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君
《紅樓夢》里一共有三個并行不悖的世界。
第一個世界是“神”“仙”“靈”“精”“鬼”組成的世界,我們姑且稱之為神仙的世界。
這個世界中的生物,都是“高級智慧生物”。其中以警幻仙子為代表的高級智慧生物們建立了一個巨大的“數(shù)據(jù)庫”,用了“十?dāng)?shù)個大廚”保存了“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第五回),用以記錄人類世界中不同人物的遭際、命運。以警幻仙子為代表的高級智慧生物們,對人事發(fā)展的趨勢、萬事萬物的本質(zhì)有非常清晰的把握。比如,已經(jīng)去世的寧榮二公之“靈”,在寶玉十歲時,就已知道,賈家雖然有定鼎國朝的功勛,但榮華富貴經(jīng)過百年的流傳,已經(jīng)運終數(shù)盡了(第五回)。
第五回中,十歲的寶玉之所以能夠神游太虛,短暫地進入這個高等世界中,正是源于先祖之靈對警幻仙子的請求。他們囑托警幻仙子帶寶玉到神仙世界游歷一番,希望他能想明白,已經(jīng)享受了百年盛世的賈府到底蘊藏了怎樣的危機。知道了未來的家運與命運,或許這個小男孩就會做些什么改變命運的事呢!所以他們才選擇了“夢游太虛幻境”這樣特別而驚世駭俗的教育方式。
總體而言,先知們的世界是一個智慧的世界?!都t樓夢》的第一回到第五回集中描繪了這個世界。
第二個世界是以賈政、王夫人等為代表的世界,我們稱之為大人的世界。與這個世界相關(guān)的故事是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開始講述的。
《紅樓夢》里大人的世界,首先是無趣的、乏味的、功利的,甚至是殘酷的。這個世界中的人們,做著細碎煩瑣的事情,有著精細、無奈的算計以及十分務(wù)實的人生選擇。
但大人們的世界也絕不是一無是處,這里有著嚴(yán)格的規(guī)矩、繁多的章法,有著傳統(tǒng)意義上值得稱道的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都t樓夢》的作者對這些的態(tài)度絕對不是完全的批判與否定——你且看作者對黛玉、劉姥姥等人初進賈府,賈珍大辦秦可卿喪禮的鋪陳與描寫就可以知道了。與之相關(guān)的主題常常是各種人情往來、紅白喜事、節(jié)日生辰、祭祀、宴會等,拿前大觀園時代舉例吧,這時發(fā)生的大事是秦可卿出喪、修建大觀園、賈元春歸省。因此,這個世界的故事相當(dāng)錯綜紛繁。
第三個世界是以寶玉為中心的少年的世界。孩子們的世界是一個天真的、浪漫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故事纏綿深情,從“賈寶玉初試云雨情”開始講述。
這個世界的主題是細膩的青春之美、豐沛敏感的少年之情。也拿前大觀園時代舉例:寧府的喪事、榮府的喜事接踵而來。賈家上上下下忙得人仰馬翻的時候,寶玉在干嗎呢?他和襲人有了一次秘密的肌膚之親;遇到了最要好的同性好友秦鐘,一起鬧了學(xué)堂;他看著秦鐘談戀愛卻因情殞命;最重要的是,青梅竹馬的黛玉、人人夸贊的寶釵先后來到他的生命中……屬于少年的世界里,“人間至情”絕對是個關(guān)鍵詞。
因為是“小孩”,所以寶玉身上有一種可貴的非功利的美好品質(zhì)。十三歲的夏天,寶玉挨打后,傅秋芳家的兩個婆子來做客,笑話他是“呆子”。
那兩個婆子見沒人了,一行走,一行談?wù)?。這一個笑道:“怪道有人說他家寶玉是外像好里頭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氣。他自己燙了手,倒問人疼不疼,這可不是個呆子?”那一個又笑道:“我前一回來,聽見他家里許多人抱怨,千真萬真的有些呆氣。大雨淋的水雞似的,他反告訴別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罷。你說可笑不可笑?時常沒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里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且是連一點剛性也沒有,連那些毛丫頭的氣都受的……”(第三十五回)
寶玉的種種呆,正是一種無比珍貴的純真之氣?!都t樓夢》中這種孩子和大人之間的不理解,正是純真與功利之心的隔膜。婆子不理解他和燕子、小魚、星星、月亮對話的天真與爛漫,寶玉呢,也全然不懂婆子斤斤計較的市儈心腸,所以也就不客氣地批評她們:
“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個人,怎么變出三樣來?”(第五十九回)
有人說,這體現(xiàn)了寶玉的局限性,認為他并不是真正的尊重女性,而只是偏愛年輕、貌美、未婚的女孩。其實大可以不這么理解。寶玉愛的,是人間一切的真、善、美。只不過在紅樓的世界中,這些特質(zhì)恰好大多集聚在女孩們身上罷了。若寶玉生在今天,看見三四十歲還“乘風(fēng)破浪的姐姐”,五十歲依然“披荊斬棘的哥哥”,七十歲又開始人生新征程的老爺爺,他也會像守護“寶珠”一樣珍愛這些美好生命的?!都t樓夢》里的寶玉和《小王子》里純真的孩子,有相似之處。
你要是對大人說:“我看見一幢漂亮的房子,紅磚墻,窗前種著天竺葵,屋頂上停著鴿子……”他們想象不出這幢房子是怎樣的。你得這么跟他們說:“我看見一幢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馬上會大聲嚷嚷:“多漂亮的房子!”(《小王子》)
但孩子的世界也不全然是美好的,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負責(zé)任的態(tài)度和行為,也常常是被批判的對象——曹雪芹筆下的世界并不是單一的,對于以寶玉為代表的天真、多情、感性的靈魂,他的內(nèi)心始終是復(fù)雜的,不然開篇也不會看到這樣痛徹心扉的自我評價了:
今風(fēng)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dāng)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馀,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dāng)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guī)訓(xùn)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第一回)
換言之,作者始終沒有在大人和少年兩個世界中找到一個讓心靈安寧的平衡,這是他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這兩個世界共同組成《紅樓夢》中凡人的世界。
三個世界之間的交流方式是這樣的:
先說神仙世界和凡人世界。神仙可以直接下凡救助和點化凡人,前八十回中,神仙下凡救助和點化的人主要有:賈瑞、王熙鳳、寶玉、甄士隱、林黛玉……有慧根的凡人可以通過死亡、做夢、頓悟的方式接近或進入神仙世界,前八十回中,通過做夢接近神仙世界的有:甄士隱、賈寶玉、王熙鳳、柳湘蓮……真正頓悟的有甄士隱、柳湘蓮。
再說大人的世界和少年的世界?!都t樓夢》推進的過程,正是一個個少年或主動、或被動地走近大人的世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人展現(xiàn)出最絢爛的光彩,比如,王熙鳳、探春;但也有不少人,生命的光彩漸漸消失殆盡,比如,迎春、晴雯。
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小說從第六回開始,以少年的世界為主,以大人的世界為輔,二線并行,偶爾點染幾處神仙的蹤跡。
一個洞察現(xiàn)實世界中人情世故的中年人,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極力描摹了一個永不逝去的少年國度。紅樓世界中,長不大的賈寶玉很像童話世界中的彼得·潘,但故事中卻多了沉痛的人生況味和文學(xué)之美。
(摘自《北京四中語文課:紅樓夢從來沒有這樣學(xué)》,東方出版社,厚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