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朕嘉
肺癌是一種世界范圍內高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疾病,也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 非小細胞肺癌在全部肺癌中占比>80%, 其中肺腺癌比較常見[1]。研究顯示[2],大部分非小細胞肺癌出現(xiàn)局部進展或者遠處轉移的風險較高。近年來, 靶向方案在EGFR 突變治療中效果顯著, 但是對大部分肺腺癌患者由于缺少靶點, 接受鉑類藥物常規(guī)化療, 患者5 年生存率較低[3]。隨著研究深入, 近年來抗血管聯(lián)合化療在肺腺癌治療中效果明顯, 其中恩度作為常用藥物, 可抑制腫瘤血管, 通過阻斷腫瘤細胞的氧氣和血液供給, 抑制腫瘤生長速度, 延長患者生存周期。基于此, 本次實驗主要分析恩度聯(lián)合培美曲塞及順鉑治療中晚期EGFR 野生型肺腺癌的效果,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篩選2017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EGFR 野生型肺腺癌患者46 例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23 例。對照組:男女比例13∶10;年齡36~75 歲, 平均年齡(58.9±8.1)歲。觀察組:男女比例12∶11;年齡35~76 歲, 平均年齡(58.8±8.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患者均確診中晚期EGFR 野生型肺腺癌, 患者和家屬了解實驗, 預計生存周期>3 個月。排除標準:無溝通能力, 資料缺失, 精神異常, 重度感染者。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 ±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 ±s)
注:兩組對比, P>0.05
組別 例數(shù) 性別 平均年齡(歲)男女觀察組 23 12 11 58.8±8.2對照組 23 13 10 58.9±8.1 χ2/t 0.088 0.042 P 0.767 0.967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治療, 治療前口服400 mg 葉酸, 予以患者培美曲塞二鈉(上海凱茂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23010)靜脈滴注, 劑量為500 mg/m2, d1;順鉑(貴州漢方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20272)靜脈滴注, 劑量為75 mg/m2,分成3~4 d 給藥;應用培美曲塞前1 d、當天和后1 d口服地塞米松片, 4 mg/次, 2 次/d, 每3 個周期肌內注射1 mg維生素B1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恩度(山東先聲麥得津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20050088)治療, 化療前將恩度90 mg+生理鹽水120 ml 混合, 持續(xù)泵注72 h。兩組均以治療21 d 為1 個周期, 兩組患者共治療4 個周期?;熎陂g, 關注患者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結果, 結合患者情況給予治療指導。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完全緩解:腫瘤得到控制, 腫瘤減?。?0%;部分緩解:腫瘤減小31%~50%;穩(wěn)定:疾病一定程度改善, 腫瘤減小20%~30%;進展:疾病未變化或者嚴重, 出現(xiàn)死亡。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臨床獲益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包括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肝腎功能傷害、脫發(fā)、心臟毒性等。③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治療前及治療后1、6 周采用KPS 評分評價患者生活質量, 評分0~100 分, 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及臨床獲益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胃腸道反應5 例, 骨髓抑制3 例, 肝腎功能傷害1 例, 脫發(fā)3 例, 心臟毒性1 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6.52%;對照組發(fā)生胃腸道反應4 例, 骨髓抑制2 例, 肝腎功能傷害2 例, 脫發(fā)2 例, 心臟毒性1 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7.8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48, P=0.555>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KPS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6 周, 觀察組KPS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1 周 治療后6 周觀察組 23 46.4±5.8 57.6±3.8a 59.6±4.3a對照組 23 46.8±5.7 52.5±3.5 53.2±3.8 t 0.236 4.734 5.349 P 0.815 0.000 0.000
非小細胞癌是肺癌最為常見類型, 占比較高。隨著醫(yī)療技術進步, 目前我國肺癌治療已經(jīng)進入到分子時代, EGFR 治療EGFR 野生型肺腺癌能延長患者生存周期[4]。受體野生型肺腺癌屬于突變型疾病, 應遵循早期治療原則, 化療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 以化療為主開展綜合治療, 可實現(xiàn)對腫瘤的有效控制[5]。目前治療方案為紫衫類、吉西他濱、鉑類等藥物。
順鉑作為最常見的鉑類藥物, 屬于周期非特異性藥物, 治療惡性腫瘤效果較強, 抗瘤譜廣, 和腫瘤細胞DNA 結合后可通過破壞其結構降低腫瘤細胞功能, 實現(xiàn)治療目標[6]。但該藥物不良反應較多, 影響患者依從性。培美曲塞也是常用的化療藥物, 通過干擾細胞中的核苷酸合成及葉酸代謝過程, 抑制腫瘤細胞DNA復制, 實現(xiàn)抗腫瘤的作用[7]。研究顯示[8], 單純化療對晚期肺腺癌的治療效果有限。因此, 目前在化療基礎上聯(lián)合抗血管治療可以提升療效, 延長患者生存周期。
研究顯示[9], 血管生成在腫瘤生長和轉移中發(fā)揮關鍵作用。恩度為廣譜抗血管生成類藥物, 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型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類藥物, 對血管生成具有抵抗作用, 可阻斷腫瘤細胞的營養(yǎng)供給, 從而控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恩度聯(lián)合常規(guī)化療能提升治療效果, 適合中晚期的野生型肺腺癌。通過對新生血管內皮細胞遷移等活動抑制, 加快細胞死亡速度, 延緩腫瘤血管的合成速度。同時, 該藥還可以發(fā)揮調節(jié)和改善腫瘤細胞局部微環(huán)境的作用, 誘導腫瘤細胞死亡, 從而延長患者生存周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及臨床獲益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6 周, 觀察組KPS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 恩度聯(lián)合培美曲塞及順鉑治療, 藥物間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 提升抗腫瘤效果。首先, 恩度能改善腫瘤細胞的抗藥性, 能實現(xiàn)分子治療和化療協(xié)同抗腫瘤目的[10];其次, 能提升化療的敏感性, 對組織中活躍的內皮細胞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 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11,12]。本次研究中,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48, P=0.555>0.05)。在臨床研究中, 常規(guī)化療治療可對患者的心功能等產(chǎn)生不良影響, 但在聯(lián)合用藥中, 不良反應增加不明顯, 可見該治療方案安全, 患者接受度較高, 耐受理想。
綜上所述, 恩度聯(lián)合培美曲塞及順鉑治療中晚期EGFR 野生型肺腺癌效果明顯, 在提升治療效果和患者生存率的同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具有較為理想的治療安全性, 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優(yōu)勢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