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城/文)
謝嘉幸,音樂美學家、音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音樂研究所原所長,北京人文社科重點基地中國音樂研究基地原首席專家。1951年生于武漢。1988年獲中國音樂學院作曲技術理論碩士學位,2004年獲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美學博士學位。曾任國際音樂理事會(IMC)理事(2009—2011),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理事(2010—2014),中國音協(xié)音樂教育學學會會長,第九屆“金鐘獎”音樂理論評論獎評審委員,北京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現任亞太地區(qū)音樂教育研究會(APSMER)理事,教育部專家講學團成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中國人生科學學會美育專家委員會主任,中華口述史學會副會長;中國音樂美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心理學學會理事,中國音樂傳播學學會理事;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音樂舞蹈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教育》編委,劍橋大學British Journal Music Education等刊物國際編委。
出版的主要學術著作與教材:《音樂分析基礎》(高教出版社 2016年版)、《音樂的語境—一種音樂解釋學視域》(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年版,獲中國音協(xié)首屆“金鐘獎”首屆文藝評論獎2007及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2009)、《音樂教育與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006年修訂版,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德國音樂教育概況》(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11年再版)、《音樂分析》(高教出版社 2001年版, 2016年再版)、《走進音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反熵·生命意識·創(chuàng)造》(工人出版社 1989年版)等七部;發(fā)表論文《新世紀“中華樂派”之前前后后》《關于當代中國音樂教育的文化思考》《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音樂學術共同體》《讓每一個學生都會唱自己家鄉(xiāng)的歌》《中國當代音樂教育學研究》《“史實”與“故事”的再辨析》等百余篇;主編出版《音樂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年版)、《新中國北京文藝60年(音樂卷)》(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0年版)等5部;主編《國樂傳承與創(chuàng)新叢書》(齊魯書社 2009年版)、《太極傳統(tǒng)音樂獎獲獎文庫》(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高等音樂教育新視野譯叢》(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年版)等。2006年被評為北京市拔尖人才,2007年擔任國家級精品課程《音樂教育基礎》負責人,2016年該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010年獲國際音樂教育學會-吉布森(ISME- Gibson)國際大獎(終身成就獎)。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十二五”教育學重點項目《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委托項目《“北京傳統(tǒng)音樂節(jié)”在高校服務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方面的實踐和探索》等多個重大科研項目。
曾應邀到美國、英國、西班牙、德國、挪威、馬來西亞、韓國、泰國、意大利、喀麥隆、匈牙利、菲律賓、愛沙尼亞、希臘、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阿塞拜疆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地區(qū)出席國際學術會議、擔任主講嘉賓以及到伊利諾伊大學、紐約大學、南佛羅里達大學等數十所高校講學交流;策劃并參與主持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第1- 7屆北京傳統(tǒng)音樂節(jié)、太極傳統(tǒng)音樂獎等數十場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音樂節(jié)、學術評比活動,創(chuàng)辦瞿小松、謝嘉幸“音樂縱橫三人談”講座86場,教育部專家講學團全國各大學主講“創(chuàng)造你的音樂生活”以及音樂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百余場。
1.1974年,上山下鄉(xiāng)期間在廈門同安蓮花公社羅溪大隊練習手風琴
2.1977年,在廈門同安實驗小學教孩子們學習小提琴
3.1988年,在中國音樂學院附近北頂村農家租房中寫作《反熵.生命意識.創(chuàng)造》
4.1990年,與李西安教授(左)在北京
5.1996年,與于潤洋教授(右)在淄博召開的第五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上
6.1999年,在北京曹理老師(左)家中
7.1999年,與趙宋光教授(右)在呼和浩特全國首屆民族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上
1.2004年,在西班牙舉辦的第26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上與美國音樂教育家David Elliott(左)
2.2006年,在北京出席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籌備會(左起:謝嘉幸、 Liane主席、 Gary主席、楊瑞敏、Judy秘書長、吳斌 )
3.2007年,在北京舉辦的國際音樂理事會第32屆大會暨第2屆世界音樂論壇上與Richard Letts主席交談
4.2010年,在北京天壇出席第二屆北京傳統(tǒng)音樂節(jié)啟動儀式 (前排左起:謝嘉幸、陳樹林、薛藝兵、李松、喬建中)
5.2010年,在北京獲吉普森國際音樂教育大獎后與國際音樂教育學會Hakan主席(左)合影
6.2011年,在英國倫敦劍橋大學講學后
1.2013年,在中央音樂學院與張前教授
2.2014年,在中國音樂學院出席全國首屆音樂口述史學術研討會(左起:喬建中、戴嘉枋、趙塔里木、謝嘉幸)
3.2018年,在星海音樂學院與羅藝峰教授、韓鐘恩教授被“趙宋光學術思想研究中心”聘為“特聘研究員”(左起:謝嘉幸、羅藝峰、王少明、韓鍾恩)
4.2019年,在浙江音樂學院舉辦的全國非遺傳承人培養(yǎng)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研討會上與學生合影
5.2020年,在北京作為“中國音樂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在基地年會上發(fā)言
6.2023年,在首爾舉辦的第十四屆亞太音樂教育論壇上與部分理事及主講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