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明
(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鉆井二公司,湖北武漢 433100)
塔河油田三疊系、石炭系、志留系、奧陶系桑塔木組,地層巖巖性主要為深灰色泥巖、棕褐色泥巖、細粒砂泥巖、灰質泥巖和泥質灰?guī)r,其特點為:①砂巖地層膠結不好;②泥巖構造應力拉伸、剪切,形成很多縱向裂紋,易水化膨脹脆裂;③泥質灰?guī)r構造應力拉伸、節(jié)理發(fā)達;④沿著砂泥巖交界面處釋放,當應力超過巖石本身的強度時,便產生斷裂而釋放能量。
塔河油田三疊系、石炭系、志留系、奧陶系桑塔木組的地層巖性主要為深灰色泥巖、棕褐色泥巖、細粒砂泥巖、灰質泥巖和泥質灰?guī)r。
通過全巖定量分析,泥巖黏土總量占比高,黏土礦物中含有蒙脫石、伊利石、高嶺石、綠泥石,蒙脫石含量高的泥巖易吸水膨脹,綠泥石含量高的泥巖易吸水裂解剝落。泥巖巖性分析見表1。
表1 泥巖巖性成分分析
通過泥巖剪切應力實驗,泥巖都是親水物質,泥巖吸水后,強度直線下降(表2),這是造成泥巖地層坍塌的主要原因,通過應用混油及油基鉆井液,可極大降低黏土的吸附力,抑制黏土水化膨脹。
表2 泥巖剪切應力分析
表3 體系基礎性能指標
(1)由于油基鉆井液連續(xù)相是油,與水敏性地層接觸不產生水化、膨脹、分散和造漿,同時油基鉆井液的分散相靠自身活度與地層水達到平衡,阻止水的自由遷移,從而避免水敏性地層井眼縮徑或垮塌。
(2)由于油基鉆井液潤滑系數(shù)極低,可以降低鉆進及起下鉆柱時的扭矩和拖刮阻力,同時可以消除鉆屑的泥包,使得鉆井速度較快。
(1)基本配方與性能指標
柴油+25%氯化鈣水溶液(油水比80 ∶20)+2%主乳化劑+2.4%輔乳化劑+2%潤濕劑+4%氧化鈣+2%有機土+4%油基降濾失劑+2%剛性封堵劑+2%油基纖維封堵劑+0.1%油基流型調節(jié)劑+重晶石。
(2)體系配方基礎成分優(yōu)選
①油基連續(xù)相的選擇
柴油閃點低(82℃)、芳香烴含量高,2號柴油苯胺點在59℃,普遍使用柴油作為連續(xù)相,優(yōu)選2號柴油作為油基泥漿連續(xù)相。
②水相確定
測得塔河油田三疊系和石炭系4 500 ~5 800 m 井段泥巖的活度為0.64,為使鉆井液的活度不大于地層泥巖的活度,確定水相為質量濃度28 g/L 的氯化鈣水溶液。
(3)體系配方主處理劑優(yōu)選
選擇4種主乳化劑(輔乳化劑)進行實驗,測其在不同加量下的破乳電壓,在柴油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4種主乳化劑(輔乳化劑),再加入質量濃度為28 g/L 的氯化鈣水溶液,油水體積比為80 ∶20,實驗溫度50℃,在11 000 r/min 下攪拌20 min 測其破乳電壓。
實驗結論:①分別對比LXEMUL-1、烷基磺酸鈣、EP-233 和硬脂酸鋁,加量3%時,使用LXEMUL-1的破乳電壓達到458 V,均高于其他3種乳化劑,選作鉆井液主乳化劑。②分別對比LXCOAT、油酸、SP-80和烷基苯磺酸鈣,加量2%時,使用LXCOAT的破乳電壓達到460 V,均高于其他3種乳化劑,選作鉆井液輔乳化劑。
(1)主處理劑配比優(yōu)化評價
評價條件:160℃熱滾48 h,65℃測流變參數(shù)。
實驗結論:隨著乳化劑加量的增加,動切力增加,電穩(wěn)定性增加,推薦加量3%主乳、4%輔乳。
(2)體系配方性能評價
體系配方:柴油+25%氯化鈣水溶液(油水比85 ∶15)+3%主乳化劑+4%輔乳化劑+2%潤濕劑+4%氧化鈣+2.5%有機土+5%油基降濾失劑+3%超細碳酸鈣+4%瀝青防塌劑+重晶石(1.40 g/cm3)。
評價條件:160℃熱滾48 h,65℃測流變參數(shù)。
實驗結論:該體系破乳電壓高達1 000 V,電穩(wěn)定性很好,黏度、切力適中,攜砂能力強,失水小,滿足設計要求。
(3)體系高溫乳化穩(wěn)定性評價
評價條件:80~160℃熱滾48 h,65℃測流變參數(shù)。
實驗結論:該油基鉆井液抗溫性比較好,從80℃到160℃流變、失水、電穩(wěn)定性幾乎不變,適用范圍較廣。
(4)體系高溫沉降穩(wěn)定性評價
評價條件:160℃熱滾72 h,65℃測流變參數(shù)。
實驗結論:油基鉆井液經過熱滾后靜止72 h,破乳電壓變化不大,密度下降0.02 g/cm3,沉降因子SAG ≤0.54,該油基泥漿體系穩(wěn)定性好。
(5)體系高溫流變性評價
評價條件:160℃熱滾48 h,65℃測流變參數(shù)。
實驗結論:該油基鉆井液隨著密度的增加,黏度、切力緩慢增加,但都在可控范圍內。
(6)體系抗固相污染評價
評價條件:160℃熱滾48 h,65℃測流變參數(shù)。
實驗結論:該油基鉆井液隨著搬土及鉆屑加量的不斷增加,黏度、切力有增加的趨勢,但是都在可控范圍內,說明該鉆井液抑制性較強。
(1)配漿開始前,先檢查、試運轉循環(huán)系統(tǒng)設備,確保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
(2)按照預先設計好的油基鉆井液配方進行配制。
①在罐中注入所需用量的柴油。
②加入主乳化劑、輔乳化劑,充分攪拌40~60 min。
③加入堿度調節(jié)劑,充分攪拌15~20 min。
④加入有機土,充分攪拌 20~30 min。
⑤加入油基降濾失劑、瀝青防塌劑、超細碳酸鈣,充分攪拌15~20 min。
⑥按水油比例緩慢將鹽水罐中的鹽水轉移至泥漿罐油基泥漿基液中,并持續(xù)攪拌40~90 min,使用剪切泵高速剪切;停止剪切,用配料漏斗循環(huán);將泥漿密度提高至所需密度。
(1)新漿采用剪切泵充分剪切,混合均勻。
(2)替漿:首先泵入10 m3氯化鈣隔離液,25%濃度氯化鈣鹽水+0.5% HV-PAC+0.5%流型調節(jié)劑,再替入油基鉆井液,第一罐油基鉆井液可適當增加乳化劑加量,同時提高油水比至90 ∶10,增加抗污染能力。
(3)加裝大泵上水濾網(wǎng),嚴禁干加藥品,確保儀器信號。
(4)250目以上振動篩全程開啟,300目除砂除泥器全程開啟,高低速離心機間斷使用。
(5)確保堿度2.5以上,做好防硫工作。
(6)減少地層侵入鉆井液中水相,同時補充主、輔乳化劑,基油,降濾失劑,石灰等材料調節(jié)鉆井液性能。
(1)鉆井液中補充封堵防塌材料,超細鈣總量3%,1 200目∶2 500目=2 ∶1,油基天然瀝青3%,井壁穩(wěn)定劑2%,彈性石墨1%。
(2)鉆進過程中,若消耗大于0.5 m3/h,出現(xiàn)滲漏情況,適當增加封堵材料加量,超細增加至5%~6%,800目∶1 200目:2 500目=2 ∶2 ∶1。
(3)鉆井過程中若出現(xiàn)漏失大于2 m3/h,可適當微降密度,每次降低密度不大于0.02 g/cm3,確保井控安全,同時配制15%堵漏漿循環(huán)段塞堵漏,包括10%超細鈣+5%油基瀝青。
(4)監(jiān)測油水比、破乳電壓、流變參數(shù)等性能變化,提高鉆井液密度減緩鉆井液污染,調整主、輔乳化劑、基油、降濾失劑、石灰等材料加量,保持鉆井液性能穩(wěn)定。
TKC5-1H 井是一口兩開制開發(fā)水平井,設計斜導眼井深5 275.9 m(斜)/4 850 m(垂),完鉆后打水泥塞回填從5 040 m 實施水平井側鉆,水平段鉆進至井深6 159.95 m(斜)/4 820.5 m(垂)完鉆,目的層為石炭系卡拉沙依組(CK1);實鉆4 310 m 開始造斜,斜導眼中完井深5 307 m,打水泥塞回填從4 898 m 實施水平井側鉆,完鉆井深6 048.4 m(斜深)/4 824.5 m(垂)完鉆。井身結構見圖1,井砂床封堵實驗見圖2。
圖1 TKC5-1H井井身結構
圖2 TKC5-1H井砂床封堵實驗
本井二開采用水基鉆井液鉆進至4 310 m(三疊系哈拉哈塘組),轉換為油基鉆井液開始斜導眼和水平井施工,考慮三疊系柯吐爾組硬脆性泥巖水敏性強、坍塌應力高,通過優(yōu)化油基鉆井液封堵防塌,引入5 000~10 000目超細碳酸鈣、彈性石墨、天然瀝青和聚硅纖維,有效封堵泥巖裂縫,保持井壁穩(wěn)定。
(1)新配制的油基鉆井液中,封堵防塌劑濃度不低于井漿中的封堵劑濃度,優(yōu)選多級封堵粒徑復配使用,提高油基鉆井液的封堵防塌能力。通過評價優(yōu)選多級復配粒徑形成封堵防塌配方:4%超細碳酸鈣+2%天然瀝青+2%彈性石墨+1%納米封堵劑;防塌配方中超細碳酸鈣采用多粒徑比例混合:1 200目、2 500目、5 000目比例為1 ∶1 ∶1。
(2)每次起鉆前充分循環(huán)攜砂干凈后,使用加重封閉漿對復雜井段進行封閉,防止靜止時井底壓力下降造成井壁垮塌,可減少復雜井段起下鉆遇阻的概率;封閉漿配方:井漿+2%超細碳酸鈣+2%天然瀝青+0.5%彈性石墨+0.5%納米封堵劑,密度在井漿基礎上附加0.1 g/cm3。
(3)優(yōu)化油基鉆井液封堵防塌配方,降低鉆井液濾失量,熱滾后鉆井液高溫高壓濾失量(140℃)由原來的2.6 mL 降至1.2 mL,濾失量降低,濾液中不含有自由水,并且形成的泥餅致密光滑,泥餅質量更好。
(4)油基砂床封堵,實驗條件為:40~60目砂床,0.7 MPa,承壓30 min 后,量取侵入深度,侵入砂床深度由6.4 cm 降至1 cm,防塌封堵評價對微裂縫封堵效果較好,在高溫環(huán)境中封堵劑也能發(fā)揮良好的堵漏防滲效果。
YJ3-1XC 井是塔河油田奧陶系油藏躍參1區(qū)塊的一口四開制三開造斜的大位移井,設計三開石炭系卡拉沙依組造斜,采用“直-增-穩(wěn)”的三段式井眼軌跡。本井三開采用241.3 mm 鉆頭鉆至井深7 528 m 中完,井斜33°,完成進尺2 274 m,水平位移1 129 m,全井段共配制油基鉆井液1 330 m3。YJ3-1XC 井鉆遇地層見表4,鉆井液性能見表5。
表4 YJ3-1XC井鉆遇地層
表5 YJ3-1XC井鉆井液性能
本井三開井段采用超深井油基鉆井液體系,基本配方:80%~90% 柴油+10%~20% 氯化鈣水溶液(25% 濃度)+3%~4% 主乳化劑+1%~2% 輔乳化劑+1%~2%潤濕劑+2%~4%氧化鈣+2%~5%有機土+3%~5%油基降濾失劑+2%~6%超細碳酸鈣+0.1%~0.3%油基封堵劑。
(1)抗高溫抑制防塌和封堵防漏效果好。施工中振動篩返出鉆屑顆粒均勻、棱角分明、剪削面刮痕清晰可辨,無分散;特別是發(fā)生溢流和井漏,鉆井液密度由1.45 g/cm3降至1.32 g/cm3,未出現(xiàn)井壁失穩(wěn)現(xiàn)象。
(2)井眼攜巖凈化能力強。施工期間井筒清潔、井底干凈,井眼暢通,全井段9次起下鉆,均未出現(xiàn)遇阻卡情況。
(3)高溫穩(wěn)定性、流變性、潤滑性和抗污染能力強。鉆進過程中井底溫度>150℃,乳狀液性能穩(wěn)定、密度恒定、破乳電壓ES ≥800 V;施工中鉆遇高壓含氣鹽水層,地層流體侵入鉆井液性能無明顯變化。
1)通過研究塔河油田易垮塌地層地質構造和巖性特征,分析其巖性主要為深灰色泥巖、棕褐色泥巖、細粒砂泥巖、灰質泥巖和泥質灰?guī)r。泥巖黏土總量占比高,黏土礦物含量高的泥巖易吸水膨脹或吸水裂解剝落,泥巖吸水后,強度直線下降,是造成泥巖地層坍塌的主要原因。
2)開展油基鉆井液關鍵處理劑研選、配伍性研究,通過室內實驗評價體系的高溫乳化穩(wěn)定性、高溫沉降穩(wěn)定性、高溫流變性及抗固相污染能力。在現(xiàn)場應用中采取優(yōu)化封堵防塌、強化抑制性能、增強攜巖能力等措施,形成塔河油田超深大位移井油基鉆井液體系及維護處理技術。
3)通過應用超深井油基鉆井液體系,油相與水敏性地層接觸不產生水化、膨脹、分散和造漿,水相活度與地層水達到平衡,阻止水的自由遷移。
4)由于高油水比油基鉆井液成本高,流變性能調控比較困難,因此,在井眼穩(wěn)定性可控條件下,油基鉆井液盡量采用低油水比;同時,通過實驗優(yōu)選潤濕劑、稀釋劑等輔助處理劑,優(yōu)化超深井油基鉆井液體系維護技術,便于流型調整和成本控制。
5)對于砂泥巖地層大斜度井裸眼側鉆,油基鉆井液盡可能控制低固相、低黏切及較低密度。通過開展油基鉆井液封堵防塌和高溫流變性評價實驗,持續(xù)優(yōu)化體系配方和維護技術,配合工程精細操作,降低托壓黏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