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杭州亞運會各項賽事基本進入尾聲,賽事組委會于上午召開了總結新聞發(fā)布會。
對于亞運會的火爆程度,杭州亞運會主新聞發(fā)言人毛根洪給出這樣一組數據:“截至10月7日,出售門票305萬張,票務收入6.1億元人民幣,觀眾上座率比例超過92%,10月1日入場觀眾最多達到29萬名觀眾。”
杭州亞運會競賽指揮中心新聞發(fā)言人朱啟南表示:“截至10月6日晚,累計打破世界紀錄15項,亞洲紀錄28項,亞運會賽會紀錄150項?!?/p>
有關亞運會的智能服務,毛根洪也給出了一組數據:“我們提供觀賽的智能亞運一站通注冊的人次已經突破了1.3億,點擊量達到了59億人次。我們1億多的數字火炬手都是從智能亞運一站通這個平臺產生的?!?/p>
談到亞運會的影響,毛根洪表示亞運會擁有長尾效應——毛根洪從亞運會對地方經濟發(fā)展和對體育產業(yè)發(fā)展兩個方面給出解讀,認為亞運會的舉辦是杭州一個節(jié)點性事件。
“杭州亞運會是一個平臺,我們有60多家的特許商品定點生產企業(yè)和130多家特許商品零售企業(yè),大部分是民營企業(yè)。11家合作伙伴中有5家都是浙江企業(yè),4家贊助商中有兩家是民營企業(yè)。因此亞運會對體育產業(yè)和民營經濟都起到了平臺作用?!?/p>
“除此之外還給我們一個跟國際組織銜接的契機,從今年12月份到未來持續(xù)幾年,我們定下了許多比賽,這些比賽的落地能讓更多人參與其中?!?/p>
“一個城市經過亞運會這樣超大規(guī)模、超長時間的舉辦以后,會留下很多的遺產,包括我們硬件設施,既能辦賽又能惠民,還留下了對體育賽事的那種購票觀賽的熱情,這也是一個社會文明的另外一個角度體現?!?/p>
(據新湖南客戶端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