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第二中學)
Na2CO3和NaHCO3是鈉的兩種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學常考的知識點,考查內(nèi)容包括根據(jù)溶液中加入鹽酸的體積判斷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實驗裝置的使用及操作的正確性、滴定曲線等.
在NaOH 溶液中通入CO2氣體,得到的溶液中溶質(zhì)可能是NaOH 和Na2CO3,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Na2CO3和NaHCO3,還可能是NaHCO3.想要確定溶液中的溶質(zhì),可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加鹽酸,通過分析消耗鹽酸的量的關系確定溶液的成分.
例1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2,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鹽酸,依據(jù)圖1的特點判斷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
表1
圖1
①當V(Oa)=V(ab)時,兩段消耗的鹽酸量相同,所以發(fā)生兩個反應:+H+=H2O+CO2↑,所以溶質(zhì)為Na2CO3.
②若V(Oa)>V(ab),說明Oa段除了外還有OH—消耗H+,所以溶質(zhì)為NaOH 和Na2CO3,離子方程式為OH—+H+=H2O、+H+=+H+=H2O+CO2↑.
③若V(Oa)<V(ab),說明與反應的鹽酸多于與反應的,即原溶質(zhì)中含有碳酸鈉,溶質(zhì)為Na2CO3和NaHCO3,離子方程式為++H+=H2O+CO2↑.
④若a=0(即圖像從原點開始),說明開始加入稀鹽酸時就有氣體產(chǎn)生,所以溶質(zhì)為NaHCO3,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H2O+CO2↑.
a點之后加鹽酸生成CO2,只能發(fā)生反應:+H+=H2O+CO2↑,根據(jù)Oa和ab大小可以判斷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
化學實驗裝置和操作的正誤判斷是高考的重要考點,特別是在探究性實驗中,只有裝置設計合理、試劑使用正確,才能保證實驗的準確性.通過Na2CO3和NaHCO3的性質(zhì)探究實驗可比較這兩者的性質(zhì).
A.驗證熱穩(wěn)定性:Na2CO3>NaHCO3
例2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B.NaHCO3 與酸反應的速率快于Na2CO3
C.用該裝置制備NaHCO3
D.探究Na2CO3 固體中混有NaHCO3
用鹽酸滴定Na2CO3、NaHCO3的曲線是高考考查的熱點,主要考查曲線的分析、碳酸的電離常數(shù)計算、比較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及電荷守恒、物料守恒.
例3某同學在兩個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別加入20 mL 0.4 mol·L—1Na2CO3溶液和40 mL 0.2mol·L—1NaHCO3溶液,再分別用0.4 mol·L—1鹽酸滴定,利用pH 計和壓力傳感器檢測,得到如圖2所示曲線.
圖2
(1)甲、乙兩條線中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鹽酸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丙、丁兩條線中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鹽酸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當?shù)渭欲}酸的體積為V1mL 時(a點、b點),所發(fā)生的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根據(jù)pH-V(HCl)圖分析,滴定時c點可用_________、d點可用_________作指示劑指示滴定終點(選填“甲基橙”“石蕊”或“酚酞”).
(2)當?shù)渭欲}酸的體積為V1mL時(a點、b點),Na2CO3先和鹽酸反應生成NaHCO3:Na2CO3+HCl=NaHCO3+NaCl;根據(jù)pH-V(HCl)圖分析,c點為堿性、d點為酸性,則滴定時c點可用酚酞、d點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指示滴定終點.
總之,鈉的化合物中Na2CO3、NaHCO3是高頻考點,這兩種鹽不管是穩(wěn)定性比較還是相互轉(zhuǎn)化、除雜、離子濃度大小比較、中和滴定曲線分析,在化學學習中都有典型意義,掌握好這兩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對于學習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有重大幫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