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楊笑天,馬利峰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干眼癥是最常見的由淚液質或量異常導致淚膜不穩(wěn)定或眼表損害而引起的眼表疾病之一,臨床可表現(xiàn)眼部干澀、異物感、瘙癢感、畏光及視物模糊等癥狀[1,2]。近年來,由于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電子產品的普及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出現(xiàn)干眼癥的比例不斷上升,干眼癥低齡化也日益嚴重,已成為影響少年兒童眼睛健康的重要疾病[3,4]。為更好地解決中小學生干眼癥的問題,探索干眼癥的客觀原因,做好電子產品有效防護工作,本研究從2019年11月11日起,通過增加視網膜營養(yǎng)、中醫(yī)熏蒸、運動干預、藍光防護干預、健康宣教等中西藥結合科學措施,對佳木斯市四豐聯(lián)校389例中小學生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科研實驗,旨在分析中西醫(yī)結合科學干預中小學生干眼癥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1月11日至2019年12月11日佳木斯市郊區(qū)四豐聯(lián)校的學生389例為觀察對象。(1)納入標準:①實驗對象均為佳木斯市郊區(qū)四豐聯(lián)校學習的學生;②學生及家屬知情,配合度高,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學生既往存在遠視、角膜炎、結膜炎等眼部疾病;②學生存在眼部手術史;③學生因全身性疾病及遺傳性疾病導致眼部不適;④學生需長期服用其他藥物治療。本實驗389例實驗對象中,男生195例,女生194例,平均年齡(14.16±2.85)歲,包括小學1~6年級學生231例和初中1~3年級學生158例。本實驗操作均經醫(yī)院倫理會批準同意。
以2019年11月11日至2019年12月11日為時間期限,對389例佳木斯市郊區(qū)四豐聯(lián)校的學生進行中西醫(yī)結合科學干預:(1)增加視網膜營養(yǎng):口服中西醫(yī)結合的佳大愛眼牌葉黃素胡蘿卜素(黑龍江省愛眼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2片/次,1次/d,同時對于診斷干眼癥的患兒滴用中西醫(yī)結合的佳大愛眼牌醫(yī)用冷敷凝膠,1滴/次,3次/d。(2)中醫(yī)熏蒸:給予診斷干眼癥的患兒中醫(yī)熏蒸治療,中醫(yī)藥方包括桑葉、雙花、青皮、菊花、丹皮、玄明粉、一枝蒿、藁本等,外用,50mL加入8倍量水倒入眼科治療儀加熱至有蒸汽時降低火力,指導患兒保持20cm距離,2次/d,20min/次。(3)運動干預:指導學生進行戶外運動,包括跑步、足球、戶外飛盤等項目,小學生、中學生每天分別進行1h、40min戶外運動,每天采用學生防控訓練球(佳大愛眼牌)訓練20min,睡前熱敷眼睛10min/d。(4)藍光防護干預:上課堅持佩戴的防藍光眼鏡(廣州豪雅集團)4h,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時間。(5)健康宣教:每月召開一次班會,通過PPT、視頻等幫助學生了解干眼癥相關知識,繪制干眼癥相關黑板報,增加學生干眼癥知識儲備。
采用天津索維干眼篩查儀(型號:sw-6000D)設備進行干眼癥檢測,正常標準:淚河高度0.2mm,低于0.2mm為干眼癥。(1)比較學生干預前及干預1個月后干眼癥比例;(2)比較不同性別、年齡學生干預前及干預1個月后干眼癥比例;(3)比較不同年齡學生干預前及干預1個月后干眼癥比例。
本實驗389例中小學生中,患干眼癥33例,占比8.48%,中西醫(yī)干預后干眼癥患兒降低至11例,干預后干眼癥患兒比例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中小學生干眼癥患病率及中西醫(yī)干預分析[n=389,n(%)]
本實驗195例男性中小學生中,患干眼癥11例,占比5.64%,194例女性中小學生中,患干眼癥22例,占比11.34%,女性中小學生患干眼癥比例明顯高于男性中小學生;中西醫(yī)干預后男性中小學生,干眼癥患兒降低至3例,女性中小學生干眼癥患兒降低至8例,干預后男性、女性干眼癥患兒比例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干眼癥患病率及中西醫(yī)干預分析[n=389,n(%)]
本實驗231例小學生中,患干眼癥14例,占比6.06%,158例初中生中,患干眼癥19例,占比12.03%,初中生患干眼癥比例明顯高于小學生;中西醫(yī)干預后小學生干眼癥患兒降低至5例,初中生干眼癥患兒降低至6例,干預后初中生、小學生干眼癥患兒比例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干眼癥患病率及中西醫(yī)干預分析[n=389,n(%)]
干眼癥又稱為角結膜干燥癥,是因基礎淚液質量低及分泌減少導致機體角膜干燥、視力降低的一種眼表疾病[5]。以往研究多以成年人干眼癥為主要群體,忽略了兒童干眼癥[6]。 隨著近年環(huán)境污染、飲食結構不合理、學習任務繁重、電子終端設備的影響情況的加重,青少年淚液的分泌功能逐漸削弱,干眼癥發(fā)病率逐年升高[7]。本實驗389例中小學生中,患干眼癥占比8.48%,男性中小學生中患干眼癥占比5.64%,女性中小學生中患干眼癥占比11.34%,女性中小學生患干眼癥比例明顯高于男性中小學生;小學生中患干眼癥占比6.06%,初中生中患干眼癥占比12.03%,初中生患干眼癥比例明顯高于小學生。這說明中小學生干眼癥發(fā)病率增多,女性青少年較易發(fā)病,且隨著年級增長、學習壓力的增加,干眼癥發(fā)病率逐漸增加。
既往研究認為,干眼癥的發(fā)病與長期看電子產品、近距離看書、長期佩戴角膜接觸鏡等密切相關,同時學生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也可影響干眼癥的發(fā)病[8]。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可預防電子產品及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導致的眼睛光損傷[9,10],科學攝入中西醫(yī)結合的佳大愛眼牌葉黃素胡蘿卜素,一方面可防止因葉黃素等缺失引起的視力退化、眼睛的生理結構和功能變異,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濾除陽光中導致視網膜損傷的藍光,減少眼疲勞。干眼癥在中醫(yī)學中屬“白澀癥”、“神水將枯”癥的范疇,本實驗中的中藥熏蒸方劑具有消腫止痛、暢通經絡、調節(jié)氣血功效,可促進淚液循環(huán),增加淚液的分泌,提高眼部分泌功能,加快眼部新陳代謝,增加眼部組織的營養(yǎng)狀況,可有助改善干眼癥癥狀,達到防治干眼癥的效果[11]。國外研究認為,跑步、飛盤、踢球等戶外運動能夠放松眼球睫狀肌,有效緩解視覺疲勞,降低干眼癥的發(fā)病,還能強健身體,增加機體免疫力,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12]。健康宣教也是降低干眼癥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觀看愛眼微視頻、干眼癥相關班會及黑板報增加學生對干眼癥癥狀、防治等相關知識的了解,培養(yǎng)良好的保護眼睛的習慣,減少不良用眼習慣,有效地防控干眼癥。本實驗中,中西醫(yī)干預后干眼癥患兒降低至11例,干預后干眼癥患兒比例明顯低于干預前。提示給予增加視網膜營養(yǎng)、中醫(yī)熏蒸、運動干預、藍光防護干預、健康宣教等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干眼癥措施可有效緩解中小學生用眼疲勞,降低中小學生干眼癥發(fā)病率,有助于提高中小學生生活質量及保證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中小學生干眼癥患病率約為8.48%,且女性、高年級發(fā)病率高于男性、低年級學生,給予中西醫(yī)結合科學干預可有助于防治干眼癥,降低干眼癥發(fā)病率。但由于本實驗研究觀察時間較短,未能長期隨訪觀察患者復發(fā)情況,同時實驗對象均為一所學校學生,無法代表廣大學生群體,未來將增加實驗對象來源及增加隨訪進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