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宋
定價的威力常常被我們忽視。價格,就是消費者為購買一件商品或者服務要支付的貨幣的數(shù)量。任何一件商品都會有一個價格,即使是免費的,它也是一種“價格”。而確定一件或者一系列商品在一個時間周期內(nèi)不同情況下的價格,就叫作定價。
為什么要把這個定義寫得如此啰唆呢?就是因為定價很難簡單地說清楚。比如,飛天茅臺多少錢一瓶?這個答案就很難簡單地回答。2021年,茅臺酒廠對飛天茅臺的官方指導價格是1 499元,茅臺給經(jīng)銷商的出廠價是969元,但是你能用1 499元的價格買到飛天茅臺嗎?不能。因為一般終端網(wǎng)點的售價都是2 500元左右。一般電商平臺還會用1 499元的茅臺價格來吸引客流,能不能搶到則是你的運氣。同時回收市場對不同年份飛天茅臺的定價也不同,比如2001年產(chǎn)的飛天茅臺,回收價格是一瓶5 000元左右。你看,你根本就沒法準確地說出一瓶飛天茅臺的價格是多少。
你可能說茅臺太特殊了,普通商品就不會這么復雜。不是的,事實上普通商品的價格也很復雜。比如一卷衛(wèi)生紙,平時在超市買是一個價格,超市做活動是一個價格,買一包十卷是一個價格,社群團購、拼團、“雙11”等價格又會不一樣。所以你并不能準確地說出一卷衛(wèi)生紙的價格,你只能確定地說出某個時間、某個渠道、購買一卷某某牌衛(wèi)生紙的價格是多少。
價格里隱藏著許多我們不清楚的秘密。
簡單地說,如果企業(yè)的存在就是為了追求利潤,實際上只有3個可測量的因素對企業(yè)利潤有影響,它們分別是:價格、銷量、成本。因此,利潤公式是這樣的:
利潤=(價格×銷量)-成本
公式中的價格,是對企業(yè)利潤影響最大、最敏捷的因素。因為銷量的提升受制于許多因素,成本的下降短期內(nèi)也無法達成,價格卻是在一秒鐘之內(nèi)就可以改變的因素。比如線上商品的價格,可以隨時調(diào)整,目前有不少線下門店采用了可以由總部直接控制的電子屏菜單,配合統(tǒng)一的收銀系統(tǒng),可以瞬間實現(xiàn)提價或者降價促銷。不但如此,價格的改變可以對銷量產(chǎn)生可觀的影響,但銷量反過來對價格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假如你開了一家奶茶店,為了計算方便,假設你只銷售一種珍珠奶茶,每天的固定成本(包括店租、人工和機器折舊費用)總計是1 500元,每杯珍珠奶茶定價10元,原料成本5元,平均每天銷售600杯,這家奶茶店的利潤如下:
(10×600)-1 500-(5×600)=6 000-1 500-3 000=1 500(元)
營業(yè)利潤率就是25%。如果要提高這家奶茶店的利潤,那就只有3種辦法:提高價格、降低成本、提升銷量?,F(xiàn)實中這3種情況可以并列發(fā)生,當然你很難既提高價格,又提升銷量,還同時降低成本。
我們現(xiàn)在來看3種簡單的情況。假設固定成本不變,分別是單杯價格提高5%、單杯奶茶原料成本降低5%、銷量提升5%,同時假設這幾個因素的變化對其他因素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利潤會怎么變化?
簡單計算可以知道,價格提高5%之后,奶茶店一天的利潤提升了20%,而提升5%的銷量或者降低5%的單杯原料成本,利潤提升的效果卻差了一半。我們這個簡單計算中,奶茶店之前的純利潤高達25%(1 500元÷6 000元),這在餐飲品牌中算是很高的純利潤。海底撈2019年的主營利潤率是11.98%,這是一個行業(yè)內(nèi)比較正常的利潤率,如果我們以10%左右的利潤率來計算,提價5%對利潤率的影響會更大。
現(xiàn)在假設每天的固定成本費用總計是2 400元,每杯珍珠奶茶定價10元,原料成本6元,平均每天銷售800杯,這家奶茶店的利潤如下:
(10×800)-2 400-(6×800)=8 000-2 400-4 800=800(元)
營業(yè)利潤率是10%,這符合正常的餐飲企業(yè)利潤率。
我們再改變一下影響利潤的3個因素,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
在正常的企業(yè)經(jīng)營中,只要企業(yè)能在不影響銷量的情況下略微提高價格,企業(yè)利潤就可以大幅增長,而且價格是在影響利潤的3個要素中最簡單、最快速、最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要素。因為要想提升銷量,企業(yè)必然要配合做一些推廣活動或者其他改變,要想降低成本,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做到的,只有調(diào)整價格可以瞬間做到。
有人基于美國《財富》世界500強企業(yè)2015年的利潤率做過一個假設,如果這些企業(yè)能將自己的產(chǎn)品價格平均上調(diào)2%,而且保持銷量和成本不變,那么整個世界500強企業(yè)的利潤率將大幅提升。最夸張的是亞馬遜,如果亞馬遜能在保持銷量不變的情況下將所有商品價格平均提升2%,它2015年的利潤將會增長276.2%。本田汽車可以將利潤提升65.2%,惠普的利潤可以提升37.9%,即使是利潤極高的蘋果公司,也能將原有利潤提升6.7%。
也就是說,價格的提升相對利潤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杠桿,價格的微小變動就會造成利潤的巨大變動,而且利潤率越低的企業(yè)價格變動的杠桿越大。最重要的是,這種價格的微調(diào)是在消費者幾乎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進行的。
我們假設剛才奶茶店的第二種情況,原來奶茶的售價是9.9元,提價9分錢到9.99元,價格提高只有0.9%,這種提價顧客幾乎是感受不到的。代入公式計算一下就知道,奶茶店的利潤會從720元提升到792元,利潤率居然提高了10%。
商業(yè)世界中的一道計算題,會有多種答案。
現(xiàn)在,你可以準備一支筆和一張紙,來計算一個簡化了的商業(yè)定價問題,它的題目是這樣的:
假設你開了一家餐廳,只賣一種漢堡,而你的餐廳一天只會進來4個顧客(準確地說,這4個顧客代表的是4種類型的顧客)。他們每人能接受的漢堡最高價格是不一樣的。
第一個顧客對漢堡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是25元,第二個顧客是20元,第三個顧客是15元,第四個顧客是10元。
如果定價低于或等于顧客的最高承受價格,則會成交;如果高于顧客的最高承受價格,則顧客會流失。一個漢堡的成本是5元,如忽略房租、人工等成本,請問怎么定價才能獲得最大利潤?
如果這僅僅是一道算術題,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
定價25元,只會有一個顧客成交,利潤是:25-5=20元。
定價20元,有兩個成交,利潤為:(20-5)×2=30元。
定價15元,有三個成交,利潤是:(15-5)×3=30元。
定價10元,四個顧客都會成交,利潤是:(10-5)×4=20元。
當然還可能有別的定價,不過你可以計算一下,利潤最高就只有30元;如果你想少干點活,那就選定價20元,做兩個漢堡,利潤最高。如果僅僅是一道數(shù)學題,那沒別的答案。
但真實的商業(yè)實踐卻并非這么簡單,我們可以來看看真實的商家是怎么做這道數(shù)學題的。
肯德基豪華午餐就是一個例子:平時的套餐價格與工作午餐階段的價格不一樣,豪華午餐價格要低很多。
讓我們來簡化一下豪華午餐的計算,依然假設只有4個顧客,而且假設我們知道這4個顧客心中的最高購買價格(如前所述),為了方便表述,我們稱這四個顧客分別是A、B、C、D。我會怎么設計漢堡價格呢?
我會設計成這樣的價格政策:
平時漢堡單價25元,工作日午餐時間漢堡售價15元。因為午餐時間非常擁擠,A不想去湊這個熱鬧,他選擇在非午餐時間就餐,出價25元,餐廳獲利20元;B和C想獲得優(yōu)惠,他們會在工作午餐時間就餐,這樣每個人獲利10元,售出兩個,利潤20元,那么,我就可以獲得40元利潤。
A是不是冤大頭呢?不是。A獲得了選擇時間的自由,以及不必忍受工作日午餐時間段的擁擠和排隊之苦。
當然人類的商業(yè)智慧可不止肯德基豪華午餐這一種。你可以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麥當勞會長期發(fā)放優(yōu)惠券,卻很少打折呢?其實這也是一種定價策略,因為麥當勞想獲得更多的用戶,賺取更高的利潤。
麥當勞可以這么規(guī)定,它提供3種漢堡:
雙層深海鱈魚堡、板燒雞腿堡、巨無霸。假設3種漢堡正常售價都是25元,但麥當勞提供板燒雞腿堡的優(yōu)惠套餐券——20元一個板燒雞腿堡+一杯小可樂(可樂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使用優(yōu)惠券購買巨無霸只要15元但沒有可樂。
那么A、B、C三個人都可以成交,A用25元買一個漢堡,種類可以自由挑選;B自己去尋找優(yōu)惠券,用20元買一個板燒雞腿堡套餐;C也找到了優(yōu)惠券,用15元買了一個巨無霸。
現(xiàn)在,麥當勞的總利潤是20+15+10=45元。(注:這是個簡化的算法,假設漢堡成本相同。)
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價格歧視。所謂價格歧視,就是商家針對同樣的產(chǎn)品對不同的人按不同的價格收費。
你可能會覺得A很傻,愿意多花錢買一樣的漢堡。其實不是。
用優(yōu)惠券購買的消費者,他們也不是白白占了便宜,首先顧客要付出時間成本花時間尋找優(yōu)惠券;其次他們還要付出選擇的自由,因為他們只能選擇優(yōu)惠券規(guī)定的商品。航空公司的定價策略就是典型的價格歧視,比如早訂票就可以打折,晚訂票價格就高;訂全票就可以免費退改簽,打折票要收改簽費,等等。
那還有沒有辦法獲得更高的利潤呢?
我假設一家漢堡品牌叫漢堡大王,有一天,A走進漢堡大王驚訝地發(fā)現(xiàn),漢堡大王推出了定制漢堡。在A排隊買漢堡的時候,店員對他說:“漢堡是25元,但你只要多花5元,就可以購買到一個包裝盒上貼有自己頭像的北極蝦風味漢堡?!盇覺得把自己頭像貼到包裝盒上非??幔栽敢舛嗷?元錢購買這個服務。這個漢堡包裝盒上的頭像貼就是漢堡大王的備選產(chǎn)品,我們把這個叫作備選產(chǎn)品定價。你購買一臺洗衣機,商家可能會順便向你推銷“加99元5年免費維修”的服務,這個5年免費維修的服務選項就是一個備選產(chǎn)品。
漢堡大王的國王牛肉漢堡定價20元,雞腿漢堡定價15元,如果你真的囊中羞澀,漢堡大王還有一個極簡漢堡裝,但需要提前一小時在網(wǎng)上預訂,這就是只要10元的極簡牛肉漢堡。
你看出來了,現(xiàn)在A、B、C、D4位顧客都可以買到他們想要的漢堡了,漢堡大王獲得了更高的利潤。
這種定價方式我們稱為“差別定價”,就是商家為了滿足支付能力和消費偏好不同的顧客,推出不同的產(chǎn)品,有時候這又被稱為“產(chǎn)品線定價”。當然我們用漢堡做例子可能還沒那么貼切,最普遍的是圖書行業(yè),精裝版和平裝版圖書就是典型的差別定價。
就一個漢堡,我們剛才使用了價格歧視、差別定價、優(yōu)惠券、限時促銷(豪華午餐價格)、捆綁銷售(“漢堡+可樂”套餐)、備選產(chǎn)品定價等方法,當然還涉及我們之前筆記中講到的消費者剩余這個概念,因為價格歧視其實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商家剩余。
我想專門再說一說價格歧視這個定價方法。
《大辭?!罚ń?jīng)濟卷)中對價格歧視的定義是:壟斷者在出售相同產(chǎn)品時向不同消費者收取不同價格的定價方式。
價格歧視有3個級別。
一級價格歧視,也叫“完全價格歧視”,就是相同的商品,針對不同的顧客收取不同的價格。頭等艙和經(jīng)濟艙顯然不是相同的商品,所以定價不同,不屬于價格歧視。但是經(jīng)常坐飛機的話,你應該知道即使在同一架飛機上,經(jīng)濟艙和經(jīng)濟艙的價格也是不同的。因為有人提前3個月訂機票,有人當天訂機票,雖然是同樣的座位,價格卻完全不同。
二級價格歧視,就是根據(jù)購買數(shù)量不同而定價不同。超市的大包裝食品,就是一次買得越多越便宜。這種價格歧視我們很容易理解,畢竟購買量不同價格不同在情感上還是能夠接受的。
當然商家有時候也會利用這種二級價格歧視。有一次我在線上購買一個兒童博物館直播參觀的課程,單獨購買的價格是60元,而三人拼團購買的單價是19元,也就是說,三個人一起買三堂課的總價,比一個人單獨買一堂課的價格都低。
拼多多的拼團購買就是這個道理,它能通過拼團產(chǎn)生快速社交裂變。這種價格歧視本質上是拼多多通過“價格優(yōu)惠”雇用了顧客,讓顧客為拼多多工作,產(chǎn)生了拉新。這就像一棵桃樹,它為了把自己的種子傳播出去,就讓種子外面長滿了鮮美的桃肉,所以猴子會過來吃桃子,吃完之后就把桃核丟到了別的地方,猴子無形中幫桃樹傳播了種子,而桃肉就是桃樹給猴子的報酬。
三級價格歧視,就是針對不同市場或者不同身份類型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最典型的是火車票以及公園里的兒童票、老人票、學生票,特定人群就能享受更低的價格,這不僅有獲取更多利益的考慮,還兼顧了社會公益的問題。
有時候,三級價格歧視還被用作一種營銷活動。有個品牌叫人人饞,它的核心產(chǎn)品是自己秘制的羊湯與饸饹面。饸饹面是源自河南郟縣的一種地方美食,人人饞的老板魏總也是河南人,所以人人饞開業(yè)當天會請河南老鄉(xiāng)免費吃面。這個活動很有意思,以致大家忘了它是一種價格歧視,本質上,這就是一種基于地域和身份的價格歧視。
定價不只是關系到利潤,更是一種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