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蘭,劉潤哲,張朝旺,羅昆義,彭麗群
(1.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600;2.國家磷資源開發(fā)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600)
磷礦是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國家戰(zhàn)略資源之一,發(fā)展磷基新材料對我國磷資源的綜合利用、推動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意義重大[1-3]。從全國的磷礦資源分布來看,云南磷礦資源總量占全國約五分之一,約為29.4億噸,平均地質品位22.4%(P2O5),磷資源總量居全國首位。在云南磷礦資源分布中,又以滇池西岸的晉寧、安寧為主,晉寧更是因此有了“磷都”的美譽。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座落晉寧。作為國有大型現(xiàn)代化磷礦露天采選企業(yè)及國家級云南磷復肥磷礦采選基地,建有國內最大的膠磷礦柱-槽聯(lián)合浮選裝置。云南省每年磷礦產量的90%以上都來自于晉寧、安寧地區(qū)[4-5]。近年來,云南磷礦深加工規(guī)模已居全國首位[6-8]。隨著磷資源原礦品位的逐年降低,近期及未來,高品位的磷精礦產品只能通過選礦富集后才能供給下游企業(yè)使用[9]。本文就云南晉寧地區(qū)某中低品位混合型膠磷礦,進行工藝礦物學和可選性研究。結果表明,該礦采用正-反浮選工藝及其相應藥劑選別后可獲得合格磷精礦,為該礦的工業(yè)應用提供了技術參數(shù)。
試驗礦樣采自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某礦區(qū)。礦石破碎至 ≤1 mm 粒度后供試驗研究使用。原礦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礦樣主要化學成分
由表1可知,原礦中的硅質脈石礦物和碳酸鹽型脈石礦物含量較高,m(CaO)/m(P2O5)(比值)為1.71。根據(jù)DZ/T 0209-2002磷礦地質勘查規(guī)范[10],該礦石屬于中低品位混合型磷塊巖。對于此礦石,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正反浮選工藝,以脫除大部分硅質礦物和碳酸鹽礦物,富集磷精礦。
借助掃描電鏡和能譜儀,利用MLA系統(tǒng)對礦樣中主要礦物組成和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礦樣中各礦物的含量
該礦樣中有用礦物為膠磷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玉髓、白云石,其次為白云母,少量為褐鐵礦等。各礦物特征:膠磷礦被氧化鐵、碳質及生物碎屑浸染,呈棕色或褐色,在薄片中呈半透明至不透明,結晶細小、排列無序,且混入有機質,偏光顯微鏡下顯均質性;樣品中膠磷礦呈團塊狀、粒屑狀、礫狀,與石英、玉髓、白云石、褐鐵礦、黏土礦物緊密共生;石英、玉髓:單偏光顯微鏡下均為無色透明,石英在正交偏光顯微鏡下干涉色為Ⅰ級灰—黃色,形狀呈不規(guī)則粒狀,在電鏡下可見少量柱狀石英晶體;玉髓為石英的隱晶質變體,在正交偏光顯微鏡下可見玉髓的隱晶質微粒集合體,樣品中玉髓主要以硅質條帶(條紋)或粒狀膠磷礦的膠結物出現(xiàn);白云石:單偏光顯微鏡下為不均勻的灰色,可見解理;正交偏光顯微鏡下干涉色高級白,閃突起,晶體為不規(guī)則粒狀集合體。
XMB-67型200×240棒磨機;XFDIII浮選機0.75L單槽浮選機;XSHF-2-3濕式分樣機;XTLZ Φ260/Φ200多用水環(huán)式過濾機;101A-4電熱鼓風干燥箱;ADVANT′XP X射線熒光光譜儀。
碳酸鈉,工業(yè)級,配制成10%溶液使用(質量分數(shù),下同);水玻璃,自制,配制成10%溶液使用;碳酸鹽礦物捕收劑(WP),自制,配制成2%溶液;反浮選捕收劑(WP),自制,配制成2%溶液使用;反浮選抑制劑,工業(yè)級,配制成10%溶液使用;pH調整劑,工業(yè)級,配制成20%溶液使用。
磨礦作業(yè)可使大部分有用礦物和脈石礦物實現(xiàn)充分單體解離[11],為后續(xù)獲得較好的浮選指標作準備。工藝流程及藥劑制度見 圖1,試驗結果見圖2。
圖1 工藝流程及藥劑制度
圖2 磨礦細度與精礦指標關系圖
從圖2可知,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加,精礦P2O5品位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回收率呈升高趨勢。結合工藝礦物學結果和試驗結果,當磨礦細度為91.90%時,P2O5品位24.22%,回收率78.59%,精礦指標較好。故磨礦細度選擇 ≤0.074 mm 比率為91.90%。
在常溫條件下,當磨礦細度 ≤0.074 mm 占91.9%、水玻璃 5.0 kg/t、捕收劑 1.56 kg/t 的條件下,開展碳酸鈉用量試驗,結果見圖3。
圖3 碳酸鈉用量對精礦指標的影響
從圖3可知,隨著碳酸鈉用量的增加,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在波動,但變化不大;當碳酸鈉用量為 2.4 kg/t 時,回收率最高,為75.36%。綜合考慮,碳酸鈉用量選擇 2.4 kg/t。
當磨礦細度 ≤0.074 mm 占91.9%、碳酸鈉 2.4 kg/t、捕收劑 1.56 kg/t 的條件下,開展水玻璃用量試驗,結果見圖4。
圖4 水玻璃用量對精礦指標的影響
從圖4可知,隨著水玻璃用量的增加,精礦品位呈升高趨勢,回收率呈降低趨勢。綜合考慮,水玻璃用量選擇 5.5 kg/t 適宜。
在常溫條件下,≤0.074 mm 占91.9% 、碳酸鈉 2.4 kg/t、水玻璃 5.5 kg/t 條件下,采用自主研發(fā)的捕收劑,通過改變捕收劑用量,研究不同捕收劑用量對精礦指標的影響,結果見圖5。
圖5 捕收劑用量對精礦指標的影響
從圖5可知,隨著捕收劑用量的增加,精礦回收率逐漸升高,精礦品位變化不大;當捕收劑用量 4.50 kg/t 時,回收率最高為89.51%。綜合成本及指標考慮,捕收劑用量 4.5 kg/t 適宜。
經(jīng)過以上正浮選一次粗選作業(yè),尾礦品位還較高,精礦中部分硅質脈石礦物未脫出,影響精礦質量。因此考慮開展正浮選精選和掃選試驗,進一步脫出硅質脈石礦物和提升精礦回收率。試驗工藝流程及藥劑條件如圖6所示,結果見表3。
圖6 正浮選試驗工藝流程圖
表3 正浮選試驗結果
從試驗結果可知(表3),通過正浮選一粗一精一掃作業(yè)選別后,可獲得精礦w(P2O5)25.58%,w(SiO2)16.61%,產率63.69%,回收率81.88%。后續(xù)按照此條件開展正反浮選試驗。
確定了正浮選藥劑制度后,開展了正-反浮選工藝開路流程試驗,試驗工藝流程及藥劑條件如圖7所示,結果見表4。
圖7 正-反浮選試驗工藝流程圖
從試驗結果(表4)可知,通過正反浮選作業(yè)選別后,精礦w(P2O5)28.79%,w(MgO)0.94%,w(SiO2)18.48%,產率49.16%,回收率73.44%。
在開路流程的基礎上,作了閉路流程試驗,正浮精選尾礦和正浮掃選精礦返回正浮粗選作業(yè)形成閉路。考察了該工藝對選別此礦石的適應性和穩(wěn)定性。試驗工藝流程及藥劑條件如圖8所示,結果如數(shù)質量流程圖9所示。
圖8 正-反浮選閉路流程試驗工藝流程圖
圖9 閉路流程工藝數(shù)質量流程圖
從圖9可知,該礦通過正-反浮選工藝流程閉路試驗后,當原礦P2O5品位19.56%,w(MgO)2.83%, 可獲得P2O5品位為28.87%,w(MgO)為 0.92%的磷精礦,P2O5回收率為81.78%,MgO的排除率達81.99%,尾礦P2O5品位小于8.50%。得到了合格的磷精礦。
1)通過工藝礦物學研究,本試驗礦樣為混合型磷塊巖,采用常溫正-反浮選工藝流程,可以獲得滿意的選別指標。當原礦P2O5品位19.56%、w(MgO)2.83%,w(SiO2)31.97%、w(R2O3)為4.43%時,磨礦細度 ≤0.074 mm 占91.90%,經(jīng)正反浮選閉路流程選別后可獲得P2O5品位為28.87%,w(MgO)為 0.92%的磷精礦,P2O5回收率為81.78%,MgO的排除率達81.99%。
2)試驗采用常溫正-反浮選工藝流程,具有流程結構簡單、藥劑種類少、分選效率高、工藝指標優(yōu)的特點。pH調整劑使用純堿,能穩(wěn)定礦漿pH值,且有效地降低水質中的難免離子,提高礦物分選性。
3)對于該類混合型磷塊巖,采用正反浮選工藝,對原礦品質有較強的適應性,且磷精礦為槽內產品,粒度較粗,脫水比泡沫產品容易,便于沉降和輸送。但正浮選泡沫黏,藥耗大,尾礦品位高,P2O5回收率低,精礦成本高;兩段浮選產生的廢水性質不同,不能混用,對整個選廠回水循環(huán)利用工藝要求較高。因此,對于該種礦石,將來的重點攻關方向建議考慮加溫浮選和廢水的回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