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華瑾 山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伴隨著我國新生兒出生率不斷下降,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逐步攀升,人口老齡化已經(jīng)成為中國社會面臨主要問題之一。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數(shù)與健康程度密切相關,但是根據(jù)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人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下降,基礎病逐漸顯現(xiàn),在認知能力方面表現(xiàn)尤為突出,認知能力包括注意力、思維速度、記憶力、口述和新知識習得等方面。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介于生理性衰老與老年性癡呆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對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病有較強的預警作用[1]。研究運動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對運動能否干預老年性癡呆有相關性較強的作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是依托臨床經(jīng)驗并參考MMSE(簡明精神狀態(tài)檢查)認知項目和評分而修訂[2]。該量表是一個用來篩查認知功能異常進行的簡易工具。主要囊括了八個認知領域方面的問題和十一個檢查項目,包括了記憶、語言、注意與集中、結構技能、抽象思維、執(zhí)行功能、視、運算和方向感。MoCA 量表總計30 分,大于等于26 分判定為狀態(tài)正常,小于26 分為異常,該量表對認知障礙反應能力強,覆蓋較為重要的認知領域,測試用時短。但被試文化程度和學歷,使用MoCA 的次數(shù)和頻率,檢查時周圍的環(huán)境、被試者在測試當時的情緒好壞和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等都會對分值產(chǎn)生直接影響,更能有效篩查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國內(nèi)外研究者多用MoCA 聯(lián)合MMSE 評估認知程度,從而確定被試是否存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問題。
運動對于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運動可以幫助老年人提高專注力、思考速度和邏輯性等認知能力,降低風險。本文旨在通過對比近幾年不同運動方式對改善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的文獻,發(fā)現(xiàn)最優(yōu)運動方式。
運動對改善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作用。
檢索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中國知網(wǎng)、維普資訊中文期刊服務,檢索時間為2023 年1 月至2023 年3 月。中文檢索詞為“輕度認知障礙”“運動”“老年人”和“運動干預”,采用獨立檢索和聯(lián)合檢索同時進行。
本文采用Reviewmanager5.3 軟件對納入其中的文獻進行Meta 分析。
從3 個數(shù)據(jù)庫中一共檢索到了696 篇相關的文獻,有123篇存在重復的情況,然后對題目和摘要進行分析,剔除和本論文不相關的378 篇,然后進行全文閱讀,排除不合格的190 篇文獻,最終一共納入研究的文獻有5 篇[2][3][4][5][6]。
在納入的5 篇文獻中,包括實驗組147 人,對照組150 人,總計297 人。采用的運動形式包括:多模式運動、八段錦(兩篇)、抗阻運動、有氧舞蹈。運動周期最長的24 周,最短的8 周。
尹麗琴(2023)對73.83±7.51 歲的老年人進行了多模式運動訓練,運動過程中的平均心率為(104.08±36.45)次/min,每周運動三次,每次60 分鐘,共監(jiān)測運動20 周。
馮金蘋(2022)對64.82±5.71 歲的老年人進行了八段錦訓練,每周運動五次,每次40 分鐘,共監(jiān)測運動8 周。
林秋(2017)對68.74±4.64 歲的老年人進行了八段錦訓練,每周運動六次,每次60 分鐘,共監(jiān)測運動24 周。
呂嬌嬌(2020)對69.00±3.83 歲的老年人進行了抗阻運動(健身啞鈴)訓練,每周運動三次,每次60 分鐘,共監(jiān)測運動12 周。
張玲(2020)對70.6±6.2 歲的老年人進行了有氧舞蹈訓練,每周運動三次,每次35 分鐘,共監(jiān)測運動12 周。運動強度控制在中等運動強度(最大心率的60%)。
以上五篇研究中的受試者均采用日常護理,未使用任何藥物。
初中生要得到物理思維的鍛煉,形成對物理問題廣泛的獨特的認識,就要從物理問題分析的綜合性、嚴密性著手。以淺析動態(tài)電路中局部與整體的聯(lián)系為例,引導學生對一個物理問題進行完整、準確的分析,予以增強學生分析問題的綜合性、嚴密性。當然,上述方法是解決動態(tài)電路的一般思路,如果題目里面考查的問題比較特殊,或者題目中只考查一兩個物理量的變化時,也不一定全部參照上述步驟,此時只需采用五個步驟中的兩、三個步驟即可。
依據(jù)偏倚風險評估的標準,在所納入的5 篇文章中,均不存在數(shù)據(jù)不完整報道和選擇性報道。
本研究所涉及的每一篇文獻都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了如實的統(tǒng)計分析,采用的統(tǒng)計軟件均為spss,在試驗過程中終止試驗的受試者也寫明了終止原因和處理辦法,所以失訪偏倚較低。
3.2.1 MoCA 評分
納入的文獻當中,其中有4 篇文獻中以運動進行12 周及以上干預,干預前后均對患者進行了MoCA 評分檢測。結果顯示,本研究分析的5 篇文獻存在統(tǒng)計學異質(zhì)性(I2=94%,P <0.00001)。選取隨機效應模型對結果進行Meta 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的MoCA 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MD=2.82,95%CI(2.28,3.36),P <0.01],見圖1。由此可見,規(guī)律性的運動,無論采取何種運動形式,均可提高老年人MoCA 的得分,就改善輕度認知障礙而言,多模式運動和有氧運動,優(yōu)于抗阻運動。
圖1 運動對改善輕度認知障礙人群MoCa 評分影響圖
3.2.2 MMSE 評分
圖2 運動對改善輕度認知障礙人群MMSE 評分影響圖
本研究最終納入研究分析的文獻一共5 篇,數(shù)量少于10篇,不適合采用漏斗圖來評估偏倚問題。
運動作為治療老年輕度認知障礙的一種有效手段已得到廣泛認可,并在實際中運用。本文通過研究近5 年內(nèi)關于運動改善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的中文文獻發(fā)現(xiàn),改善老年人群輕度認知障礙的運動方式較為廣泛,包括多模式運動、有氧運動、抗阻運動等,不同運動方式的改善效果可能不盡相同,但是運動可改善認知障礙的正向作用多次被證實。
MoCA 量表總計30 分,得分位于18-26 區(qū)間判定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得分位于10-17 判定為中度,得分小于10 為重度。MCI 患者平均得分約22 分,AD 患者得分在11-21 分之間。如果被試受教育年限不足12 年或受教育程度低于高中水平,總分可加1 分,但最終分數(shù)不能大于30 分。如果被試是文盲或文化水平過低,可以選擇基礎量表。測試過程中念詞語或數(shù)字時的語速為每秒1 個。如果受試者因身患殘疾或受傷而不能執(zhí)筆,則滿分記為25 分,最后根據(jù)比例折算為30 分制。
MMSE 能反映被試智力狀態(tài)及認知功能。為治療以及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分數(shù)在27-30 分,正常;分數(shù)小于27 分,認知功能障礙;21-26,輕度;10-20,中度;0-9,重度。該測試量表操作便捷,實用性高,國內(nèi)外受到廣泛認可并大規(guī)模應用,是篩查老年癡呆的首選方法之一。該量表包括七大項可以判斷受試者是否具備時間定向力、地點定向力,瞬時記憶能力,注意力及計算能力,延遲記憶能力,語言能力,視覺空間感知。一共30 個題目,每題回答正確加1 分,回答錯誤或答不知道不得分,量表得分范圍為0 至30 分。測驗成績與文化水平呈現(xiàn)正相關,正常界值劃分標準為:文盲為大于17 分且小于20 分,小學文化程度為大于20 分且小于24 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為大于等于24 分。
本研究Meta 分析的結果顯示出:8 周以上的規(guī)律運動,可以顯著改善老年人的認知情況,提升老年人的智力狀態(tài),有效提高MoCA、MMSE 得分。干預后患者MMSE 評分比干預前高出2.77 分,MoCA 評分比干預前高出2.82 分。
掌握運動技能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認知行為鍛煉的過程,能提高協(xié)調(diào)性,行動力,增加注意力,記憶力。保證規(guī)律性的體育運動對于延緩老年人認知功能衰退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老年人動態(tài)、連續(xù)健康管理過程中重要的干預措施。
運動干預能有效提高老年人認知能力,提高MoCA、MMSE 得分。老年人應該有意識地增加自身的運動時長,減少靜坐的時間。條件允許時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可分多次進行,條件不滿足戶外運動的老年人,應增加室內(nèi)的有效運動時長。同時,社會應多為老年人提供運動表現(xiàn)機會,促進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
不同的運動方式對老年人認知能力的提高效率不同,多模式運動比單純的只做有氧運動或只進行抗阻運動效果更顯著,有氧運動比抗阻運動的提高認知能力效果明顯。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能更有效防治輕度認知障礙,若老年人暫時并未表現(xiàn)出認知障礙方面的問題,也可進行體育鍛煉,能推遲認知障礙發(fā)生的時間,避免老年性癡呆。
根據(jù)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體育鍛煉能夠有效預防和治療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老年人應在避免運動損傷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由易到難,逐漸增加鍛煉時長,增強鍛煉強度,提高鍛煉的頻率。老年人可從單一的有氧運動或抗阻運動開始,逐步過渡到多模式的體育運動,實現(xiàn)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同時進行,以達到防治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的最佳效果。
我國老年人口占比逐漸攀升,有效預防和改善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對我國社會發(fā)展和諧穩(wěn)定、對提高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對老年人安享晚年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