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穎
花園里有一尊漢白玉的美女雕像,和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它們圍繞在一個小水塘旁邊,成為一片美麗的風(fēng)景。最初,花與樹,還有雕像,都能夠相安無事地共享著人們的欣賞與贊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雕像開始心理不平衡起來,她覺得自己身價尊貴,體態(tài)婀娜,本應(yīng)比那些花花草草們更顯榮光,但現(xiàn)實是,人們總是在贊美桃花的嬌艷、荷花的優(yōu)雅和梅花的秀美,卻很少有人贊美她。
雕像很生氣。小鳥飛來問她發(fā)生了什么?雕像就把心里的不爽,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它。
小鳥聽了,哈哈大笑,說:“可愛的雕像,你多慮了,人們之所以不刻意贊美你而只贊美花,是因為花會改變,但你不會。花的美之所以被欣賞被贊嘆,是因為它們從發(fā)芽到綻蕾到開放,再像蝴蝶一樣展翅消落,每一天都會改變。而人們,只對會改變的東西產(chǎn)生反應(yīng),不會對一成不變的事物,表示出關(guān)注?!?/p>
雕像覺得它說得有理,但不打算照它說的做,而是決定試著消失。她努力掙扎著,醞釀著,把一腔膨脹的力,聚集著,壓縮著,然后拼盡全力地爆發(fā)了出去。她想看看,沒有了自己,人們會如何反應(yīng)?
“嘭!”隨著一聲巨響,雕像從內(nèi)到外,碎裂成一堆亂石。
雕像的努力沒有白費。那天,所有路過花園的人們,無一不提到她,而且紛紛感嘆:那么美麗的雕像,怎么說沒就沒了?
雕像終于心想事成,聽到了人們的贊嘆。但她似乎并不開心,碎了一地的她,第一次理解到,那些隨風(fēng)遠(yuǎn)揚的花聽到贊美時的心情。
但似乎稍晚了一丁點。
(偶然摘自“曾穎眼中的世界”微信公眾號,知止圖)
文/初程
駕車穿行連山隧道,眼前明明暗暗交替,視覺開始疲頓。安全起見,開燈、減速。隧道外越是朗日艷陽,越是襯得隧道里烏黑如漆。接二連三駛過幾個隧道,再次開進(jìn)一團(tuán)黑暗。雖是老司機(jī),心里也不免提心吊膽。
絕不敢旁顧,直勾勾盯著前面隧道盡頭的那點亮光,向著光亮的方向開去。那團(tuán)光亮,先是如月半圓,漸漸地成了半弧拱門,總算駛出黑暗。
“低頭拉車,抬頭看路”,早有古話在先。走路看路,理所當(dāng)然,可該往前看多遠(yuǎn)呢?
在駕校學(xué)車上路,教練一律指點如下:向前看,向前看。各人見解不一,有人看車前三五米,有人看車前百十米。看得太近,車還帶著速度,拐彎剎車已經(jīng)來不及了??吹眠^遠(yuǎn),避東西繞路障又是一番慌手慌腳。
不怪教練沒說明,也不怪眾人沒聽清,說的沒錯,做的也沒錯。向前看,先是看清多遠(yuǎn),再是看得多遠(yuǎn)。
(摘自2022年11月25日《今晚報》,桃&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