質等因素之一。雖然西紅柿對于溫度條件很敏感,但是其主要還是因為其自身生理特性影響而造成不能長時間處于高溫環(huán)境之下因此在種植時就應該考慮相應的種植技術來有效保證西紅柿可以順利地生長并達到最佳效果。三是干旱天氣決定西紅柿的生育水平以及果實質量與外觀性能。因此在生產(chǎn)中需要對土壤溫度、光照程度、含水量以及降雨情況等因素進行合理科學安排并保證適合西紅柿生長階段的濕度條件。
一般情況下在對西紅柿進行種植之前需要對其所在的土地進行平整,并提前對土地進行耕翻,保證土壤均勻,不允許出現(xiàn)板結或者有雜草等存在。同時在翻地之前需要選擇好肥料,因為西紅柿生長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導致其在土壤中失去活性,從而影響土壤的透氣性。但是必須要保證土壤處于良好狀態(tài),這樣才能保障西紅柿植株對于營養(yǎng)物質進行吸收,從而提高產(chǎn)量并減少病害發(fā)生概率。另在進行翻地過程中應該合理使用機械來有效將土壓實并進行深耕,要注意不能使用重體力勞動而選擇輕松簡單工作,保證其土壤狀態(tài)良好才有利于西紅柿正常生長對環(huán)境要求為沙質壤土或者中性土質而利于番茄生長,從而在每層土壤上面均勻分布著孔洞或者是過多裂縫,降低植株內部空間壓力并使其能夠獲得更好的通氣條件以及環(huán)境濕度,保證西紅柿植株正常生長。
育苗過程需要選擇好的優(yōu)質種苗,選擇優(yōu)質的種苗不僅可以使番茄苗更快更好發(fā)育,而且還可以提高西紅柿的產(chǎn)量和品質。育苗要選擇優(yōu)質的幼苗才可以提高西紅柿苗產(chǎn)量和品質,選擇品種時需要根據(jù)種植地塊選擇有沒有大棚或者日光溫室種植。一般種植品種在20-30 年左右就可以,種子質量要保證。一般選用健壯母株與健康苗為宜。在育苗時可以選擇多倍體苗或者子葉苗、真葉苗等。
為了提高西紅柿的成活率,在定植前需要提前澆透水。定植前需要澆一次水,然后再將土壤深翻20 厘米左右,在翻土時要注意將土塊打散后再將種子放入其中再覆土就可以了。在定植時應該注意選擇晴天進行播種,種子飽滿時一般可以采用穴播方式進行播種,可以起到早播早發(fā)的效果,穴播應該根據(jù)地塊大小進行分層栽種并且覆土。播種以后還要注意通風降溫,防止苗床溫度過低造成西紅柿植株出現(xiàn)凍害。定植后第一次澆水不宜太多,這是由于土壤濕潤就可以長出新根,最好定植后一周不要澆水,不然會出現(xiàn)爛苗現(xiàn)象。定植后需要及時覆蓋地膜來保溫防寒,不要急于澆水,要等地面溫度達到10℃左右后再澆一次水來促進西紅柿植株生長。但是可以在澆水后使用多菌靈和多效唑來預防西紅柿生理性病害發(fā)生,并且蓋上地膜來提高土溫和增加空氣濕度,有利于西紅柿植株生長旺盛保證西紅柿豐收。
冬季溫室西紅柿產(chǎn)量非常高,一般在2-3 茬種植可以有200 多斤西紅柿,所以要保證西紅柿植株充足營養(yǎng)。但是,越冬期間很多農戶為了保證西紅柿產(chǎn)量要施肥。在西紅柿生長期間肥料多是氮肥、鉀肥和磷肥等為主,這是為了保證充足養(yǎng)分以保證西紅柿正常生長和營養(yǎng)生長,在施肥時要注意肥料與土壤相結合。一般來說,在澆水時在水未干時就進行追肥。如果施肥量過大或者沒有使用基肥,就在根部埋施有機肥然后澆水。
在定植以后要控制好澆水量,定植后大約15-20 天以后開始澆緩苗水,也就是定植后20-30 天左右澆一次水,緩苗水可以控制好濃度和澆水量來保證西紅柿生長所需肥、水充足。當植株進入第一片真葉以后灌第一次水,但是灌完以后要及時蓋膜和澆水,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土壤濕度夠大,尤其是在炎熱時期一定要注意澆水問題。但是,澆水過多也會導致西紅柿水分供應不足,從而造成西紅柿爛根、軟腐病等病害發(fā)生,澆水時要注意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澆水后應及時通風降溫以免濕度過大造成病害發(fā)生。在西紅柿生長過程中,應該注意控制好肥水澆水和追肥次數(shù)合理使用配方肥,同時可以適當進行葉面追肥以提高植株抗性防止西紅柿出現(xiàn)肥害對產(chǎn)量影響巨大。
西紅柿采收標準:植株上的果柄、果實上的花蕾都成熟以后,西紅柿從果柄處向外伸展,果柄變硬、顏色變紅時采收,果實應盡快采摘。采收方法要符合西紅柿的生長特性和口感特點以使西紅柿品質好,銷售價格高。在果實成熟之前應減少施用氮肥以防止莖葉徒長,而且應該適當施肥促進果實生長。當西紅柿產(chǎn)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應及時進行疏果,當果實長到一定大小時應及時進行摘果摘心工作,防止果實后期出現(xiàn)落果和畸形果現(xiàn)象?,F(xiàn)在種植面積比較大蔬菜產(chǎn)量非常高一般每畝可以種植1000斤左右因為西紅柿品種不同價格也不同,所以種植前應該要及時采收。根據(jù)市場需求及時采收以減少損失并減少投資成本。根據(jù)品種特性來采收以達到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目的。
對于冬季大棚番茄,植株徒長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主要原因是整枝不當或過密。這種情況下植株不但徒長而且還會消耗養(yǎng)分,因此需要及時進行調整。一般在生長到4 片葉后進行第一次的打頂整枝。打頂時先去掉下部的花序,然后摘除側葉和花穗,并注意輕剪掉植株下部側枝。當側枝數(shù)量較少時就可采用摘心的方法進行整枝,以增加通風透光效率,減少養(yǎng)分消耗。如果不及時處理,往往會造成番茄落花落果現(xiàn)象嚴重甚至造成死棵。因此如果需要進行打頂整枝時應盡量把側枝葉去除,并控制徒長情況的發(fā)生。
①整枝時間
番茄整枝時間應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來定,一般來說,大棚越冬的西紅柿多在4 月中旬至6 月初進行第一次整枝。這種整枝方式不僅可以防止旺長還可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降低果實的商品性。當植株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再進行第二次整枝。但是由于光照不足導致番茄生長緩慢,植株出現(xiàn)直立狀,影響了西紅柿生長,因此在整枝時應該明確整枝點位置。一般距離植株中心點15-20 厘米時開始整枝,距離植株50 厘米時要及時整枝去除過多側枝,保持棚內通風透光良好。整枝時最好采用單干整枝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將上部花穗全部摘去。當植株長到40-50 厘米時就可以進行第二次整枝,在植株生長到1 片葉時開始打頂整枝。如果有2-3 片葉時可以進行第三次整枝,這樣可以保證留出來的側枝數(shù)在20 個左右即可。
②整枝方法
整枝應根據(jù)植株高度進行,一般保留主枝4~5 片葉,摘心1次。第一次打頂后,去掉主蔓兩側1~2 片葉子后進行整枝,用手輕輕掐去頂部葉片。一般每1 片葉留1 個側枝,在側枝上留1~2個果實時摘心,然后在留1 片葉時摘除頂葉和花穗。整枝后,要經(jīng)常檢查蔓之間的距離,發(fā)現(xiàn)不合理時要及時進行調整。
③留果技巧
一般每隔10 天左右打頂葉一次,待側枝長到10-15 厘米時即可摘除。摘除花穗和留1 穗果,留果應根據(jù)植株長勢合理分配。留果標準為番茄植株的葉長達到5-6 片葉時摘心,葉色深綠時進行摘心處理。
入冬后,作物的養(yǎng)分消耗很大。因此要加強田間管理措施,以提高坐果率,防止晚霜凍害。在西紅柿緩苗前每隔15 天追肥1 次硝酸鈣200 倍液或磷酸二氫鉀300 倍液?;蛘呙慨€施用硫酸鉀30~50 公斤水,每畝追施硫酸鉀10 公斤或硫酸銨15 公斤。由于溫度低,澆水時間應延后1~2 天再澆水。
①促花肥
越冬西紅柿在開花結果前,不能施用過量的氮肥,否則會引起營養(yǎng)過剩而造成植株徒長,從而影響結果。因此,應該在開花前及時補充營養(yǎng)。根據(jù)西紅柿的營養(yǎng)需求,結合開花前追施促花肥5~7 天,每畝施用硫酸鉀15 公斤或硫酸鎂10 公斤?;蛎慨€施硫酸鉀15 公斤。在西紅柿開花前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促進花芽分化。在花蕾露白時開始噴施磷酸二氫鉀2000 倍液,促進開花坐果和提高坐果率可以提高果實質量,提高產(chǎn)量和商品性??梢詮淖焦麑嵟虼筮@一階段使用磷酸二氫鉀400 倍液和磷酸二氫鉀1000 倍液,這樣可以提高坐果率,連續(xù)使用3 次以上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最終增產(chǎn)20%~30%。
②基肥
定植前,每畦施腐熟的農家肥1500 公斤、過磷酸鈣50 公斤、硫酸鉀10 公斤、磷酸二氫鉀100 公斤,需基于整平的土地施用肥料。定植后澆透水兩次,澆水量分別為30 厘米和50 厘米,然后把水排掉。土壤結凍前不能澆水。同時施肥也要澆水。如果沒有覆蓋地膜,可將肥料撒在畦溝內。然后蓋上一層泥土并蓋上地膜。在地膜上蓋上土。因為不透氣,可以提高地溫,防止肥料流失,改善土壤質量,促進根系生長等綜合措施,這樣就可以提高西紅柿的產(chǎn)量和品質。為了保證苗床不被凍壞,通常每平方米可以使用15 公斤尿素或硫酸鉀加15 公斤硫酸鋇。施肥時要注意不要將肥料撒在葉面上,而由于其在葉面上吸收快、效果好,所以肥料可以較長間隔施用。
越冬大棚是病蟲害發(fā)生的高發(fā)區(qū),要加強病蟲防治,在入冬前要清除棚內枯枝落葉、病葉及病果等殘體。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拔除。應重點防治灰霉病、疫病等疾病,蚜蟲主要是防治,白粉病防治可用藥劑為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蚜蟲在開花前噴至花前用藥,間隔7~10 天噴1 次,或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也可以使用50%滅殺螨特乳油1000 倍液對蚜虱幼蟲進行噴霧防治,并在苗期噴灑2.5%溴氰菊酯懸浮劑1000 倍液防治白粉虱和蚜蟲。
在溫度降低、光照減弱的條件下,應加強水分管理。由于空氣相對濕度低,可適當澆水減少濕度,如氣溫較高或土壤濕度過大會引起西紅柿生長不良,所以水要澆足澆透。澆水時要注意輕澆,避免澆大水。應注意棚膜溫度不要太低,以溫度在5℃~10℃為宜,低于10℃低溫不利于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不利于根系活動而影響越冬。而且在低溫下莖上氣孔關閉,影響水分吸收。為保證棚內溫度在10℃以上,澆水的時間應控制在上午10 點左右或下午澆水時不要澆凍水。澆水時不要從棚上倒淋水、洗井水等,也不能將水直接潑到苗上。如果澆了大水反而會導致土溫下降使根系缺氧而腐爛死亡,并且土壤中水分直接蒸發(fā),這也是誘發(fā)相關病害及引發(fā)植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水蒸氣未揮發(fā)完時即進入西紅柿根系和葉片上,在晴天的上午進行澆水有利于植株抗旱、防凍害和預防病害發(fā)生,注意不要將棚膜上的水滴到蔬菜上。當溫度低于5℃時就不要再用進行澆水,此時棚內地溫一般為10℃左右時才能滿足根系正常生理活動需氧量,因此棚內應適當多澆些水,這樣既能夠提高地溫,也可避免植株因缺水而死亡。在澆水時可先噴水后再澆小水一次,澆水量為3~5cm/min 左右后進行第二次澆水,同時要注意控制膜面溫度在10℃以上時及時澆水可以有效降低棚內濕度。但在植株根系開始活動后土壤含水量低,不能過于干旱缺水時需要補充水分以保證植株正常生長需要水肥供應。當氣溫下降到5℃左右時就要停止給水,而當白天氣溫上升到15℃左右時再澆水,如低于5℃就應重新澆透水1~2 次即可滿足番茄的需要。棚膜覆蓋條件較差的地塊,中午要放風降溫2℃左右,可以適當揭小一點薄膜保濕防寒。
覆蓋薄膜大棚的夜間溫度一般在15℃左右時進行覆蓋,要保證充足的光照,一般每隔3~4 天進行一次,間隔5~7 d,以提高地溫。可在夜間將棚內加蓋小拱棚或塑料薄膜覆蓋保溫。通過選擇適當?shù)钠贩N由于入冬以來天氣異常,對棚室濕度要求比較高,因此在選擇溫室大棚時要選擇品種純正、品種抗性強、生長勢較強的品種做好種苗的培育工作。在大棚越冬時可采取單棟溫室為單元種植模式,并在大棚設置防蟲網(wǎng)以達到防蟲的效果。當溫室內溫度高時采用加溫系統(tǒng),棚內溫度降低后要及時把溫室內棚溫升高保持在30℃左右,防止果實發(fā)生凍害,低溫來臨時可采用防寒大棚保溫措施來確保番茄安全越冬。整枝打杈由于棚內光照弱導致西紅柿植株生長較弱影響了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動,進而影響了西紅柿植株的生長發(fā)育及坐果率影響產(chǎn)量,因此在栽植番茄時要及時摘除老葉、畸形果以及不充實果實等多余枝,及時摘除。并根據(jù)情況對不同側枝保留不同分枝、花序等部分,同時要將生長過密側枝剪去;并根據(jù)植株長勢適當調整生長方向。
選留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留作3-4 個果穗后分批定植于日光溫室內,注意棚室要通風透光防止爛葉、病蟲、畸形果及死秧等情況出現(xiàn),并且還要注意肥水要充足、溫度要適宜,并以防止高溫為主。可采用高溫進行煉苗,待西紅柿花芽分化出來后可分批采摘果實。在果實采收后應及時進行清園工作以便減少病蟲害危害,同時還可以提高西紅柿的商品價值。番茄落花后要及時摘除老葉、畸形果等病葉,將病葉、病果及時摘除并清理出棚室進行銷毀處理,或進行適當處理減少養(yǎng)分流失以提高果實品質。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人們對飲食需求也隨之增加。對于西紅柿種植而言,科學合理進行管理屬于豐收的前提條件。通過對越冬茬西紅柿種植管理進行深入研究,能夠為種植戶提供相關指導以及技術實施方面的建議,進而為我國農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