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芳
在老家,每到橘子成熟的時節(jié),到處可見那圓溜溜的、十分惹人喜愛的橘子沉甸甸地壓彎枝頭,一陣陣橘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拿一個橘子,輕輕地剝開薄薄的外皮,一瓣一瓣塞入嘴后,豐盈的汁水慢慢滲滿唇齒間,整個身心都是甜滋滋的。再細細品嘗,悄悄地回味,最叫人魂牽夢縈的是那家鄉(xiāng)的味道。
我的家鄉(xiāng)地處湘西的溆水河畔,柑橘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聞名遐邇的“中國柑橘之鄉(xiāng)”。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末年,愛國詩人屈原流放至溆水岸邊,對生長在這里的柑橘贊賞有加,情有獨鐘,寫下了千古名篇《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園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nèi)白,類可任兮……”從此,家鄉(xiāng)柑橘被注入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其綠色的葉、潔白的花、飽滿豐腴的果實、濃郁芬芳的清香,都是文人雅士筆下的美麗詩篇。
橘,多年生蕓香科常綠果樹,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橘從矞,諧聲也。又云,五色為慶,二色為矞。矞云外赤內(nèi)黃,非煙非霧,郁郁紛紛之象。橘實外赤內(nèi)黃,剖之香霧紛郁,有似乎矞云。橘之從矞,又取此意也?!碧扑伟舜蠹抑坏脑柀o曾寫詩贊美家鄉(xiāng)的柑橘﹕“鮮明百數(shù)見秋實﹐錯綴眾葉傾霜柯。翠羽流蘇出天仗﹐黃金戲球相蕩摩。入苞豈數(shù)桔柚賤﹐宅鼎始足鹽梅和。江湖苦遭俗眼慢﹐禁御尚覺凡木多。誰能出口獻天子﹐一致大樹凌滄波。”對橘子的樹枝、葉果、色澤、風味等均作了生動描寫,讀來頗有感觸。宋朝蘇軾的《浣溪沙·詠桔》:“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這首詠桔詞,巧言物狀,體物細微,將柑橘的色、香、味、形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人垂涎欲滴。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過了霜降,橘子褪去了渾身的青黃,換上了喜慶的紅裝。置身紅綠相間的橘園,一個個像小燈籠的橘子照亮了整個園子,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紅滿枝頭的橘子,不正意味著紅紅火火的日子嗎?橘林里的人們忙碌著,女人們靈巧的手不停地咔嚓咔嚓剪下橘子,一堆堆、一袋袋、一筐筐,橘子被全部摘下后,男人們便一擔擔地挑回家。滿園的紅紅綠綠,滿園的繁忙,滿園的笑聲,仿佛再現(xiàn)了電視劇《橘子紅了》的美麗場景。
柑橘是水果中的上品,不僅口感酸甜,營養(yǎng)豐富,而且還有藥用價值。古人贊揚它“甘旨若瓊漿”“足使萍實非甜,葡萄猶囗”。在食用柑橘時,先用手搓玩一下,可使衣袖生香,即“搓橙滿袖香”是也。剝下之皮,可以放在屋角廚間,芳香四溢,清新空氣。中藥材中有一味藥叫“陳皮”,是曬干的橘皮,能健脾開胃,主治消化不良,可以和大米一起熬粥,或者用來燉湯。更有甚者,還用橘皮做蜜餞、泡橘皮酒、制九制陳皮等,既好吃又方便,還能防病治病。
柑橘收獲后,有親朋來訪,家鄉(xiāng)人總要端出一盤金黃金黃的柑橘來招待客人:“這可是我們這里的吉祥物,它皮薄肉嫩,芳香撲鼻,營養(yǎng)豐富呢?!边^年了,拜年的禮物中也少不了家鄉(xiāng)生產(chǎn)的四個橘紅,它代表著祝福、尊敬和感謝,充滿著圓滿、吉祥和甜蜜,并把這份甜蜜一步步地帶入新年。又是一年橘子飄香的時候,我也該回去看看了。
編輯|廖旖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