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燕
(江蘇省淮沭新河管理處,江蘇 淮安 223005)
淮陰閘地處淮安市淮陰區(qū)王家營街道楊莊,在中運河與淮沭新河交匯處,是淮水北調、分淮入沂淮陰樞紐的主體工程,建成于1959 年10 月。該閘共30 孔,每孔凈寬10m,設計流量3000m3/s,為大(2)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灌溉、航運、發(fā)電等功能,受益范圍涉及淮安、宿遷、連云港3 市11 縣區(qū)?;搓庨l閘室下游側建有附屬交通橋一座(在307 縣道上),與水閘形成一體,是淮陰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汛搶險及兩岸居民通行的交通要道。橋梁總長352.73m,橋面全寬7.5m,凈寬7m,設計汽車荷載汽-10 級,拖-60 級校核。上部結構由現(xiàn)澆π 型梁組成,梁體兩端與墩頂固結,結構體系為兩跨一聯(lián)剛構體系,共32 跨,單孔橋梁凈跨徑10.0m,梁高1.2m,肋寬0.5m,間距4.5m。下部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墻式墩臺身,連續(xù)墩處厚度1.2m,非連續(xù)墩單側厚度0.9m,中間設置2cm 沉降縫。老橋π 型梁截面圖見圖1。
交通橋上部結構π 型梁兩道縱梁上存在豎向及斜向裂縫(其中部分裂縫縫寬超限),局部位置出現(xiàn)混凝土銹脹露筋及剝落掉角;橋墩墩身局部混凝土破損及銹脹露筋;橋面系總體狀況較差,主要病害為橋面鋪裝粗骨料外露、開裂破損及橫向裂縫等。2020 年1 月10 日,經(jīng)江蘇省水利廳組織淮陰閘交通橋安全鑒定,評定為“五類橋”,需進行除險加固。2021 年2 月,江蘇省發(fā)展改革委、省水利廳批復對該橋除險加固,批復經(jīng)費1347 萬元,工期9 個月。
淮陰閘交通橋除險工程建設主要內(nèi)容為拆除淮陰閘交通橋老橋上部結構,新建梁體、橋面系及兩側接線,對下部墩臺身進行利用。老橋共32 跨,分為18 聯(lián),伸縮縫較多,行車舒適性較差。本次改造將橋梁重新分聯(lián),全橋共分8 聯(lián)梁,T 梁為預應力混凝土A 類構件,T 梁單獨預制,簡支安裝,在支點處及跨中設置橫隔板。兩側端孔采用3.665m 預制鋼筋混凝土板梁,梁高0.32m。改造后橋梁全長352.73m,全寬8.0m,下部結構利用老橋墩臺身,新做墩臺帽。橋面鋪裝層為瀝青混凝土路面。
傳統(tǒng)的橋梁拆除方法有直接破碎法、吊裝法,吊裝法常見有汽車吊、履帶吊、水上浮吊船等。
破碎法,即采用破碎機直接將上部結構破碎,廢渣落入地下或平臺,再將廢渣運走。淮陰閘交通橋下部為淮沭河,常年需開閘向淮北地區(qū)送水,水深3.0m 左右,工程施工期又處于主汛期,無法斷流,如果采用破碎法,混凝土廢渣將落入河道內(nèi),無法清理干凈,影響河道行洪。同時,交通橋下部為閘室的一部分,拆除的舊梁有可能造成對閘室底板、閘門產(chǎn)生破壞,因此,本工程不能采用破碎法。
吊裝法,即采用汽車吊、履帶吊、浮吊等起吊設備將梁體整體吊出,裝車運離現(xiàn)場。由于本工程為大型橋梁,全長353m。由于起吊設備的吊臂長度限制,不可能在橋兩端將全部梁板拆除,需要吊裝設備進入橋梁,從橋梁一端或中間進退施工,同時配備大型轉運車輛,將梁體轉運出去。根據(jù)老橋施工圖紙計算,淮陰閘交通橋每一跨梁板重量約為71.2t,整塊梁板起吊需要起重機的起重能力為100t(安全系數(shù)按80%考慮),該型號起重機自身重量約為100t。如將梁體切割成兩塊T 梁,起吊設備選用50t,但整機重量加梁板重量也超過80t,起重機和被吊梁體總重量遠遠超出橋梁以及水閘底板允許承載力,且該橋本身已存在安全隱患,因此起吊設備直接上橋吊裝運輸方案不可行,存在安全隱患。
浮吊法,即采用浮吊船在水上將梁體吊裝,然后再將梁體轉運出去。但該工程為淮陰閘附屬交通橋,常年供水,水流速度大,同時橋梁下部為水閘底板、鋪蓋和防沖槽,河面又寬,浮吊船無法實現(xiàn)拋錨固定。該工程施工工期又位于主汛期,河道行洪可能性較大,如果采用浮吊船,行洪時浮吊船必須撤離,那么將嚴重影響工程工期。綜上分析,浮吊船方案也是不可行的,工期、安全均得不到保證。
通過以上方案分析,常規(guī)破碎法、吊裝法拆除方案安全、工期得不到保證,所以提出利用架橋機拆除舊的梁板方案。架橋機是一種運行工作范圍廣、性能優(yōu)良、操作方便、結構安全的鋼結構軌道式預制梁吊裝架設設備。
工程橋梁為兩端固結,兩跨一聯(lián)連續(xù)鋼結構體系,每一聯(lián)為一個拆除單元,拆除長度為23m。經(jīng)過現(xiàn)場調研分析,本拆除工程的施工順序為橋西端一側向橋東另一側順序拆除,將兩孔一聯(lián)固結結構作為切割單元,采用繩鋸切割機切割分塊,采用步履式架橋機起吊裝車,運至橋東臨時堆放點。施工關鍵技術要點如下:
(1)拆除施工前應全面了解拆除工程圖紙(包括原結構圖紙)和資料,進行實地勘察,按照國家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關技術規(guī)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
(2)拆除前,應確保外荷載均已被清除、移走或卸載,同時保證拆除的構件已被固定,符合方案要求后,方可進行拆除工作。
(3)拆除過程中必須考慮結構的穩(wěn)定性及安全性,在切割梁體固結處或橫隔板處時,穿繩、切割要精確,確保架橋機支點處不被破壞。
(4)架橋機過孔和砼梁體的橫向切割工作不能同時進行,過孔時間相對較長,對工期影響較大,要合理規(guī)劃組織,將影響降到最低。
(5)拆除原則:安全第一、施工有序、平衡對稱、化整為零。
NF170-50 型步履式架橋機1 臺,電動遙控繩鋸切割機4 臺,50t 轉運炮車1 輛、挖掘破碎機1 臺,50t 吊車1 輛,水鉆機4 臺,100kW 柴油發(fā)電機組1 臺。
由于淮陰閘交通橋安全鑒定為五類橋,存在安全隱患。為減少橋梁拆除吊裝荷載,同時為了減少運輸車輛荷載過大,對橋梁造成損壞,拆除時每一聯(lián)作為一個工作單元,首先沿橋方向縱向切割,按照放樣的切割線進行,分成六塊(如圖2),每塊寬度2m、3.5m、2m,架橋機就位后,將梁體固結處橫向切除。在每個板塊內(nèi)取四個孔,作吊裝孔使用,然后在切割線位置取四個孔,作切割孔使用。橋面和墩臺橫梁切割采用電動遙控繩鋸切割機。切割拆除順序從跨中向橋墩方向進行,吊點鉆孔采用鋼筋混凝土高速鉆孔機,直徑20cm。拆除時在下面要放防護網(wǎng),防止垃圾及碎片墜落河中或影響閘門的運行。
圖2 梁板切割示意圖
3.4.1 架橋機相關能力驗算
(1)吊重能力
根據(jù)設計圖紙及老橋圖紙,最大吊重為5 和6號塊,其單塊重量為35t,即最大吊重約為35t,架橋機最大起重為170t,完全滿足吊裝需求。
(2)梁體兜底鋼絲繩選用
起吊設置2 個吊孔,總重量35t,每個吊點平均受力為17.5t。經(jīng)計算鋼絲繩直徑:d=51mm,兜底鋼絲繩選用直徑大于51mm 鋼絲繩可滿足吊裝要求。
3.4.2 閘室穩(wěn)定計算
在交通橋上部結構拆除后,考慮最不利工況下閘室穩(wěn)定計算。經(jīng)復核計算,橋面拆除后,在上游水位13.5m、下游水位11.5m 的水位組合下,水閘抗滑、抗浮穩(wěn)定均滿足要求。
3.4.3 交通橋承載力復核
施工過程主要荷載有:架橋機自重、梁體自重,合計重量約4600kN,橋梁端部為固結結構,縱橫向不均勻系數(shù)取0.7,梁端部局部壓力為5.2MPa。據(jù)檢測現(xiàn)狀砼強度等級達到C30,為安全考慮,按C25強度等級計算,根據(jù)《公路工程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fc=11.5MPa,即P=5.2MPa<11.5MPa,承壓滿足要求。
梁體分塊切割完成后,便可吊運,梁體吊運采用170t 架橋機。吊運順序如圖3 所示,先吊運中間塊1 號塊,再吊運3、4 號塊,接著吊2 號塊,最后吊5、6 號塊,架橋機吊起后轉移至運輸車輛上,上車后對梁體加固維穩(wěn)后運輸至橋東臨時堆場。吊運時,為了防止銳利的邊角對鋼絲繩的傷害,采取墊置橡膠塊或木方,捆綁應牢固可靠。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圖3 吊運順序模擬圖
(1)在架橋機起吊梁體裝車的位置處鋪設鋼板,使運輸炮車坐落其上,炮車運輸時保證其輪軌沿著預先已標志的橋面位置行走,現(xiàn)場施工前應預先標記交通橋縱梁位置。
(2)在任何一次吊梁作業(yè)前,均需試吊一次,即捆好梁后,應先將卷場機組作制動試驗2~3 次,然后將梁吊起少許,檢查鋼繩有無跳槽、吊架插銷有無竄動等情況,確認可靠后方可正式作業(yè)。
(3)吊梁卷揚機組應動作一致,受力均勻,嚴防出現(xiàn)梁體劇烈擺動等現(xiàn)象。梁片在起吊、走行和下落時,應盡量保持水平。走梁時要防止電纜崩斷、電纜滑車卡死等故障,影響走梁的障礙物必須清除干凈。
(4)梁片必須對中走行,即走行時梁片處于兩座導梁中央,嚴禁偏位走行。機上橫移只能在梁片處于起吊位置和到位位置時進行。
(5)梁片宜在低位走行,并設專人監(jiān)視,監(jiān)視人員、指揮人員及操作司機要特別謹慎,密切合作。
(6)梁片走行及空車走行時,應設專人監(jiān)視電纜展放情況,發(fā)現(xiàn)電纜滑車卡住時,要立即停車排除故障。
(7)落梁時兩吊點卷揚機組應動作一致,均衡。落梁至距橫移設備20~30mm 時調整梁片縱向位置,確認無誤后繼續(xù)落梁。
2021 年8 月2 日,淮陰閘交通橋兩端封閉,架橋機設備進場,開始拆除施工。2021 年10 月5 日,淮陰閘交通橋老橋拆除完畢,比計劃工期提前近1個月,施工中未發(fā)生一起安全事故。架橋機在淮陰閘交通橋上部結構拆除中的應用,解決了安全問題的同時,提升了拆除的速度,節(jié)約了工期,也減少了其他大型設備進場的干擾,可以在其他大型水利工程交通橋梁施工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