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雙
人生的經歷就是寫作的素材,人性的刻畫來自現世的考察。享譽全球的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在他這部家喻戶曉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中,通過刻畫思特里克蘭德主人公形象,反觀了毛姆的人生經歷,淋漓盡致地凸顯出人性的本質。在毛姆的作品中,暗含著對人性本質的探尋(王海峰)。大衛(wèi)·休謨的《人性論》對人性本質進行了探索,他深刻地剖析了人的個體意識和社會屬性,探討了自由意志和道德責任的關系。結合休謨的人性論分析《月亮與六便士》,能夠全面、深刻地分析和理解思特里克蘭德的形象。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回想主人公的秉性行為仿佛一切都真實可見、歷歷在目,并且令人五味雜陳,這是一個讓人既愛又恨的主人公,這必然是毛姆的成功之處,由此也吸引了眾多研究者樂此不疲地對此進行分析研究。本人將借助《人性論》的論點對思特里克蘭德的形象從自由與超脫的角度進行深度剖析,致力于向讀者展現一個擁有個人意識和社會屬性相互矛盾、追求自由與情感道德相矛盾、極力擺脫人性的桎梏、從自由走向超脫的思特里克蘭德。
1.想象
休謨的《人性論》在論想象對情感的影響時,提到“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當我們的善或惡觀念獲得一種新的活力時,情感就變得更加猛烈,而且會隨著想象的各種變化而發(fā)生變化。思特里克蘭德小時候想成為一位畫家,但是父親讓他做生意,認為藝術賺不到錢,如今對于一個四十歲的中年人,夢想的種子開始發(fā)芽。他瞞著妻子偷偷在夜校畫畫,他說:“在倫敦,我實現不了我的夢想。在巴黎,或許我能。”他前往創(chuàng)作自由、思想自由、生活自由的藝術之都巴黎,思特里克蘭德并非一時沖動,他充滿了對未來實現夢想的憧憬,這種刺激且愉快的想象激起強烈的感情。因此他毅然決然做了這樣大膽的決定:拋家棄子、沖破生活的禁錮去尋求自由的人生。他也想象著有一片島嶼,在它的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他住在這樣一個僻靜、遠離塵世的山谷里,在那里,他幻想著能做出滿意的畫作。就是由于這樣的想象,即使身處陋室,眼里有光,也能夠點燃和激起他內心的熱愛。從一定的角度來看,他確實在對藝術的追求過程中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對巴黎藝術生活的想象也讓他獲得了一種力量和活力。
2.意志
想象未來的藝術生活在思特里克蘭德的抉擇中占據重要作用,雖然他有體面的工作、賢惠的妻子、可愛的兒女,生活看似幸福美滿,但是讀者不要忘記,他并非是一個不理性的人,毋庸置疑,他也知道這種極其平淡的日子是大多數人的寫照。不出意外,最后這對夫婦會過上體面、殷實的退休生活,享受天倫之樂??此仆昝廊松澈笤缫迅嗖豢?。索然無味的生活,在這種所謂的有序、平靜和幸福下,血液里狂熱的欲望在奔騰,所以勢必要沖破一切束縛,越過一切羈絆,在堅定的意志促使下,前方即使是暗礁海灘,荊棘叢生,也要去領略、去經歷這種難以預料的激奮?!度诵哉摗分v到,由于單有理性決不能引起任何行動,或是使意志發(fā)生,所以我推測,理性同樣也不能抑制意志,或是在同任何情感或情緒爭論時有優(yōu)先選擇權。有了堅定的意志,思特里克蘭德選擇了離開,他妻子懷疑是因為外遇,他嘲笑女人的簡單、幼稚,如果說他完全沒有考慮兒女,這種說法也不準確,他把兒女撫養(yǎng)到他認為可以放手的時刻,曾經給兒女創(chuàng)造了比大多數孩子舒適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因此理性也無法戰(zhàn)勝這種追求自由的意志,我覺得攫住他的這一力量非常強大,壓倒一切,仿佛違拗他自己的意志(王晉華譯)。如果沒有超越理性的意志,他不可能拋棄妻子,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他住在巴黎一條骯臟街道上的一間破舊旅館里,街道的兩邊都是為窮人開設的商店。敘述者“我”認為他絕對不可能住在如此破舊不堪、污垢骯臟的環(huán)境里,與之前一個體面的經紀人的身份完全不符合,但敲門后出現了邋里邋遢、一周沒有刮臉的思特里克蘭德。物質生活不再是他孜孜以求的動力,現在吃什么對他來說也不重要了,吃食物也只不過為了填飽肚子而已,為了畫畫,可以忍饑挨餓,甚至有六個月時間每天都是吃一塊面包、喝一瓶牛奶。除此之外,金錢、尊嚴和名聲更不能羈縛他的自由,創(chuàng)作的欲望,為藝術可犧牲一切的意志讓他違反了既定的傳統(tǒng)觀念,特立獨行,也為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奠定了基調。
沖破家庭的桎梏,沖破凡夫俗子的循規(guī)蹈矩,他就像一個狂信者那樣行走在常人的世界里,確非受限于常規(guī),幻想著擺脫世俗,迎接屬于自己的光芒。像忠實的使徒那樣,他堅信一定能,所以即使在不被世俗理解、物質匱乏的環(huán)境里,他仍懷著信心,努力尋找真實的自我,實現真正的自由,對他而言,這是無比幸福的。
1.道德
《人性論》中提到,任何對象,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不管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倘若它能激起一種快樂或不快樂,就可以成為道德上的善與惡。毛姆是一位典型的現世主義作家,盡管其作品從思特里克蘭德身上展現的道德行為有時讓我們感到憤怒,毛姆站在上帝視角洞察著人性,但他的作品中很少去批判世人認為的道德淪喪、顛覆價值觀的行為。他在靈魂深處強烈地同情每個個體的自由情感發(fā)展,并認同這一人性特征存在的客觀和理性(李迎霞)。毛姆通過描寫思特里克蘭德的道德行為,也塑造了一個最終從自由到超脫的主人公形象。起初,他在繪畫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買不起畫布和顏料,作品賣不出去,不接受任何同行的幫助,自己琢磨繪畫技巧上的問題。他不在乎畫作的好與壞,只想畫出他見到的東西。在無人問津時,在巴黎,思特里克蘭德遇到一個憨厚老實的畫家施特略夫,只有這位畫家獨具慧眼,認為他是創(chuàng)作天才,早晚可以成名,并且經常幫助他推銷畫作。但是思特里克蘭德從來不領情,并且總是不斷地奚落施特略夫,他不關心別人的感受,說話直截了當,真實而顯得惡狠。當他搬離曾經破敗不堪的小旅館,新的住址誰也沒有告訴。當施特略夫聽說他病了,竭盡所能在一間昏暗的閣樓里找到病重的思特里克蘭德,盡管彼此之間有些隔閡,可施特略夫仍舊起了憐憫之心。即便是現在,思特里克蘭德仍然表現得狂傲不羈,讓施特略夫為他買體溫計和食物。大度的施特略夫甚至把思特里克蘭德接回家里照料他,最終經過精心的護理,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文中有這么一段描述,“他是被魔鬼附體了;但是你又不能說,附在他身上的就一定是個惡魔,因為這是在宇宙混沌、善惡未分之前就存在的那股原始力量?!睆倪@樣的描述中,也能體會到思特里克蘭德已不是常人,他的內在力量、精神也已經超越了世俗,由此,他隨心隨欲的道德行為也開始表現得讓讀者更加難以接受。
之后,思特里克蘭德侵占了施特略夫的畫室,霸占了他的妻子,甚至把施特略夫轟出了家門。他與施特略夫妻子勃朗什的關系,不可能是因愛情而建立的。他不再是一個人,而是超脫常人之外的滿足欲望的一個工具。休謨認為好感或尊重同生殖的欲望之間太過遙遠,以致它們不容易結合在一起。從思特里克蘭德的種種表現來看,他不可能再對任何人動真感情,不會讓縹緲的愛情占據他的時間和身心,愛情的牢籠也絕不會再囚禁于他。固然,他對施特略夫所做的這些泯滅良心的舉動是人所不齒的、超脫人性的。肉體的狂熱欲望又仿佛把他拖回了天性中間,他對這種本能也是深深厭惡的。他傾訴道:“我克服不了我對肉體的欲望,但是我恨它;它禁錮了我的精神;我期盼著那一刻的到來,那時我將完全擺脫對物的欲望,不受任何阻撓地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他極力擺脫家庭、物質、金錢、名聲和地位的枷鎖,對親情、友情冷漠待之,變得目中無物無人,但是由于對肉體的欲望,他最終還是陷入了泥濘之中,這也是毛姆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深度地認識了人性,把人性的弱點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2.境界
人的自私本性高于仁愛本性,這也是休謨的一個重要觀點。為了自己的欲望,達到理想的藝術境界,思特里克蘭德展露的人性自私隨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沒有誰比思特里克蘭德更加心無旁騖了,再也沒有誰比他更缺少自我意識了(王晉華譯)。
隨著毛姆筆下塔希提島的出現,在這里,思特里克蘭德找到了自我。這是他的理想之地,夢寐以求的伊甸園。他幽居在這樣一個偏遠的小島上,心漸漸安定下來,他的創(chuàng)作也不斷迸發(fā)靈感。那時他已經四十七歲,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有親朋好友相伴,有健健康康的身體,這一生就在平凡中度過了。但是在這個年齡,他身處異鄉(xiāng),遠離塵囂,創(chuàng)作上漸漸讓自己滿意,他的時光是快樂的,好似一路奔跑,風雨兼程,前方是柳暗花明的驚喜,或是面朝大海的浪漫。值得深思的是,在英國、在巴黎,思特里克蘭德與周圍的人都格格不入,但是在這遙遠的一隅,他并沒有讓身邊人那么憎惡,即使特立獨行,也沒有引起他人的另眼相看。是這個世界太循規(guī)蹈矩,充滿虛偽,還是他太自行其是,荒謬至極,毛姆未作出任何評判。在這個島嶼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想必那段日子他是幸福的,有成就感的,也一定會漸漸揚名,而突如其來的麻風病改變了這一切。當醫(yī)生急匆匆趕來,闖入他的房間,他正在清洗調色板,畫架上還擺著一幅畫。醫(yī)生從他腫大的五官中,就辨別出他已經患上這種可怕的傳染病。但是他癡迷于藝術,不以為是。在過去,被發(fā)現患這種疾病的人都會被處死,可想而知周圍人對他和他妻子、孩子的看法,對這種瘟疫避之不及。思特里克蘭德未選擇離家進行隔離治療,他決心留在家里繼續(xù)創(chuàng)作,這是多么克制的決定!病情加重,聲音已經變得沙啞,聽不出來是他,他的一個孩子也死了,草草地埋掉了,他仍然堅持創(chuàng)作,讓醫(yī)生幫他買點油彩,在墻壁上畫。思特里克蘭德對藝術的追求和守護,以及對社會的反叛表明了他的價值觀成為一種對終極和絕對理想的追求,使他拋棄了現實的庸俗,追求理想的高雅(侯秀杰)。如果說思特里克蘭德的自我意識在塔希提島的創(chuàng)作旅程中達到了頂峰,這種對人的情感冷漠自私讓人憤憤不平,但他對疾病的忍耐,對藝術的狂熱,超脫塵世的境界,不得不讓讀者敬佩。最終他的天才之作完成于墻壁上,“他的壁畫里有一種原始的、令人恐怖的、不屬于這個人世間的東西……它美得驚人,又污穢不堪?!保ㄍ鯐x華譯)他終于把他的內心世界畫了出來,完成了使命,無憾地離世了。最終,使人唏噓的是他死后讓妻子燒掉了這幅天才之作,他超越了自我,超越了這個俗世,徹底解脫了。
從自由到徹底超脫,思特里克蘭德沖破家庭、金錢、地位、名譽的禁錮,不斷強化個人意識,有時表現得自私自利、道德淪喪。但是他對真理、對藝術的追求,心中的熱火越燒越旺,奮力掙脫人性的枷鎖,到達理想圣地。毛姆創(chuàng)作的這一人物形象揭開了人性真實的一面,人性的矛盾也值得后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