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俠, 李阿敏, 潘如勝, 李 玲, 車 俠
(1. 安徽省太和縣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 安徽 太和, 236600;2. 安徽省太和縣人民醫(yī)院 骨科病區(qū), 安徽 太和, 236600)
老年人是發(fā)生股骨頸骨折的高危人群,且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1],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降低生活質量[1-2]。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我國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呈逐年上升趨勢[3]。老年股骨頸骨折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療方案為手術治療,其中髖關節(jié)置換術已成為最常用的治療手段[1,4]。由于高齡、疾病本身、手術風險的存在,可能會誘發(fā)患者出現(xiàn)適應不良與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從而加重患者病情,影響手術效果。希望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重要因素[5],患者術前希望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其術后采取積極方式應對負面事件,緩解與處理患者不良情緒[6]。提高患者術前的希望水平,可增強個體治療的信心,緩解個體壓力,舒緩患者術前負性心理狀態(tài),針對性的探討患者術前希望水平的影響因素尤為重要[7-8]。目前,國內涉及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前希望水平及影響因素,為提高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前希望水平,進而制定針對化的心理護理方案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提供實踐與理論依據(jù)。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2020 年1 月—2021年12月醫(yī)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頸骨折20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160例。納入標注:①年齡≥65 歲;②影像學確診為股骨頸骨折,排除其他部位的外傷;③同意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④既往無其他嚴重疾患;⑤簽署知情同意書;⑥同意調查,能夠正常溝通、表達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基礎疾病(心力衰竭、腦卒中、呼吸衰竭、腫瘤晚期等),有手術禁忌無法配合完成者;②意識障礙性疾病。本研究通過本機構倫理委員會審查并符合2013 年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1.2.1 問卷調查
1.2.1.1 患者資料:采用研究者自制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居住情況、是否在職、文化程度、有無合并癥、有無經濟負擔。
1.2.1.2 希望水平:采用Herth 希望量表(HHI),該量表目前在國內外護理領域使用廣泛,中文版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7,2 周后重測信度為0.91,擁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主要用來評估臨床患者的希望水平[9]。該量表包括3個維度,分別是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采取積極行動、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每個維度包含4個條目:條目1、2、6、11 為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條目4、7、10、12為采取積極的行動與行為、條目3、5、8、9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每個條目分非常反對(1分)、反對(2分)、同意(3分)、非常同意(4分)四個等級,總分為12~48 分,得分越高代表希望水平越高,12~23 分為低水平,24~35 分為中等水平,36~48分為高水平。
1.2.1.3 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用于評估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量表Cronbach’a 系數(shù)為0.91,效度系數(shù)為0.89,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主要涉及個體面對不同困難和挑戰(zhàn)時所具備的總體自信心,共包括10 個條目,每項包括完全不正確(1 分)、有點正確(2 分)、多數(shù)正確(3 分)、完全正確(4 分),總分值范圍10~40 分,根據(jù)得分劃分為高水平、中水平和低水平。
1.2.1.4 合并癥指數(shù):采用Charlson 合并癥指數(shù)(CCI)評估老年股骨頸患者合并癥狀況。
1.2.2 資料收集
術前一天由研究者本人應用統(tǒng)一指導語對患者講解此次問卷調查的目的及內容,患者因自身因素不能填寫問卷的,可由研究者本人代為填寫??刂铺顚憜柧頃r間在20~30 min。問卷完成當場收回,并核查問卷內容。本此問卷共發(fā)放220 份,其中有效問卷206份,回收率為93.64%。
本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希望總水平為(31.73±9.68)分,各維度得分情況為: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9.14±1.10)分、采取積極的行動(11.69±5.36)分、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10.89±3.22)分;其中高希望水平63(30.58%)例,中等希望水平131(63.59%)例,低希望水平12(5.83%)例。
將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按照年齡、性別、居住情況、是否在職、文化程度、合并癥、有無經濟負擔、支付類型、自我效能等情況進行分組,比較其得分情況。結果顯示,年齡、居住情況、有無經濟負擔、CCI評分、自我效能因素直接影響患者的希望水平,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及疾病特征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希望水平得分(±s)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及疾病特征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希望水平得分(±s)
項目年齡/歲P 65~75>75 t/F 2.850 0.005性別男女1.090 0.270學歷0.543 0.582居住情況3.106 0.046經濟狀況2.057 0.040醫(yī)保類型2.578 0.078 CCI評分/分3.726 0.025自我效能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專大專及以上獨居與家人同住養(yǎng)老院自感有經濟負擔自感無經濟負擔農合醫(yī)保自費≥5 3~4 1~2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例數(shù)80(38.83)126(61.17)46(22.33)160(77.77)160(77.77)34(16.50)12(5.83)22(10.68)149(72.33)35(16.99)116(56.31)90(43.69)85(41.26)76(36.89)45(21.84)51(24.76)88(42.72)67(32.52)21(10.19)120(58.25)65(31.55)得分/分32.68±8.35 28.73±10.45 31.99±9.19 30.34±8.95 30.11±8.23 31.41±9.34 31.98±9.11 28.37±7.64 32.86±9.93 29.89±8.12 29.15±8.25 31.89±10.77 31.72±8.35 32.98±9.14 29.25±8.78 28.73±8.21 29.12±7.23 32.45±10.35 27.89±9.13 29.45±8.15 32.69±8.75 4.188 0.016
將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希望水平作為因變量,根據(jù)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年齡(65~75 歲=1,76~84 歲=2,≥85 歲=3)、居住情況(賦值:獨居=1,與家人同住=2,養(yǎng)老院=3)、經濟狀況(賦值:自感有經濟負擔=1,自感無經濟負擔=0)、CCI評分(≥5分=1,3~4分=2,1~2分=3)、自我效能水平(12~23分=1,24~35分=2,36~48分=3)為自變量,納入非條件Logistic 逐步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年齡、居住情況、經濟狀況、CCI 評分、自我效能與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希望水平有回歸關系(P<0.05,見表2)。
表2 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希望水平logistic回歸分析
希望作為一種潛在的力量,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強烈的希望會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與勇氣,從而越少心理上的痛苦癥狀[10]。臨床護理管理者通過制定改善病人希望水平的方式方法,促使患者以積極的應對方式去對待疾病,將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11]。護理人員對患者采取預見性積極的措施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是最好的心理干預方法之一,將有助于促進患者克服不良情緒,對患者預后有積極的作用[12]。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希望水平總體得分為(31.73±9.68)分,處于中等水平,與徐培君等[13]、徐芙蓉等[14]研究結果一致。雖然股骨頸骨折會給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均帶來痛苦,但面對疾病仍存信心??紤]原因可能為:本研究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就診的醫(yī)院醫(yī)療水平較高,醫(yī)護人員一體化緊密配合,增強了患者治療的信心和希望水平;本研究調查顯示,149(72.33%)例患者居家生活,有主要照顧者,遇到困難時互相支持幫助,有助于增強患者的信心,提高其希望水平。此外,在希望水平各維度中以采取積極的行動得分最高,說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愿意以積極的行動配合治療,以期疾病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3.2.1 年齡、合并癥
表1 顯示65~75 歲的患者希望水平得分為(32.68±8.35)分,>75 歲的患者希望水平得分為(28.73±10.45)分,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越大的患者,希望水平越低,這與Bergqvist 等[15]和丁慶彬等[16]研究結果一致。老年患者整體機能不斷減退,合并癥的存在使得患者更為擔心疾病的預后。部分患者甚至心灰意冷,喪失治療的信心,因此需要密切關注高齡、存在合并癥的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醫(yī)護人員要給予其更多的關注,幫助患者重建生存的信心,以期提高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希望水平。
3.2.2 居住情況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獨居與養(yǎng)老院老人的希望水平低于與家人同住的水平。由于獨居老人平時得不到親屬的陪伴,與他人溝通、交流較少,生活相對獨立、內心孤獨;老年人長期入住在養(yǎng)老院更容易出現(xiàn)負性情緒[17]。因而醫(yī)護人員更應該重視他們的心理情況,注重溝通交流,以減少其孤獨和寂寞感。
3.2.3 經濟狀況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自感經濟負擔的患者希望水平較低,這與劉賽賽等[18]研究結果相似。經濟壓力大、手術費用及后期康復鍛煉需要較高成本,患者面對高額的費用支出而喪失了對疾病康復的信心。因此針對經濟狀況不理想的患者,要充分與其溝通,讓其掌握疾病康復能為其帶來的益處,動員政府部門、社會各層面為患者提供支持,降低手術費用。
3.2.3 自我效能
本研究調查結果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希望水平越高。李阿敏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提高持續(xù)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對提高患者自信心和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有正向促進作用。希望是一種實現(xiàn)目標的自信心,希望水平與自我效能呈正相關。因此,醫(yī)護人員可通過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使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多方面、多途徑獲取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提高其對抗疾病的能力和信心。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利其疾病的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希望處于中等水平,且與患者年齡、有無合并癥、居住情況、經濟狀況、自我效能水平等因素密切相關。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多伴有慢性疾病且多病共存,心理問題逐漸凸顯,因此,圍手術期護理人員應充分評估患者希望水平的影響因素,重點加強對高齡、合并癥多、經濟困難、獨居、自我效能水平低等因素存在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關注,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實施個體化的護理,提高患者術前希望水平。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