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普行, 高應亮
(上饒市鄱陽縣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江西 鄱陽 333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呼吸內(nèi)科常見病, 病程長、易反復, 該病的急性加重 (AECOPD) 是導致患者住院率、 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1]。 AECOPD 患者的主要特征為氣促加重,且常伴有喘息、 胸悶等癥狀, 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療, 會導致嚴重并發(fā)癥, 如肺功能持續(xù)減退、 心功能不全等, 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細菌感染是導致COPD 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 故臨床上對于AECOPD 患者多以抗菌、 基礎治療為主。 阿莫西林、 頭孢哌酮舒巴坦等是常用的抗菌藥物, 可通過抑制細菌的細胞壁合成消除細菌。 但有研究[2-3]表明, 單一抑菌藥物治療易導致耐藥性, 且療效欠佳, 故推薦聯(lián)合用藥。 莫西沙星是一種廣譜抗菌藥物, 具有抗菌譜廣、 抗菌力強、 組織穿透力好等特點,可有效改善細菌感染所致的呼吸系統(tǒng)炎癥[4]。 鑒于此, 本研究探討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AECOPD 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1 年5 月至202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72例AECOPD 患者, 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 對照組 (n =36)男23 例, 女13 例; 年齡48 ~80 (61.24 ± 4.18) 歲, 病程1 ~12 (7.31 ± 1.27) 年。 觀察組 (n =36) 男22 例, 女14 例;年齡48 ~78 (61.37 ± 4.29) 歲, 病程1 ~11 (7.49 ± 1.11)年。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均符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5]中的診斷標準; 近期內(nèi)未服用過其他治療藥物; 患者認知能力正常, 能配合完成本研究; 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對頭孢類及莫西沙星過敏者; 心、 肝、 腎功能不全者; 嚴重膽道梗阻者; 存在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 如吸氧、 止咳、 平喘、營養(yǎng)支持等。 對照組應用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 注射用頭孢哌酮舒巴坦 (金鴻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6374, 規(guī)格: 1.5 g) 以5%氯化鈉注射液溶解后, 采用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50 ~100 mL 進行靜脈滴注, 3.0 g/次, 2 次/d, 連續(xù)治療7 d。 觀察組應用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 頭孢哌酮舒巴坦用法用量同對照組; 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 (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 H20193110; 規(guī)格: 250 mL) 靜脈滴注, 0.4 g/次, 1 次/d; 連續(xù)治療7 d。
1.4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 療程結(jié)束后, 按照臨床癥狀評估療效。 痊愈: 咳痰、 平喘、 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 且胸部CT顯示無肺紋理; 顯效: 喘息、 胸悶、 咳嗽等癥狀明顯改善, 且胸部CT 顯示肺紋理明顯減少; 有效: 喘息、 胸悶、 咳嗽等癥狀有改善, 且胸部CT 顯示肺紋理部分減少; 無效: 喘息、 胸悶、 咳嗽等癥狀無改善, 且胸部CT 顯示肺紋理紊亂或增多。②肺功能: 治療前后, 采用德國格萊特便攜式肺功能儀 (上海聚慕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國械注進20202073009;型號: Spirostik) 檢測患者的肺功能指標, 包括1 秒用力呼氣容積 (FEV1)、 最大呼氣流量 (PEF)。 ③不良反應: 統(tǒng)計兩組的靜脈炎、 斑丘疹、 食欲下降、 反酸、 嘔吐等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選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P<0.05 為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2.2 肺功能治療后, 兩組的FEV1、 PEF 水平均較治療前提高,且觀察組的FEV1、 PEF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 <0.05。
?
2.3 不良反應觀察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食欲下降1 例, 反酸1 例,嘔吐2 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11% (4/36); 對照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靜脈炎1 例, 斑丘疹1 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56%(2/36)。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χ2=0.182,P=0.670)。
AECOPD 是導致COPD 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主要誘因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支氣管感染, 若不采取早期預防及科學治療, 將對患者的疾病進程、 生活質(zhì)量和社會經(jīng)濟負擔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6-7]。 鑒于細菌感染在AECOPD 中的重要作用, 抗菌治療是AECOPD 的重要治療措施, 也是恢復患者肺功能、 緩解臨床癥狀的關(guān)鍵。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的臨床療效較對照組高, 治療后的肺功能指標FEV1、 PEF 水平均較對照組高, 表明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AECOPD 患者效果顯著, 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具體原因為, 頭孢哌酮舒巴坦是一種臨床常用的β-內(nèi)酰胺類及酶抑制劑合劑藥物, 主要包含頭孢哌酮、 舒巴坦兩種成分, 頭孢哌酮可以直接作用于細菌的細胞壁, 在細菌繁殖期遏制細菌的細胞壁合成, 從而達到殺菌作用, 但其對β-內(nèi)酰胺酶內(nèi)細菌無顯著抑制作用[8]。 舒巴坦鈉作為合成的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 能保護頭孢哌酮不被β-內(nèi)酰胺酶水解而發(fā)揮抗菌作用, 兩者聯(lián)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抗菌效果。 莫西沙星是一種廣譜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被機體吸收后, 可發(fā)揮出高活性、 高吸收性、 高滲透性的優(yōu)勢, 并通過對拓撲異構(gòu)酶進行干擾, 從而阻止細菌再生。 莫西沙星用于AECOPD 患者, 可迅速滲透至肺組織, 在支氣管黏膜中達到較高的藥物濃度, 且肺泡上皮的藥物濃度高于血藥濃度, 因此在感染關(guān)鍵部位可發(fā)揮良好的抗菌效果, 提高細菌清除率及臨床療效。 另外, 莫西沙星可以完全被人體腸道吸收, 且不依賴細胞色素酶進行代謝, 可有效降低與其他藥物聯(lián)用的不良反應, 在確保療效的同時保證用藥的安全性[9]。 頭孢哌酮舒巴坦與莫西沙星聯(lián)合應用, 可有效殺滅肺部細菌, 增強抗感染治療效果, 促進患者的肺功能恢復, 從而加速其康復進程, 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AECOPD 的效果顯著, 可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 且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