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我們過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實事求是。今天,我們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還是要靠實事求是?!睂嵤虑笫鞘邱R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實踐反復證明,能不能做到實事求是,是各項工作成敗的關鍵。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必須始終堅持和踐行實事求是,將實事求是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唯此,方能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
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前提是深入實際、了解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眻猿忠磺袕膶嶋H出發(fā)首先就要深入調(diào)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掌握具體實情,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對癥下藥、量體裁衣,不能忙于決定政策而疏于研究實際情況。近年來,媒體集中曝光的荊州“巨型關公雕像”、獨山“水司樓”、榆中“不開放的市民公園”,以及基層普遍詬病的“層層加碼”“盲目下指標”“一窩蜂而上”,這些都是沒有把實際看完全、把情況弄清楚,以致制定的政策、推進的工作與實際脫節(jié)。這些教訓告誡我們,做工作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用更多的時間去弄清情況,這樣決定的政策、推進的舉措,才有基礎,才能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回顧黨的百年史,共產(chǎn)黨人正是運用這一原理,在批判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斗爭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進入新時代,從浙江“千萬工程”,到江蘇“蘇南模式”,再到廣東“珠三角模式”,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堅持“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域一韻”的個性化發(fā)展道路。反之,在行政執(zhí)法、專項檢查等領域,個別地方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運動式”“一刀切”的粗暴做法,損害了企業(yè)群眾利益,也透支了黨和政府公信力。所以,解決問題特別是涉及企業(yè)群眾切身利益的復雜問題,不能寄希望于“一套模板”“畢其功于一役”,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個難關一個難關攻克,用“解剖麻雀”的細致,“積沙成塔”的定力,來“積小勝為大勝”,真正讓高質(zhì)量發(fā)展“豐富多彩、萬紫千紅”。
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我們在考慮問題、出臺政策、制定方案、落實舉措時,必須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分析問題,既要考慮利于長遠發(fā)展的問題,也要關注各個群體的實際困難。要關注改革力度、發(fā)展速度是否匹配社會可承受的程度,以及思考各項政策的公平正義和社會穩(wěn)定問題。無論何時,都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把實事求是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真正做到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