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夢圓,呂鴻澤,陳文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yī)院 醫(yī)學影像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尤文肉瘤(Ewing sarcoma,EWS)是兒童中發(fā)生率僅次于骨肉瘤的骨腫瘤,常發(fā)生于長骨及骨盆。骨外尤文肉瘤(extra osseous Ewing's sarcoma,EOES),在臨床上極為少見,好發(fā)于青少年,發(fā)生于胸膜處的更加罕見?,F回顧性分析1 例兒童胸膜尤文肉瘤的CT 表現,以增加對該病的認識,并為準確診斷提供更多思路。
患者男性,11 歲,10 天前因飲食不當出現腹痛,多為劍突下疼痛,程度稍劇烈,持續(xù)時間不等,多可自行緩解,前一日進食后腹痛加重,持續(xù)性鈍痛,且疼痛不能緩解。于當地醫(yī)院行胸部CT 檢查診斷為左側胸膜腫瘤可能,遂轉入本院就診。
入院查體陽性體征:腹軟,劍突下有壓痛。實驗室檢查:柯薩奇病毒A16 型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弱陽性,腸道病毒71 型抗體陰性。
CT 檢查:平掃可見左后下胸膜腔囊實性腫塊,境界欠清楚,大小約7.3 cm×4.8 cm,腫塊自肋間向外生長,鄰近肋骨破壞并放射狀骨化影,鄰近肺血管紋理受壓聚攏;左側胸腔少量積液部分進入葉間。增強掃描囊性部分無強化,軟組織成分動脈期CT 值約75 HU,實質期CT 值約106 HU。CT 診斷為左后下胸膜腫塊,腫瘤性病變首先考慮。見圖1。
圖1 胸膜尤文肉瘤CT 增強軸位圖像
術后病理檢查:鏡下觀察為大小較一致的小圓形細胞,細胞核呈圓形或類圓形,核分裂多見,核染色較深。免疫組化:肌酸激酶(CK)(-),波形蛋白(vimentin)(+),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P)(-),上皮細胞膜抗原(EMA)(-),CD34(-),抗平滑肌抗體(SMA)(-),SOX10(-),CD56(+),白細胞共同抗原(LCA)(-),Ki-67(40%+),CD99(+),FLI-1(+),WT-1(-),嗜鉻粒蛋白A(CgA)(+),突觸小泡蛋白(Syn)(+),結蛋白(desmin)(-),S-100(-),NXK2.2(+)。分子檢測:EWSR1 基因斷裂檢測[采用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檢測]計數100 個細胞,有分離信號細胞數占72%,大于閾值10%,故FISH 檢測結果為陽性,EWSR1 基因發(fā)生斷裂。病理診斷:(胸膜)Ewing 肉瘤/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見圖2。
圖2 胸膜文肉瘤病理圖片
尤文肉瘤最早于1921 年由Ewing 提出,并于1975 年由ANGERVALL 命 名[1],通常起源于骨骼,好發(fā)于長骨及骨盆。骨外尤文肉瘤即軟組織尤文肉瘤,常發(fā)生于軀干或四肢的軟組織[2],最常見的部位是胸壁、椎旁區(qū)和下肢,可侵犯鄰近的骨骼[3]。病變原發(fā)于胸膜處極為罕見,目前胸膜骨外尤文肉瘤國內外文獻報道極少[4],國內至今未曾有人報道。
EWS 的診斷主要基于組織病理學和免疫組化。光鏡下,腫瘤細胞小而圓、大小均勻,細胞核呈圓形至橢圓形,細胞質稀疏。電鏡下,胞質中細胞器較少,糖原顆粒豐富[5]。免疫組化顯示絕大多數腫瘤細胞CD99 呈陽性表達,此為尤文氏肉瘤的典型表現[6]。EWS 基因檢測和紅細胞轉化病毒(ETS)相關癌基因重排可以明確診斷Ewing 肉瘤[7]。最近有研究表示NKX2.2 免疫組化標記物與CD99 的聯合使用對尤文氏肉瘤的診斷更具特異性[8]。在本文病例中,免疫組化CD99、FLi-1 以及NKX2.2 陽性表達確定了對骨外尤文氏肉瘤的診斷。
尤文肉瘤CT 表現主要包括“日光放射”狀或“蔥皮”樣骨膜反應、軟組織腫塊和“蟲蝕”樣骨質破壞[9]。MRI 表現為在T1 加權圖像上,腫瘤信號強度等于或大于肌肉;在T2 加權圖像上,腫瘤呈不均勻高信號。若伴有出血,T1WI 和與T2WI均為高信號,且周圍出現較大范圍的高信號。靜脈注射造影劑后,腫瘤呈不均勻強化[10]。骨外尤文肉瘤在X 線上表現為溶骨性骨破壞,一般無硬化癥和骨膜反應,缺乏骨尤文氏肉瘤特有的洋蔥皮樣改變。CT 顯示軟組織密度腫塊伴壞死囊性區(qū)域,造影劑后輕度不均勻強化。本例CT 表現與文獻報道相似,特點為腫塊向鄰近肋骨侵犯并示放射性骨化影,增強掃描呈不均勻強化,其內囊性部分未見強化。
骨外尤文肉瘤需與骨性尤文氏肉瘤家族的其他腫瘤鑒別,如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和骨性尤因肉瘤,還應與神經母細胞瘤、胚胎性橫紋肌肉瘤及淋巴瘤相鑒別。
骨外尤文肉瘤是具有高度侵襲性的惡性腫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并結合術后化療和大劑量放療。只要沒有明確的手術禁忌證,就應考慮腫瘤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