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婷 趙揚
摘要:目的 分析維生素C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采用維生素C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疼痛程度、進食情況和潰瘍面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疼痛程度、進食情況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潰瘍面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維生素C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效果較好,可緩解患者疼痛感,改善進食情況和縮小潰瘍面,加快康復進程。
關鍵詞: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維生素C;硫酸慶大霉素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口腔內部紅腫、病灶部位灼痛感,會對患者進食產生嚴重影響[1]。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短期效果顯著。但是長期來看,該病的復發(fā)率較高,因此治療方案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2]。復發(fā)性潰瘍的發(fā)生通常與血清微量元素變化密切相關,其中以維生素匱乏為主要致病機制。當患者維生素匱乏時,即便經過合理的治療,口腔潰瘍仍然會反復發(fā)作,所以給予患者補充外源性維生素C是當前臨床中常用的治療方案[3]。維生素C聯合廣譜類抗生素應用于口腔潰瘍的治療中,可顯著提高治療[4]。本研究分析維生素C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男30例,女19例;年齡20~58歲,平均(39.64±5.97)歲。觀察組男31例,女18例;年齡21~57歲,平均(39.62±5.1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存在一個或數個散在的潰瘍,潰瘍直徑2~5 mm,呈圓形或橢圓形,上覆黃白色或黃色纖維性假膜,基底柔軟,邊緣整齊;局部有燒灼樣疼痛,進食后疼痛加??;近一個月未使用免疫類藥物;周期性復發(fā);無其他全身系統性疾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伴有消化性潰瘍;貧血;伴有自身免疫性疾?。患毙愿腥拘约膊?;合并惡性腫瘤;嗜酒、吸煙;妊娠期。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維生素B(國藥準字H32024575),1片/次,3次/d,口服;噴西瓜霜噴劑(國藥準字Z45021599),3次/d,噴涂在患者潰瘍處。
觀察組采用維生素C片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將維生素C片(國藥準字H33021139)和硫酸慶大霉素(國藥準字H44023643)混合后,使用棉簽蘸取藥物在患者的病灶處進行涂抹,3次/d,必要時可重復給藥。在治療過程中,告知患者禁食禁水以提高口腔內藥物濃度。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包括顯效、有效、一般和無效??傆行?顯效+有效+一般。
(2)比較兩組疼痛程度、進食情況和潰瘍面: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0~10分,分數越高代表疼痛越明顯;進食影響程度用自制評分表評估,0~4分,得分越高患者進食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疼痛程度、進食情況和潰瘍面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疼痛度、進食情況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潰瘍面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作為常見的口腔黏膜類疾病,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發(fā)病人群在青中年中占比較高。由于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和病因尚無定論,所以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無特定方式,可選擇如全身治療、局部治療等[5]。全身治療方法極其煩瑣且用藥種類較多,藥物副作用明顯,大部分患者不易接受。局部治療對于大部分患者的適用度更高,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疼痛癥狀,且不良反應更少。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治療主要以消炎止痛為主[6]。
局部治療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軟膏、糊劑和各類漱口液等,在應用時主要將藥物磨碎成粉末敷于瘡面。局部常用藥物類型主要包括:(1)消炎藥物。如氰異丁基丙烯酸鹽強力霉素能夠有效防止組織出現破損,并能抑制炎癥反應。在使用時,首先將藥物均勻敷在潰瘍面上,滴入乙酰氨基酸鹽。作為一種組織粘合劑,乙酰氨基酸鹽在干燥后能夠很好地附著在患者的黏膜表層,不僅可以保護創(chuàng)面,也在極大程度上延長了藥效作用時間。(2)激素類藥物。由于副作用相對較重,全身應用激素類藥物出現的不良反應十分明顯,而局部使用時副作用較小。激素類藥物濃度較高,療效顯著,在抗炎抗過敏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選擇曲安奈德涂抹在潰瘍創(chuàng)面時,覆蓋氰異丁基丙烯酸鹽強力霉素,對于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的潰瘍面有極強的修復作用,并且能夠有效抑制巨噬細胞對于抗原的吞噬,抑制白細胞增殖,在抗炎方面的效果極佳;貝米松軟膏在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的應用中十分常見,能夠有效影響組胺和兒茶酚胺對于外周血管的作用,對于潰瘍面愈合有極強的促進作用。(3)止痛藥物。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在發(fā)病過程中容易出現明顯的疼痛,而且會造成吞咽困難、語言障礙,致使患者出現營養(yǎng)不良。止痛劑能有效消除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的食欲,提升營養(yǎng)攝入水平。例如,胃潰瘍等藥物加入地塞米松,能夠有效提高潰瘍面的黏附能力,尤其在患者潰瘍處涂擦時,能夠取得顯著的止痛效果,見效極其迅速[7]。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存在周期性復發(fā)的特點,也有著自限性,臨床表現為孤立、圓形或橢圓形潰瘍。潰瘍面相對較淺,伴隨明顯的灼燒感。當前研究認為,分析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病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免疫異常。在潰瘍發(fā)作期間,通過檢測可以發(fā)現IgA和IgG有輕度上升趨勢,同時免疫復合物檢測呈現出陽性。此外,隨著病情的反復遷延,組織有明顯的淋巴細胞以及漿細胞浸潤,對于皮質激素十分敏感。(2)社會心理因素。在生活中心理落差較大,或長期處于緊張心態(tài)時,口腔潰瘍的發(fā)病率將明顯提升。(3)感染因素。在對口腔潰瘍表面做細菌培養(yǎng)時發(fā)現存在L型鏈球菌,還檢出幽門螺旋桿菌,所以選擇抗菌治療時效果顯著。(4)營養(yǎng)攝入不足。缺乏銅、鐵、鋅、鈣、磷、維生素C、葉酸等的患者出現口腔潰瘍的概率明顯高于營養(yǎng)攝入正常的人群[8]。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分型中,輕型占比最高,超過80%,發(fā)病時表現出局部的敏感疼痛。經過24 h的局部水腫,患者口腔局部會出現小紅點、丘疹狀,然后逐漸會擴大為潰瘍,疼痛十分明顯。重型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占比較小,又被稱為復發(fā)壞死性黏膜腺周圍炎,典型特征為潰瘍面相對較大,直徑達到10~30 mm,且深入黏膜下層有明顯的紅腫隆起,持續(xù)時間長且復發(fā)間歇期不定。重型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通常存在數個潰瘍面,即便潰瘍面愈合,也會存在瘢痕或缺損明顯的組織,疼痛感十分強烈。此外,還有皰疹樣口腔潰瘍,在臨床中相對較為少見,數目較多,直徑大約在1~2 mm,分散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當相鄰的小潰瘍距離較近時,會互相融合變成較大潰瘍。對于此病,必須結合發(fā)病因素、臨床分型選擇合理的治療措施,進一步提高整體治療效果[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疼痛度、進食情況和潰瘍面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疼痛度、進食情況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潰瘍面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說明維生素C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效果較好。維生素C為常用的抗氧化劑,能夠對細胞膜以及亞細胞器產生極強的保護作用,也是目前臨床中常用的一項修復劑。維生素C的局部使用能夠顯著促進抗體的形成,進一步提升強化酶的活性,改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具有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硫酸慶大霉素則是一種廣譜類抗生素,穩(wěn)定性強,殺菌效果顯著,在臨床中深得醫(yī)患認可。慶大霉素與維生素C聯合治療用于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中,無特殊氣味,對口腔刺激性較小。
綜上所述,維生素C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減輕患者病情,改善進食情況,縮小潰瘍面,加快康復進程。
參考文獻
[1] 張小妹.維生素C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J].護理研究,2010,24(4):373.
[2] 劉金炳生.維生素C加硫酸慶大霉素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22,19(12):191-193.
[3] 陳錦芬.抗生素類藥物與維生素C在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27):132-135.
[4] 胡仁梅.維生素C注射液和頭孢曲松鈉用于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效果比較[J].全科護理,2015(9):818-818.
[5] 汪澤海.西瓜霜噴劑合維生素C巧治復發(fā)性口腔潰瘍[J].醫(yī)藥前沿,2011,1(11):75-76.
[6] 舒紹兵,王應富,陶波,黎雪琴.慶大霉素復合制劑治療輕型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的療效觀察[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1):96-97.
[7] 姚博文,牟婧,樊小敏,等.利多卡因、維生素C、地塞米松、慶大霉素聯合治療62例高原官兵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療效觀察[J].西南軍醫(yī),2020,22(1):59-60.
[8] 趙媛媛.維生素C聯合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效果[J].母嬰世界,2021(11):110.
[9] 王智華.維生素C片劑局部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6):40-41.
[10] 葉建宏.西瓜霜噴劑合維生素C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9(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