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慶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閱讀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英語教師急于求成,總是將閱讀課拆分成單詞講解、句子講解兩個部分,將知識點直接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下降,學習效率低下。而解讀文本法則可以讓學生感知、概括和整合文本,對于學生深入了解語篇內涵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將從三方面具體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解讀文本,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對文本體裁進行解讀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由于文本的文體并不單一,若想要對文本進行有效的分析,教師者需要引導學生對文本的體裁進行解讀。如記敘文需要了解它的六要素、寫作順序和表達方式;說明文就要關注說明順序和說明對象的特點;而議論文則需從論點、論據(jù)、論證方法等方面入手。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文章引導學生對文本體裁進行解讀,從而增強學生的語篇意識。
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 Unit4 The univer- sal language的 Extended reading部分“Beethoven:a re- markable life ”是一篇關于音樂家貝多芬的生平介紹。貝多芬一生命運多舛,他雖然擁有音樂天賦,卻在青年時期喪失了音樂家最寶貴的聽力,而他能夠在絕望中重新振作起來,并且創(chuàng)作出世界名曲《第九交響曲》。在學生初步瀏覽完整篇文章內容后,教師面向學生提問:“What is the genre of this text?”并明確這是一篇以時間為線索的記敘文。接著,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體裁特點,教師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完成以下任務:1.What is the order in which this arti- cle introduces Beethoven?因為這篇文章的記敘順序與以往學生所學習的有所不同,這篇文章運用了倒敘的記敘順序,教師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時,需要引導學生特別關注,以便于文本的理解。2.Please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based on the content ofthe text and briefly describe Beethoven's life 。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教師再出示以下思維導圖供學生思考(如下圖),學生借助教師的指引,能夠了解每個段落的大意,并了解這篇記敘文對貝多芬的一生共分為四個部分進行介紹。當學生理清文本段落大意后,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本內容時,需要指導學生從記敘文的六要素入手進行概括,從而讓學生關注到記敘文體裁的特征。
二、對文本內容進行解讀
如何讓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關鍵部分。學生可以通過初步閱讀了解文本內容所表現(xiàn)出來的信息。為了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教師則可以根據(jù)文本設計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并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深層次解讀,從而對文本中的細節(jié)進行分析、加工與處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在“Beethoven:a remarkable life ”這篇文章中,以時間為線索,介紹了貝多芬在不同階段的故事。由于時間點較多,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時期的貝多芬,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設計以下流程圖(如下圖),并讓學生完成,從而讓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初步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流程圖,學生能夠對貝多芬的一生各個階段不同的事跡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接著,為了能讓學生深入分析文本內容,教師可以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問題一:Based on the text, could you please? explain the biggest problem that Beethoven faced in his life and how he overcome it?問題二: What rare qualities have you learned from Beethoven slife story? Let s talk about them in specific sentences.這兩個問題需要學生在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深層次的解讀。通過該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淺層與深層內容進行解讀,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思考、反省,從而深化理解了主題,進而提升了他們的思維品質。
三、對情感態(tài)度進行解讀
文本是作者用來表達觀點、抒發(fā)情感的一種載體。因此,解讀文本就是去了解作者遣詞造句背后所想要傳達的情感態(tài)度。因此,學生能否成功解讀文本背后的情感態(tài)度,也是他們理解這篇文章的關鍵。教師可以面向學生設計一些個性化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
在學生解讀文本內容,理解了文本的主題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文本背后蘊含的情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這樣的活動:如果你能穿越到貝多芬的某個年齡段,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如有的學生希望自己穿越到貝多芬20多歲喪失聽力的那個時期,他對貝多芬說:“貝多芬先生,你在面對這樣的困境時,雖然也曾沮喪,但是你及時調整心態(tài)并永不放棄的精神真令我佩服,我要向你學習!”通過設計該活動,不僅讓學生對文本所想要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解讀,還讓學生以新穎獨特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總而言之,英語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割裂式的教學方式,根據(jù)不同的文本內容和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解讀,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