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歆
“大運河畔,馬陵山下,一座紅色的殿堂,樂群培賢……”這座紅色的殿堂就是宿遷市實驗小學。磚紅的教學樓掩映在綠樹蔭濃中,顯得格外的明艷;橙紅的塑膠跑道上閃現(xiàn)著我們活躍的身影,充滿活力與希望;鮮紅的五星紅旗在校園上空迎風招展,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我們的學校歷史悠久。清末時期,廢除科舉,學習西方國家實行新學,先賢們在富貴街開辦了“樂群小學堂”。如今,在我們的校史館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古色古香磚紅色的牌匾上刻著“樂群小學堂”五個繁體字,大門兩側(cè)掛著“樂境百年猶盛,群英千里彌增”的對聯(lián)。佇立門前,我仿佛觸摸到了歷史的痕跡——一群拖著長辮,身著長衫布衣的孩童,你追我趕,嘰嘰喳喳地從這個門跨過。后來,戰(zhàn)火燒毀了校舍,“樂群小學堂”不得不搬遷到蔡祠堂,改名為“培賢小學堂”。
誰曾想到就這樣一所普通的小學堂,曾有過一段腥風血雨的抗日往事。80年前,日寇的魔爪死死地控制著整個宿遷城,在城中兩次對教師進行瘋狂大抓捕,逼迫他們教中國的孩子日語。國難當頭,我校教師怎能屈服,心中懷揣著紅色的愛國心,將教學秘密轉(zhuǎn)為地下,他們一邊教授中文,一邊鼓勵民眾奮起反抗。
一個秋日的清晨,一群日本兵接到密報,他們?nèi)蔽溲b闖進了學校,猶如一群野獸在校園中肆意破壞,他們把全校的師生趕到操場上訓話,張建吾校長、肖天魯老師慘遭殺害,昔日的青蔥校園頓時變成了人間煉獄。敵人的酷刑并沒有讓師生屈服,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校園的每一塊磚瓦,愛國精神成就了紅色殿堂的最初的底色。
前幾年,疫情肆虐,在醫(yī)療物資、醫(yī)護人員緊缺的情況下,我們敬愛的教師穿上紅色馬甲當起志愿者。他們的奉獻精神讓我深受教育,這就是紅色殿堂精神的延續(xù)。
樂群培賢,孕育了一代代優(yōu)秀的學子,也培養(yǎng)了一位位勇于擔當?shù)膬?yōu)秀教師,他們從這座紅色殿堂出發(fā),汲取力量,發(fā)揚紅色精神。我為我是一名實小學子而驕傲自豪,這座紅色殿堂的故事將由我們來延續(xù)!
(指導老師:張曉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